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语的落语详解

日本落语来源于中国日本著名落语家三游亭元乐在《读论语之论语说》中明确阐述:中国早在汉代就有类似现在的单口相声的表演方式,江户时代的段子大多来自一本从中国传入的名为《笑府》(可能是日文译本的名称)的笑话集,后来又陆续受到《宫廷野史》和《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落语艺术不断繁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家一平介绍,日本落语最初只是说笑话,以后逐渐有人在路旁设肆卖艺,转而定期登台,于是表演者不只一个人,故事也越来越冗长。1744年,落语祖师露野五郎兵卫在京都首先表演“街头杂话”,开启了日本落语的先河。50年后,落语艺术移师江户(现在的东京)。1798年,东京的寺院里出现了第一家专门表演落语的场所———“寄席”,落语家三笑亭歌乐开始在“寄席”把落语介绍给普通民众。周作人先生在日期间所住的本乡西片町街尽头的铃木亭正是“寄席”。他曾见柳家小官升高座,俨然如村塾师,徐徐陈说,如讲《论语》,听者则忍俊不禁。落语艺术在19世纪迎来了两次繁荣期,最繁荣时曾出现了172家“寄席”。

进入20世纪,落语依然是日本人喜爱的大众艺术,然而60年代,被落语家们称为“最大的敌人”的电影出现,落语开始走向衰落。一平的父亲林家三平借鉴中国的单口相声,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日语改变了落语的表现形式,“寄席”又迎来了短暂的繁荣。进入21世纪,随着各种形式的新娱乐形式不断出现,落语再次走向衰退,许多落语家甚至放弃祖业,改投别行。 除了落语,笑的艺术形式还有漫才(类似对口相声)和做笑(类似小品)。现在只有做笑依然火暴,落语只有在日本广播协会(NHK)深夜的串场节目中才会出现。去年,由长濑智也和冈田准一共同主演的《虎与龙》开始播出,这是一部反映当代落语家的电视剧。两人每集都要表演一段落语,一时间,落语重新流行起来。林家表示,今年光顾“大银座落语祭”的年轻人就比去年多了,落语家还需要继续用笑声争取更多的观众。

二、动漫《落语天女》中的“落语”是什么意思啊

曰本的“落语”艺术表演形式类似于我国的单口相声,大众表演类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组织“落语艺术协会”成立75年周年的纪念作品《落语天女》2006年1月6曰开始播放,漫画版9月17曰先行在月刊《SUNDAYGX》(小学馆)开始连载。

三、落语是什么意思

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

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内容,落语都与中国的传统单口相声相似。据说,落语的不少段子和中国渊源甚深,有的直接取自中国明末作家冯梦龙所编的《笑府》。落语,是对人善恶行为的肯定,里面的主角大都是暴露人性缺点的一些处于弱势的人。

集中表演落语的小剧场被称之为“寄席”。落语一般表演的场地并不大,在剧场前方的小舞台上摆着一个小软垫子,落语师就跪坐在上面表演。虽说落语师表演时都会穿上非常正式的和服,可他们说的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大白话。

如果说和中国单口相声有什么不同的话,落语可能更像独角戏或者是单人小品,因为落语除了嘴皮子的功夫,更注重用滑稽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来表现生活,为了让演出更出彩儿,许多落语师还会再拿出折扇和手帕来当道具。

四、落语日语怎么说?

落语(らくご)

就相当于中国的单口相声

落语,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最早是指说笑话的人,後来逐渐演变成说故事(落语家)的人坐在舞台上,被称为「高座」(こうざ),描绘一个漫长和复杂的滑稽故事,并对服饰、音乐等皆有所讲究。与中国传统的相声有类似之处,不过落语演出通常是只有一人。

落语(らくご)は、江戸时代の日本で成立し、现在まで伝承されている伝统的な话芸の一种である。最後に「落ち(サゲ)」がつくことをひとつの特徴としてきた経纬があり、「落としばなし」略して「はなし」ともいう[1]。「はなし」は「话」または「噺」とも表记する。

都市に人口が集积することによって市民・大众のための芸能として成立した。成立当时はさまざまな人が演じたが、现在はそれを职业とする落语家によって演じられることが多い。

能楽や歌舞伎など他の芸能と异なり、衣装や道具、音曲に頼ることは比较的少なく、ひとりで何役も演じ、语りのほかは身振り・手振りのみで物语を进め、また扇子や手拭を使ってあらゆるものを表现する独特の演芸であり、高度な技芸を要する伝统芸能である[1][2]。

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啊,比如歌舞伎,能面(舞)等等

五、落语心中

落语心中

写于2016-2-5 00:03

“不只是人,老街和风俗也在消失。话语越来越不知所云,甚至有人连吉原和长屋都不知道。这样精致玲珑的技艺,放在佛坛上供奉也没有意思,干脆就带着入土吧。这样就好。反正都要结束的话,不如砰然一声飘零散落,多少还算有些气魄。”--有乐亭八云<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bgm:艳色绘卷)

闲暇时听歌,又让我发现了这首《艳色绘卷》,可惜相较听觉的享受,又想起自己日渐干涩的双眼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看电影了(其实还不到一周),之前看了好几部都是平淡无奇,澳网之后渐渐也就连开电脑都兴味索然,无奈演变成在听歌的时候看看漫画充饥。然而无趣的日子总不会持续太久,昨日因缘际会之下在b站看了一月番的介绍,其中在我心中脱颖而出的一部作品,便是“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落语”,日本传统曲艺形式,起源于江户时代;“心中",日语中是”殉情“的意思。落语心中,全名“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大意是“昭和年间发生的,与诞生于元禄时期的落语,一起殉情的故事”。

这是一部以人物刻画和传统技艺为主的作品。故事从主人公的晚年开始,以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讲诉了落语大师八云的一生,以第一话破例拜入门下的弟子为契机,逐渐开始回忆这位年迈的落语大师与故友的种种过往,以及八云从年幼时期到后来一路成长的心路历程,从讨厌落语到爱上落语,从没有观众到名满天下,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人孤独的成长过程和他心中对落语的爱。

以传统技艺为主线的故事总是能很吸引人, 大概是因为人或多或少都会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被唤醒某样感动的经历。入戏的演员总是能让人沉迷于他的角色,入戏的歌手能唱的听众们潸然泪下,那一刻仿佛将自己献给所习之艺,方至化境。《霸王别姬》中段小楼对程蝶衣吼的那句“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话啊,可那是戏!”道出了很多人为之陶醉的理由,那种与角色合二为一的功力,让我们觉得,让我们相信,那一瞬间,他是活在戏里的。现实中优秀的演员,戏里戏外往往都是截然不同,但人生如戏,谁又能说自己能将戏与现实彻底区分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潜心钻研的事也在影响着我们,不仅仅是“戏"之于“演员”,梦中谱曲悟道的美谈大概也是由此而来。是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热爱,潜心,接下来的就是付出,是努力,是光阴,是汗水和坚持。小小舞台,窄窄寄席,却是艺人一生的缩影,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语气,声调,不知练习,演绎过多少次。八云面前,听众言闭上眼就仿佛回到了江户时代,主人公在狱中听过一次便再也无法忘却,足见其功力深厚。

而传统技艺,除了技艺,还多了一份对于传统的继承。记得小时候看书上描写那些出神入化的手艺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文章结尾总会有关于他们年事已高,渐渐消失,手艺也随之慢慢失传的描写。每每那时,心中总是会觉得惋惜和感慨。那时还小,不懂太多,只当习艺艰辛,生活无以为继让他们渐渐放弃了,却没有看到其实在时代背景下很多民间的绝活手艺的消失往往是无可奈何的,无形有形的打压下,过时了,没落了,即使传下去也只是荧荧烛光,无法再现盛世时的盛景,也便不想误人子弟,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忍让其再沾染自己一生所学,吃过的苦,走过的路都不想再让他人走过了。八云孑然一身,不收弟子,一心想与自己所热爱的落语一起消失世间,不知是否也是有这层原因呢?与落语殉情,或许也是暗指这门技艺在渐渐消亡吧。关于新与旧,传统与创新,谁又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倚靠一叶孤舟而不被淹没呢?当人们有意识的想要去保留那些即将彻底失去和消亡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掀起的浪潮已然势不可挡了。

然后,这部作品的重头,其实是声优,主役石田彰自不必说,资历,音色,声音中特有的孤独感皆是无可挑剔,从初中时期的我爱罗阿斯兰,到后来的一系列人气角色,他的人气和实力都是持续攀升,高中时听过他一人七役的广播剧现在依然历历分明,不得不服,除了霹雳布袋戏口白大师黄文择,他应是我听过一人分饰多角最炉火纯青之人。作品中,无论是冷漠少年还是傲气青年,以及故事开始时的老年,他都将八云老师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调演绎得活灵活现,将一个孤傲的落语大师塑造得堪称完美。

男一号与太郎,关智一,热血青年没头没脑,一心想拜入八云门下学习落语,却不知中和八云曾经挚友重合的男人,fate里吉尔伽美什的傲慢,命运石之门里桶子的帅气,pp里狡啮慎也的执着,当然还有《全金属狂潮》里相良士官的那种质朴勇敢,足以展现他的实力,本作中热血执着,淳朴善良,方言口音兼卖萌的语调可谓本色出演,十分出色。

除此之外还有老牌声优林原惠和山寺宏一,以及画伯,阵容强大,遥想当年重制版全职猎人堪称高达cv阵容,那这部《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便是eva原班声优打造。音乐方面,op是苹果女王,恐山安娜的偶像椎名林檎与安娜本人的合作,我想即使是麻仓叶也一定会很喜欢。

其实我对落语并不是很感兴趣,这种仿佛我国单口相声一般的艺术形式在我看来吸引力不大,但让我心醉却是动画本身的魅力以及岛国人対那种生活中微小东西的热爱和情感。前者,诸如金敏的《东京教父》,押井守的那堆动画科幻片,都是在用本该天马行空打的动画来描述写实的动作,此举可能会模糊艺术创作中关于电影与动画的边界,但是尝试的结果总是能令人惊喜,因为即使是没有那种本该出现在动画中的夸张与超现实,只是单纯地用动画来描述生活中的故事,描绘一个真实人物的一生,或者单纯是站在人物画风设定写实的角度去构架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观,作品依然能发人深省,感动观众。至于后者,岛国人总是喜欢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护持着欣赏着感受着,大概和他们多变的气候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有关,虽是岛国却有着火山,雪地,森林,山脉等各种各样的美景,让他们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他们才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好作品。所以,他们会将落语形容为一门玲珑精致的技艺。

最后,想起前不久听过的一个笑话,一个日本人因为觉得中文里的“开水”将烧开而沸腾的水比作开花一般的形容很风雅,最后到中国去专门学习中文去了。想来有些可笑,笑过了却也觉得他很像作品中的男主,是谁惊艳到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她的旅程, 生活并不复杂,或许一天里你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念头,但那闭上眼就能浮现在脑海的画面,何妨去实践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