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

1、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4、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5、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6、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7、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8、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9、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10、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11、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2、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4、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5、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16、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17、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9、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20、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二、读书求学的成语

读书求学的成语:孟母三迁、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程门立雪、不耻下问、不耻相师、不愧下学、笃学好古、钝学累功、顿学累功、发愤忘食、废寝忘餐、好学不倦等。

1、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5、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6、钝学累功:〖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7、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8、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9、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0、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