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是鱼腥草吗 折耳根和鱼腥草是否相同
1、折耳根是鱼腥草。两者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只是不同地方叫法不同。
2、鱼腥草是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蒴果卵圆形,花果期5~10月。阴性植物,怕强光,喜温暖潮湿环境,较耐寒,-15℃可越冬,忌干旱,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农田常见杂草,生果园、茶园、路埂等。产区: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鱼腥草跟折耳根是一样的吗?
鱼腥草跟折耳根是一样的,两者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是不同地域的别称而已,中文学名叫做蕺菜,还被叫做侧耳根、狗贴耳、截儿根、猪鼻孔等等。
鱼腥草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凉拌鱼腥草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
扩展资料:
折耳根的生长习性
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蕺菜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越冬,-5~0℃时地下茎一般不会冻死,气温在12℃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熟期要求20~25℃。蕺菜植物喜湿耐涝,要求土壤潮湿,田间持水量为75%~80%。
土壤微酸pH6.5~7。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砂壤土、砂土为好,但黏性土也能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地下茎生长粗壮。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折耳根是鱼腥草吗?
折耳根是鱼腥草的地下嫩根。
折耳根(草本植物)一般指蕺菜。
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折耳根(名医别录)、鱼腥草(本草纲目)、狗贴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折耳根(四川、云南、贵州)、猪鼻拱(四川)。
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蒴果卵圆形,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
蕺菜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越冬,-5~0℃时地下茎一般不会冻死,气温在12℃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熟期要求20~25℃。蕺菜植物喜湿耐涝,要求土壤潮湿,田间持水量为75%~80%。土壤微酸pH6.5~7。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砂壤土、砂土为好,但黏性土也能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地下茎生长粗壮。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折耳根是鱼腥草吗
是。两者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只是不同地方叫法不同。蕺菜别名:折耳根、鱼腥草、狗贴耳、折耳根、猪鼻拱。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
折耳根是鱼腥草吗?
是的,只是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鱼腥草别名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一般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制成,在南方地区常用来做佐料,叶片可以食用。
鱼腥草可以凉拌着直接吃,也可用来炖鸡,很多人喜欢直接将鱼腥草凉拌着吃,但是因为它属于性寒食物,所以可以放一点辣椒或姜蒜,来缓解鱼腥草的寒性。
扩展资料:
鱼腥草功效
鱼腥草具有养肺、排毒和消炎的作用,还能够辅助缓解结核病,是健康的绿色食品。
凉拌着生吃能够养生,用来炖鸡汤或蒸熟吃还可帮助产妇避免产后风,虽然味道非常的冲,但是可以通过其他调料来缓解。
鱼腥草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晒干后的鱼腥草和红枣片一起放到水锅里煮开即可,过滤材料,只留下汁水饮用,每天喝一两杯,还可起到瘦身减肥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腥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鱼腥草功效:护肺减肥效果好
有吃过贵州折耳根(鱼腥草)的吗?味道怎么样?
说起折耳根,我在环游贵州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
2017年4月上旬,我和四个同伴由重庆坐班车到了贵州省的赤水市,当天晚上点了一条当地特色烤鱼和其他菜品。我们吃烤鱼的时候,总觉得鱼味儿腥的很,尤其是吃折耳根时,感觉有股臭鱼的腥臭味儿。当时不知道是折耳根的味道,也是第一次吃折耳根。所以一再要求老板换一条或者换个别的菜。
老板说,这鱼下午才捞上来的,是新鲜的,不可能变臭;而且赤水的特色烤鱼都是这么做的,没有问题。我们则认为是老板欺客,老板没办法,给我们换了一道西红柿炒鸡蛋。
当时是真的不知道是折耳根在作怪,老板也不知道我们没有吃过折耳根。其实我们下午在四洞沟游玩的时候,在沟里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鱼腥味儿,却不知道就是折耳根的气味,所以和餐馆老板发生争执也就不奇怪了。
后来在环游贵州的途中,又陆续吃到饭菜肴里的折耳根,这才明白过来是我们误会了赤水的那位老板。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对于鱼腥草我是知道的,可以预防感冒,治疗咳嗽;但我不知道鱼腥草就是折耳根。更不知道折耳根是贵州人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和调味品,就像北方人喜欢吃大葱、用大葱做调料似的。
后来,我们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特意叮嘱店家不要在饭菜里放折耳根。因为我们实在不习惯折耳根的那股味道,尽管后来知道折耳根是好东西。
说到这里,想想当时真的缺少见识。 旅游 就是这样,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和认知许多自己没有见过和体验过的新鲜事物,从而让自己见多识广,要不怎么会有一句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呢!!!
对于没有去过贵州的人来说,贵州的新鲜事是真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