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张的历史名人有谁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张衡、张仲景、张飞、张公谨、张九龄、张骞、张道陵、张载、张居正、张之洞、张安世、张仪、张耳、张苍、张道辽、张角、张鲁、张春华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张衡、张仲景、张飞、张公谨、张九龄、张骞、张道陵、张载、张居正、张之洞、张安世、张仪、张耳、张苍、张道辽、张角、张鲁、张春华。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wěi]州(河南省尉氏县)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仪(?-公元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汉朝开国元勋。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河南郡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福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 西汉初期丞相、历算学家。

张春华(189年-247年),河内郡平皋县(今河南省温县赵堡镇北平皋村)人。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曹魏粟邑县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正妻,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母亲。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张安世(?—前62年),字子儒,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二、张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张衡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张氏宗亲点击加入张氏总群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五虎将之一。

4、张载

张载,字子厚(生于天禧四年,卒于元丰元年即西元1020-1078年)北宋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

5、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人,祖籍湖广江陵(今属湖北)。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三、张姓名人及历史人物是什么?

张姓名人及历史人物如下:

1、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

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张氏宗亲点击加入张氏总群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张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张氏宗亲点击加入张氏总群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

3、张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4、张良(前-前186年),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本是韩国公子,《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良年少未宦事韩。

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5、张仪(前?~309年),战国时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谋略家。鬼谷子门生,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

四、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比较著名的大概有这些

1、张耳(老子)

2、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著名的谋士)

3、张昭、张玹、张飞、张颌、张辽(东汉末年名士、名将)

4、张衡(发明地动仪)

5、张仲景(医圣)

6、张骞(出使西域)

7、张角(黄巾起义)

8、张作霖(民国军阀,号称东北王)

9、张学良(抗日〈间接〉、民族英雄)

10、张巡(唐朝名将)

11、张仪(战国纵横家)

还有许许多多,比如唐朝的张柬之、张九龄,北宋的张择瑞,明朝的张居正、民国的张謇,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张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

张姓主要源于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1、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一说被杨广下令斩杀)。

2、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3、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4、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5、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

六、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张仪,张良,张骞,张衡,张飞,张泽端,张居正,张之洞,张学良,张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