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大帝是谁

真武大帝(道教北极四圣之一)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净乐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玄天上帝的原型是谁?

应该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真武具有以下几个神性特征: 其一,为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而汉代人认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 训》称其为颛顼、辰星、玄武。因较为复杂,民众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为北方之神。 其二,为水神。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五逸《九章怀句》云:“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真武来到武当山修炼,把鞋子和袜子脱到一边,日夜盘坐在禅椅上,一动也不动,静心诵道念经,不吃饭,也不喝水。 真武不吃不喝,这可苦了肚子和肠子。肚子和肠子相互埋怨,争吵不休,闹腾得真武坐立不安,不能修炼,也不能念经诵道。真武一怒之下,破腹开膛,把肠子和肚子一把抓出来,“叭哒”一声,扔到了背后的草丛里。真武这才安静下来。 肚子和肠子藏在草丛里,日夜听真武念经诵道。经咒入髓,道法附身,变得能说会道,善飞善跑,上天入海,神通广大,变化无穷。一天,肠子“哧溜”一声拱进真武的袜筒里,在地上打了三个滚,哟!肠子变成一条满身披鳞甲的大蛇。肚子拿过真武的鞋子朝背上一盖,也打了三个滚,嗬!变成一支铁壳大乌龟。从此,真武就没鞋子袜子穿了,打起赤脚来。 龟蛇溜下了武当山,见到百姓的猪羊,三口两口就吞了,看到农人的牛马,几口就吃了,最后连人也吃起来。一次,它俩为争一头豹子吃,打得天昏地暗,民不得安。 这时,真武已修炼成神,见龟蛇这般胡闹,就驾祥云,挥宝剑,去收伏它们。真武大帝大喝道:“龟蛇伏降,胆敢不从,定斩不饶!”龟蛇尽管是真武大帝肚肠变的,但已得道成精,哪里肯听。它们张牙舞爪,扑上来就和真武大帝厮斗。 真武大帝怒发冲冠,挥起宝剑照龟背“当当当”斩了数下,龟背金光四射,只留下几道印子。从此以后,乌龟背上就有了花纹。蛇趁势“哧溜”一声扑上来,死死缠住真武大帝,真武又一挥宝剑,“轰隆隆”一声巨响,五根撑天柱应声而倒,只见天“唿”的一下塌下来,顿时把龟压扁了。同时,撑天柱变成了绳子,捆住了蛇的脖子,越捆越紧。从此以后,蛇的脖子就变得细细的了。龟眨眨眼睛,回头一看,背上压的并不是天,而是真武大帝踏的一只脚。蛇也转转自己的脖子,见并不是撑天柱变的绳子,而是真武卡着的大手。这一下,龟蛇才殃了劲,撇着嘴巴,洒着泪珠,苦苦哀求真武大帝饶命。 真武看龟蛇是自己肚肠变的,又武艺高强,也归顺了,就收它们作为自己的坐骑,并封为“龟蛇二将”。从此,真武大帝就履龟蛇,邀游九天巡视。

采纳哦

玄天大帝是什么来历?掌管什么?

玄天大帝又叫真武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他也是一位掌管三界妖魔的神,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真武荡魔大帝。在天庭负责掌管北天门,正因为他法力强大,就连当年大闹天宫的孙猴子都不敢去闯北天门。

真武大帝,是道教的北极四圣之一,在道教中地位很高,如今湖北省的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据说他的身体是龙身,是中华民族的祖神,传说炎黄二帝是他的儿子。

真武大帝的父亲是盘古,也就是说父亲负责开天辟地,儿子负责降妖除魔。他也是玉帝下台之后的下一位玉帝。传说真武大帝还是太上老君的第八十二次幻化来的,真武大帝曾经还去过人间,人间名字叫作伏羲,身体是龙。

扩展资料:

真武大帝在古代的地位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

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

这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武大帝

怎样称呼玄天大帝

可以称呼真武大帝。

玄天大帝是真武帝,玄天大帝又为主持兵事的剑仙之主,地位仅次于剑仙之祖广成剑仙。玄天大帝也就是北方之神玄武,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

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玄天大帝与广成剑仙、纯阳真人合称道教密宗三大剑仙。

玄天上帝是什么神?

一般指真武大帝是道教北极四圣之一。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道经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净乐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扩展资料: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王位。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

朱棣还下令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

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汉族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据传,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中国近代汉族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翊圣将军。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翊圣保德真君。[此处或有误,后人多将“翊圣将军”附会为真武,其实壬戌所封的“翊圣将军”,所指的神仙是“黑杀(煞)将军”,此封号是受太平宫道士张守真所请。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钦宗等屡有加封。

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因此,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