一、西安十三朝古都是哪十三朝??
西周、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2、秦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
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
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3、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覆灭。
西汉的政治制度多沿袭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国制,而此时的牛耕和铁器普遍流行。西汉时期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
西汉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随着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西汉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4、新朝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
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
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5、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
二、西安是几朝古都?都是哪些朝代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十三朝古都
。
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三、陕西西安是哪13个朝代的古都?
西安古称镐京、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如今还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第一个在西安建都的是西周。周人兴起于今陕甘一带,慢慢走下高原,都城也不断迁移,从豳到岐阳周原,周文王又迁都到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周武王姬发又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镐京合称丰镐,为西周都城,位置就在今西安市长安区。
第二个在西安建都的是秦国。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洛阳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秦国开始实力弱小,差点被灭掉。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日强,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秦有约250年以雍(今宝鸡凤翔)为都,之后迁都泾阳、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咸阳。
第三个在西安建都的是西汉。秦一统天下,但二世而亡,埋葬秦朝的项羽、刘邦最终也走向争霸之路。西汉最初都城并非长安(西安),刘邦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称帝,楚汉争霸取得胜利后,建都洛阳(仅3个月),而后迁都长安。
第四个在西安建都的是新朝。西汉末年,外戚王氏专权,野心的王莽废除刘氏皇帝,自立为帝,建立新朝,史称新莽,以西汉都城长安为都。长安被王莽改名为常安,不过,新莽仅存在了15年就被推翻。
图-俯瞰西安古城
第五个在西安建都的是东汉。推翻王莽后,光武帝刘秀以洛阳为都建立东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造成天下大乱,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
第六个在西安建都的是西晋。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占据中原,实力最强,先后灭蜀、吴统一天下。司马氏篡夺曹氏皇位,以洛阳为都建立西晋。永嘉之乱,前赵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晋愍帝司马邺313年于长安即位。
图-俯瞰西安古城钟楼
第七个在西安建都的是前赵。316年,前赵攻破长安,晋愍帝被俘杀,西晋灭亡,长安变成前赵的都城。
第八个在西安建都的是前秦。东晋十六国时,南北方处于割裂状态,南方东晋相对统一稳定,而北方则处于五胡十六国割据的混乱中,氐族人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苻健死后,其子苻生继位,淫杀无度,被苻坚杀而代之。苻坚知人善任,任用王猛,最终统一北方,不过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前秦随后崩溃。
第九个在西安建都的是后秦。淝水之战后,北方重归混乱。前秦叛将姚苌在渭北建立后秦,前秦大帝苻坚被姚苌围困,并缢杀之,是为新平之祸。公元386年,后秦迁都长安,直至公元417年被东晋灭亡。
第十个在西安建都的是西魏。前秦崩溃后,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而后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西魏都城长安。
第十一个在西安建都的是北周。西魏建立后,实际朝政大权被权臣宇文泰把持,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篡夺西魏皇位,在长安建立北周。
第十二个在西安建都的是隋朝。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静帝被丞相杨坚所迫禅位,杨坚建立隋朝,在长安营建新都大兴城。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并迁都洛阳。
第十三个在西安建都的是唐朝。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顺利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后又逼杨侑禅让,以长安为都建立唐朝。唐末,权臣朱全忠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历经战乱的长安破坏严重,加上经济重心的东移,此后再也没有成为都城机会。
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从西周到唐朝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为止,持续近两千年,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中的分量不可谓不重。西安是我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因此得以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四、西安是那十三朝古都
曾建都西安的十三个朝代: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13个朝代共历时长达1140年,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西周:周文王曾都于丰镐,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纣”以后,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镐京”(西安)为都城。
秦: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都于咸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始皇帝仍以咸阳为都。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五月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新: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建立,都长安。
东汉献帝:东汉建立于公元23年,都洛阳。但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瓦解了其封建统治,公元190年董卓进京,立傀儡皇帝刘协为汉献帝,年号“初平”控制中央大权,后因各地军阀的讨伐,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
西晋愍帝:公元266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311年匈奴起兵攻战洛阳俘虏晋怀帝,西晋愍帝被迫于313年(建兴元年)迁都长安。
前赵:这是由匈奴贵族刘渊的后人刘曜所建。匈奴灭西晋后建立“汉”政权,但后期国内矛盾尖锐,大臣叛乱,318年(光初元年)刘曜平定叛乱,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氐族建立的政权,351年(皇始元年)氐族贵族苻健自称“天王”,国号“秦”,都长安,史称前秦。
后秦:由羌族所建立的政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自称秦王,都长安,史称后秦。
西魏:这是鲜卑族拓跋部人所建政权。
北周:宇文觉于557年废西魏后建立北周政权,建都长安。
隋:北周外戚杨坚所建。581年杨坚废周自立,国号为隋,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唐: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废隋傀儡皇帝恭帝杨侑,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五、西安是哪十三朝古都?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提起西安,人们就会想起十三朝古都,绝大多数人可能也知道这样一个称呼吧 !但西安究竟是哪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哪些王朝在这里建都的呢?笔者想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先后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西周:周文王曾都于丰镐,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纣”以后,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镐京”(西安)为都城,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开始了西周的统治。西周的最后一位国君是周幽王,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历时共约286年。
秦: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都于咸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始皇帝仍以咸阳为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京畿内不设郡,设内史管辖,以别于其它诸郡。当时就对西安地区设内史辖之。秦朝后亡于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在此建都共历时约144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五月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西汉王朝止于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由于王莽篡权而灭亡,历时共约210年。
新: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建立,都长安。由于其当政后的“改制”进一步激化了当时的国内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23年起义推翻了“新”朝的统治,其在长安统治历时约15年。
东汉献帝:东汉建立于公元23年,都洛阳。但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瓦解了其封建统治,公元190年董卓进京,立傀儡皇帝刘协为汉献帝,年号“初平”控制中央大权,后因各地军阀的讨伐,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杀死后,汉献帝于建安元年(196年)东归至洛阳,在长安统治历时共约6年。
西晋愍帝:公元266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都洛阳并统一全国,统治后期由于民族、阶级矛盾尖锐,311年匈奴起兵攻战洛阳俘虏晋怀帝,西晋愍帝被迫于313年(建兴元年)迁都长安,316年(建兴4年)匈奴兵又攻入长安,西晋灭亡,在此统治历时共约四年
前赵:这是由匈奴贵族刘渊的后人刘曜所建。匈奴灭西晋后建立“汉”政权,但后期国内矛盾尖锐,大臣叛乱,318年(光初元年)刘曜平定叛乱,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但前赵政权又与330年(光初十三年)前秦所灭,历时共13年。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氐族建立的政权,351年(皇始元年)氐族贵族苻健自称“天王”,国号“秦”,都长安,史称前秦。并且苻氏政权曾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逐渐瓦解,后来在前秦控制下的各族上层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385年即苻丕太安元年前秦被后燕所灭,历时共约35年。
后秦:由羌族所建立的政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自称秦王,都长安,史称后秦,这一年是建初元年,后亡于姚泓永和二年(417年),历时约34年。
西魏:这是鲜卑族拓跋部人所建政权。拓跋部曾经建立北魏政权结束十六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黄河流域,并进行了历时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拓跋氏也该称“元”氏。但其统治后期出现分裂,535年北魏大臣宇文泰立皇室贵族元宝炬为帝,即文帝,这一年(535年)为文帝大统元年,都长安,史称西魏。但这个政权没有维持多久,557年(恭帝三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了西魏皇帝,自立为帝,西魏灭亡,历时共约23年。
北周:宇文觉于557年废西魏后建立北周政权,建都长安。北周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但其统治后期逐渐腐朽,大权落到外戚杨坚手里。581年(静帝大定元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为王,北周灭亡,历时共约25年。
隋:北周外戚杨坚所建。581年杨坚废周自立,国号为隋,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建立后又于589年统一全国。但由于后来的隋炀帝残暴昏庸,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618年隋将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缢杀了隋炀帝,隋朝灭亡,历时共约38年。
唐: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废隋傀儡皇帝恭帝杨侑,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由于武则天曾建周朝,移都洛阳,黄巢大奇政权曾都于长安,故唐都于长安可分为前、中、末三个时期。前期始于618年(高祖武德元年),止于睿宗文明元年(684年),历时约67年;中期始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止于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历时约176年;末期始于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止于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历时约22年,前、中、末期合计约265年。
当然,关于究竟有多少王朝先后在西安建都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十三朝之说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但无论哪一种都说明了西安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都。总之,西安诠释着中国的繁荣,西安印证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用它的沧桑像世人讲述着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六、西安被誉为13朝古都分别是哪13个朝代?
十三朝古都西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北),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2] 。
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全市下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西安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985或211工程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