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三不腐"的机制.请问是哪三个机制

“三不腐”机制是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一方面,“三不腐”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工作中必须齐头并进,协同发力。另一方面,“三不腐”各有侧重,不敢腐是前提,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形成强大震慑;

不能腐是核心,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严肃纪律规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想腐是基础,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增强自我净化、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个“不腐”,三个台阶,三个跨越,规划出以惩促治、标本兼治、逐步治本的反腐败路线图。

扩展资料

党廉则政清,政清则国兴。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加大正风肃纪、严明纪律、惩治腐败力度;要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健全制度体系,把篱笆扎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常补理想信念之“钙”,着力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是国有企业党委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对此,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推进纪检、审计和巡视“大监督”格局建设,

不断健全国有企业“三不腐”体制机制,形成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二、三不机制指的是什么?

三不机制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是纪律、法治、震慑,侧重于保持高压、持续震慑,是不能、不想的前提;不能腐是制度、监督、约束,侧重于扎紧笼子、堵塞漏洞,是不敢、不想的保障。

不想腐是认知、觉悟、文化,侧重于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是不敢、不能的防线。

深刻认识构建“三不”机制的背景意义。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三者有机统一、相互关联,兼顾治标和治本,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性安排。

构建“三不”机制,体现了对管党治党实践的深化。“三不”机制源于长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断提炼、深化和完善。构建“三不”机制,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遵循。

准确理解构建“三不”机制的深刻内涵。“三不”机制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内在逻辑是一个从治标到标本兼治的过程。

“不敢腐”靠的是惩处和震慑,持续的震慑要保持。反腐败实践证明,反腐败有力度才会有震慑,释放震慑才会有成效。

三、三不机制是什么

三不机制是什么?三不体制机制指的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是纪律、法治、震慑,侧重于保持高压、持续震慑,是不能、不想的前提;不能腐是制度、监督、约束,侧重于扎紧笼子、堵塞漏洞,是不敢、不想的保障;不想腐是认知、觉悟、文化,侧重于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是不敢、不能的防线。

一、三不体制机制发布背景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工作坚定稳妥、扎实有效,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成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与《咬文嚼字》编辑部利用大数据搜索,联合发布2019年度十大反腐热词。

二、三不体制机制内容

2019年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内容,单列一条作出部署。一体推进“三不”,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是适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一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发展。

一体推进“三不”揭示了标本兼治的基本规律,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一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把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结合起来,把“三不”要求贯彻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各方面,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