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蚊酯和避蚊胺,哪个驱蚊效果更好?
驱蚊酯
驱蚊酯是脂类,对皮肤伤害小,避蚊胺是胺类,碱性,利于中和蚊虫等叮咬后注入人体的鞣酸,对皮肤略有刺激。
避蚊胺易挥发,并且包含人类的汗液和气息,通过阻断昆虫嗅觉受体的1辛烯- 3 -醇起效。比较流行的理论是避蚊胺有效地使昆虫失去对人类或动物发出特殊气味的感官。正如人们初期所猜想,避蚊胺并没有影响到昆虫对二氧化碳的嗅觉能力,常温下避蚊胺是淡黄色液体,能由二乙基的和甲基苯甲酸制成。
避蚊胺使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30%以上的避蚊胺并不能显著增加保护时间,反而有可能出现皮疹、水疱等皮肤黏膜刺激症状,也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
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正常使用避蚊胺(与未妊娠成人等同),以避免蚊虫叮咬并减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与此同时建议2月龄以上婴儿使用10%~30%的避蚊胺,此浓度安全有效。2月龄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驱蚊酯、百度百科-避蚊胺
二、含有驱蚊酯和避蚊胺成分的驱蚊水哪个更适合给小孩使用?
驱蚊酯又名伊默宁,根据毒性等级分类伊默宁属于微毒,避蚊胺是低毒,一般达到低毒的产品就可以安全使用,而微毒是比低毒的毒性还要低,所以更安全,因此小孩更适合使用含有伊默宁成分的驱蚊水。
三、儿童用驱蚊酯还是避蚊胺
儿童用驱蚊酯。驱蚊酯是脂类,对皮肤伤害小,避蚊胺是胺类,碱性,利于中和蚊虫等叮咬后注入人体的鞣酸,对皮肤略有刺激。避蚊胺的使用浓度一定要控制在30%之内。驱蚊酯要比避蚊胺刺激小一些,但都不能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身上。
儿童用驱蚊酯还是避蚊胺
使用浓度为30%以上的避蚊胺有可能出现皮疹、水疱等皮肤黏膜刺激症状,也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
含避蚊胺的产品不能使其直接与破损的皮肤接触或在衣物里使用。
避蚊胺作为一种刺激剂,使蚊虫感到不适而起效,所以对皮肤产生刺激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