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度校核是什么意思啊?
强度校核分析方法如下:
假设使用 40Cr 抗拉强度 980 MPa 抗剪强度 490MPa
薄管定义
管厚度÷管内径<0.07
10÷(2000-2×10)=0.00505 <0.07
15÷(2000-2×15)=0.0076142 <0.07 满足薄管定义
薄管承受圆周方向应力的计算式
σ=PD/2t
t=管壁厚度 mm;P=管内介质压力 Mpa;D= 管子外径 mm
σ=钢管许用应力Mpa
设管内压力 10 Mpa【实际大小自行调整】
σ=10×2000÷2÷10=1000MPa
使用 40Cr 抗拉强度 980 MPa 抗剪强度 490MPa
设安全因素>1.25安全
安全因素=980/1000=0.98 <1.25 不安全
t=15mm
σ=10×2000÷2÷15=666.6666MPa≈670 MPa
安全因素=980/670=1.46268 >1.25 安全
薄管承受横方向应力的计算式
σ=PD/4t
σ=10×2000÷4÷10=500MPa
安全因素=980/500=1.96 >1.25 安全
t=15mm
σ=10×2000÷4÷15=333.333333MPa≈340MPa
安全因素=980/340=2.88235 >1.25 安全
PS:
(1)上列设安全因素>1.25安全 为一参考值【式工作环境及材料条件而定 自行修正】
(2)修正时记得要满足薄管定义 管厚度÷管内径<0.07 否则应力条件计算会很麻烦【考虑是弹性体时会个复杂】
(3)实务上安全因素建议使用2.5【使用抗拉强度为基准时】 ,你的问题可改变材质或管厚度
(4)圆周方向应力和横方向应力比较,圆周方向应力较大【考虑圆周方向应力就可以了】
二、关于船体强度(主要针对船体板许用应力)的大疑问,求高人解答!
将船体静置于静水中或波浪中,计算船舶纵向分布的重力和浮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和应力,称为总纵强度但是根据此计算的假定是船是一根梁,而实际在船体弯曲中,船体横截面上的应力的分布要从新进行计算,因为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这样必然有大有小,根据弯曲梁理论,距中线面(不变形的面)越远受到应力越大,所以有船底板等的局部强度大于总纵强度。船在水中航行并不一定顺水,或者垂直波浪,当船与波浪以一定角度航行时,船体前后部重力和水的浮力使船体扭曲,就像拧毛巾,为了保证此时的结构不被破坏,就要校核扭转强度(和航行海域的波浪有关),以上所述都为船体内力,稳定性校核就是对外力而言,主要是波浪冲击(这个没学过)规范里有公式直接套取计算,最后你说的那个强度校核横准,暂时没见过,猜想是在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变量,以保证结构稳定性。(上学没学好,说的都是模糊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望高人来答疑解惑)
三、材料力学里面的强度校核到底校核什么啊?有的校核了正应力,还校核切应力,有的只校核正应力?这到底是怎
拍个照片看看,一般不会,强度校核并不是单纯校核正应力剪应力,是校核的应力状态,应力状态是个张量,这个张量包括6个独立的量
四、什么是校核计算?什么是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是对初步设计的结构尺寸等,进行强度、刚性、使用寿命等,进行计算、校核,确定初步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设计计算,是根据负载、动力、使用条件等具体要求,进行结构、尺寸设计。校核计算后,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改进甚至重新设计;如果满足要求,继续完成最终设计。
扩展资料
梁的刚度校核
在按强度条件选择了梁的截面后,往往还需要进一步按梁的刚度条件检查梁的变形是否在设计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因为当梁的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梁的正常工作条件就会得不到保证,为此还应重新选择截面以满足刚度条件的要求。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梁的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不超过某一规定值。
轴的弯曲刚度校核计算
常见的轴大多可视为简文梁。若是光轴,可直接用材料力学中的公式计算其挠度或偏转角;若是阶梯轴,如果对计算精容要求不高,则可用当量直径法作近似计算。把阶梯轴看成是光轴,然后再按材料力学中的公式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校核
五、强度校核和刚度校核有啥区别
一、对象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的对象一般是金属材料。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的对象可以是塑料、阶梯轴、简文梁等材料。
二、目的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是校核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是为了校核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三、方法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是对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抗剪强度等进行测试和计算。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是对材料的挠度或偏转角等等进行测试和计算。
扩展资料
螺栓的强度校核分为四种:
1、受轴向载荷F的松螺栓连接。
2、只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连接。
3、即受预紧力F'受轴向载荷F的紧螺栓连接。
4、 受横向载荷作用F0的铰制孔螺栓连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校核
百度百科-强度
百度百科-刚度
六、强度校核问题?
我个人觉得强度的校核问题的话需要你的一个专业知识过硬才可以去操作要不然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