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二、小麦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朱?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单子叶和双子叶的区别是;单子叶和双子叶的区别是种子,双子叶种子发芽的时候有2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叶子,我们可以通过哦这个东西来很好的辨别单双子叶。

三、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吗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因为其胚胎只有一个子叶,植株的秆直立,有6-7节,叶鞘松弛包茎,叶片呈长披针形,花朵为穗状花序,小穗含有3-9朵小花,喜欢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若在沙土、重粘土中种植,难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小麦是不是单子叶植物

生活中把可以食用的植物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两种,其中单子叶植物的胚胎一般只有一个子叶,双子叶植物的胚胎有两个子叶,而小麦的胚胎只有一个子叶,因此是单子叶植物。

小麦长什么样

小麦的秆直立,丛生,有6-7节,高度为60-100厘米,叶鞘松弛包茎,叶片呈长披针形,花朵为穗状花序,小穗含有3-9朵小花,果实粉末白色,带有黄棕色果皮小片。

小麦的生长环境

小麦喜欢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土壤中生长,若在沙土、重粘土中种植,难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植株是长日照作物,每天至少提供8-12小时的光照,缺少阳光会出现不能抽穗结实的情况。

小麦的物种分类

小麦按照播种季节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其中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或秋冬两季收割的小麦,而冬小麦是指秋冬两季播种,次年夏季进行收获的小麦。

四、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富含淀粉、蛋白质、植物、钙、铁等营养元素,可以磨成面粉后制作成面包、馒头、饼干等食物

小麦种植技术    :

一、小麦需肥特性

氮是细胞原生质、叶绿素等的组成成分,充足的氮素可以促进小麦根、茎、叶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有机物的积累。在幼穗雌雄蕊分化时施氮,可以减少不孕小花而增加粒数。

磷是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并参与细胞的合成反应和糖、氮的正常代谢。小麦对磷反应敏感,缺磷会抑制根系发育,分蘖减少,叶色暗绿发紫,成熟延迟,最后使粒重下降,品质不良。

钾能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体内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使茎秆坚韧抗倒。保证钾肥供应,还能提高叶水势、叶片持水力,显著地增强抗旱作用。

二、栽培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按照“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要求

2、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左右;硫酸锌1公斤,在整地前均匀撒施,及时深翻入土。

3、精细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经常采用旋耕或免耕机播种的地块,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厘米左右);秸秆直接还田的秸秆要细碎,清除过长的破碎秸秆,1亩秸秆还田2亩,整地时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层深浅一致,表土细碎,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无根茬的标准。

4、种子处理。未拌种的种子要进行处理防治病虫害,可选用质量较高的的种衣剂或用单剂拌种,单剂防治病害可用烯唑醇、多福酮或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3911或辛硫磷按种子量的1.5%拌种。

5、适期播种。适宜播期在10月5-13日,播深为4-5厘米,晚播地块适当增加播种量,小麦平均行距22.5厘米。播种后用石磙压实保墒,以利于小麦出苗。秸秆还田地块增加1.5公斤播种量。

6、冬前和春季水肥。原则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稳氮、增磷、补钾及微肥。增施有机冬前水肥是保证小麦顺利越冬,早春防冻、防旱的重要措施。

冬前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65%时,可免浇防冻水,在小于65%时,要浇好封冻水,浇后及时划锄松土,防止地面龟裂,透风伤根,造成死苗。冬后追肥,地力差的地块应施两次肥料,第一次在小麦返青期,可选择总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追施尿素,每亩20-25公斤;孕穗时追施第二次孕穗肥,可施用7-8公斤尿素;中高产田应将追肥时间后移到拔节期一次施用,可选择总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尿素,每亩20-25公斤。及时浇好起身水、拔节水和灌浆水。

7、化学除草和麦田化控。拔节前,小麦耐药性最强,可用麦草净等对路药剂喷雾,进行化学除草;为防止小麦徒长和后期倒伏,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剂进行化控。以上药剂注意温度过低时禁用,以免影响效果,拔节期后停用,避免产生药害,影响小麦结实。

8、根外追肥。小麦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越来越差,可在开花期及时进行叶面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叶部光和能力,提高小麦抗病、抗干热风能力,可选用翠姆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喷施,隔7天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