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常说的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古稀之年的年龄
1、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是指八十至九十岁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例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而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2、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二、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古稀之年其实我国古代人们对七十岁的另一种称谓。之所以会将七十岁称谓古稀之年,是因为古代人们因为医疗水平、战乱、灾害等原因,人均寿命在40~50岁之间,能达到七十岁的非常稀少。
古稀之年是七十岁
古稀之年是七十岁,我国民间文化中一直有“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它的意思就是到了七十岁也就进入了古稀之年,而古稀之年也是古人对七十岁年龄的另一种称谓。
之所以会将七十岁称谓古稀之年,是因为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再加上经常会有战乱和各种灾害,导致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在40~50岁之间,能活到七十岁的非常稀少。
除古稀之年以外,古人还用知名之年、花甲之年、耄耋之年、期颐之年来表示年龄,分别对应五十岁、六十岁、八九十岁、百岁老人。
三、古稀是指多少岁
是指70岁。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话译文: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扩展资料
其他的年龄称谓: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后称生日为初度。
3、生小:幼年。
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7、教数:9岁。
8、外傅:10岁,出外就学。
9、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10、舞勺:13岁。
11、及笄:指女子15岁。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2、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13、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14、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15、鲐背:指长寿老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稀
四、“古稀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古稀:七十岁。
拓展资料
一、简介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 杜甫 《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千二百多年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 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后来到了明朝,距今五百年前时,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80岁称杖朝之年,90岁称鲐背之年,80、90岁也合称耄耋之年 ,100岁称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二、造句
1.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2.在接近古稀之年,她同一个与她同年的密友漫游欧洲。
3.作为演员的他,年逾古稀之年,戴着耳环,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至今仍志存高远。
4.2年前,这位早逾古稀之年的老船匠彻底不造船了,但还是放不下相伴半个多世纪的手艺。
五、古稀是多少岁?
超过70岁。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用法
宋·赵令畴《侯鲭录》:“令合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
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二月河《康熙大帝》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稀之年
六、古稀指几岁
古稀指的是70岁的老人,因为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只不过以前是算的虚岁,因此年满70虚岁就算古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