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首例!康美药业3年造假约300亿元,会给该集团造成多大影响?

康美药业这种做法肯定会给集团带来股市上的波动,同时也会面临各部门之间的调查以及相应的处罚。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他对社会做出的一些贡献,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本身要具备良好的经营模式,不应该以牺牲大众的目的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话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而触碰法律的红线。

财务虚假, 铤而走险。

对于康美药业可能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在2002年进行上市,起初它的市值接近上千亿。而且在巅峰时期康美药业,它的市值也是急剧上升,可以说在当时是稳住医药板块的头把交易。

但是就这样的药业龙头却在短时间内急剧下滑,从最初的巅峰时期到现今的坠落。在最早2018年的时候,康美药业在股市上突然暴跌。

这对于很多股民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打击,所以在之后的几个工作日内,康美的市值可以说跌落腰斩的情况。直到今年康美是指仅只剩下100多亿,可想而知这期间的股市跌落是有多大的变化?

其实在早几年,康美药业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反了相应的规定,被证监会也进行了相应的立案调查。在财务造假的试验过程当中,就逐渐暴露出一些伪造现象。

同时在2019年证监会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就宣称康美药业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的虚假情况。

与此同时,在2016年的时候,虚增的货币资金高达200多亿,如此大的造假情况也导致康美药业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造假案。

所以证监会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实际的控制人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在这个时候的康美药业,它的经营状况以及股价肯定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史上最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年的时间有组织的实施造假。

在康美药业的案例当中,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组织的实施财务造假,就这一点来看证监会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了很多财务报告的漏洞。

所以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在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期间,康美药业是在进行长时间的预谋、组织、规划来实施财务造假涉嫌造假的金额高达300多亿,可想而知这一笔金额是相当的巨大。

而且从整个集团的运作来看,它的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性质也是特别的严重,也破坏了正常的资本市场。所以证监会在进行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对康美药业进行了很严厉的把控。

康美预告更正后,亏损更加严重。

就在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作出严厉的处罚时,康美集团的领导层也进行了预告的更正公告,在这部公告发布之后二天它的股市也在急剧的下降市值蒸发达到日亏损几十亿。

同时康美集团的负责人称此次业绩的修正原因,最主要的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并没有涉嫌相应的违规操作,但是在很多时候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讲,

其实心里已有一杆天秤,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导致的。

所以此公告一出,上交所也发出了相应的询函,要求康美集团针对此次的减值迹象说出具体的时间,同时也要求相应的部门作出合理性的审查。

所以在此次的康美事件当中,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讲,损害也是非常大的,大部分的投资者也都纷纷撤资。

结语。

对于这样的一起事件,可能很多人也会觉得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没错,个人觉得在康韦药业的案例当中。

无论是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国家资本市场的一个良好性监督,对那些违反相应规定的集团实施零容忍的态度。

不管曾经做出了哪些优秀的事件,只要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切实的保护好投资者的权益,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二、康美药业3年造假,金额有多少?

4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接受50名以上投资者委托,对康美药业启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公司因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实施财务造假约300亿元,或将遭遇A股史上最大索赔案。

证监会表示,2020年5月,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公司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被移送司法机关。证监会表示,康美药业公司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有预谋、有组织、系统性实施财务造假约300亿,涉案金额巨大,持续时间长,性质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

投资者保护机构充分响应市场呼声,依法接受投资者委托,作为代表人参加康美药业代表人诉讼。证监会对此表示支持,并将依法对投资者保护机构参与诉讼工作进行监督,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扩展资料

康美公告预亏再增100亿,上交所连夜问询

4月16日,康美药业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与上次公告相比,业绩预亏再增百亿。当晚,上交所对康美药业发出问询函,督促公司审慎核实预亏金额。

4月16日,康美药业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后预计2020年度亏损244.8亿元至299.2亿元。今年1月末,康美药业曾预计公司2020年度亏损148.5亿—178.2亿。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表示,康美药业相关预亏金额巨大,与更正前预亏金额差异巨大,公司还存在大额到期债务未清偿,涉及重大诉讼等风险事项。

康美药业应当充分披露当前经营实际情况及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明确投资者预期,做好2020年年报披露、退市风险提示和后续安排。

三、康美药业造假案例

20世纪90年代,刮起了全民下海经商的热潮,曾经靠着从药农手中低价收购稀缺药材田七,小赚一笔的马兴田和许冬瑾夫妻俩,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个药厂,夫妻俩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了康美药业。

从康美药业过去2010年到2018年的月K走势也可以看出,从不到4块涨到最高的27块多,年化收益超过25%,如果你在2009年底买入,你的收益率比巴菲特老爷子还厉害,一家“长期上涨”的优秀企业让人热血沸腾。

2018年5月29日,这对康美药业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一天,康美药业市值破千亿,创下了最高市值,达到1390亿。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10月16日,康美药业在盘中突然跌停,17日再度闪崩跌停,17日之后的4个工作日,康美市值迅速被腰斩,从1390亿跌到130亿市值,康美只用了一年时间。

虽然今年有所上涨,但当年的风光不再。

是什么 让曾经人人称赞的大白马变成过街老鼠,是管理层的隐瞒还是市场错杀?

如果不学习财报企业分析技能,你以为的大白马很可能某天成了骡子,而你却丝毫不知。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造假?为什么造假了还没人发现?这里我们需要大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上市公司为什么造假?

第二个问题,造假通过什么手段,我们如何识别?

一、为什么造假?

对于财务造假这件事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怀疑精神,在一个公司财务造假没有曝光之前,我们都是只能怀疑而不能肯定的。那么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对可疑的异常情况按照疑罪从有的原则,因为投资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我们不能马虎。

上市公司造假一般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

1、维持上市资格

企业在上市之后,如果业绩下滑严重,净利润为负数,可能会面临被ST或是退市的风险,所以有的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的资格,可能就会选择财务造假。

【小科普:ST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风险警示。

新的退市规则要求: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戴上ST,连续两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终止上市。】

2、维持股价

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让股东们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就会粉饰报表业绩,让业绩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比如之前的康美药业在2018年底被爆出财务涉嫌造假(后来被实锤),在被曝出之前公司虽然已经变坏,但大股东未了让股价一直坚挺,会想办法造假让业绩好看。

3、由于业绩压力而造假

也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业绩压力,例如对赌协议约定每年必须完成的利润,在这种压力下,如果企业经营业绩不达标,可能也会选择财务造假。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影响到管理层的提升、奖金福利等等方面。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4、高位套现

通过业绩造假推动股价上涨,然后大股东在股价高位进行股票抛售套现赚取丰厚利润,实际上则是大股东吞噬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总结:

(1)其实财务造假的本质目的就一个,那就是为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不管是为了维持上市资格也好,或是为了维持股价也好,或是由于业绩压力也好,或是为了高位套现也好,最终受益的都是大股东。所以针对财务造假的公司,我们都可以认为它造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2)财务造假对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影响就是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财务造假的公司都是在编造谎言,靠谎言撑起的股价终究是泡沫,一旦谎言被戳破,那么将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股价也会一落千丈,投资者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远离有造假嫌疑的公司。

四、造假900亿,揭阳首富“药王”被抓!一年身家已跌307亿

文/ 金错刀频道 圆圆

2008年左右,一首广告歌火了。

由谭晶演唱、任泉和李冰冰出演的歌曲,名字叫《康美之恋》。

讲述的正是康美医药创始人马兴田和他的爱人许冬瑾在山水间相互爱恋、共同创业的感人故事。

一夜之间,全国人民知道了康美药业。

多年之后,康美药业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只是这次却不怎么体面。

7月9日,康美药业马兴田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老牌医药公司也卷入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漩涡中,而了解这家企业,免不了要提到马兴田。

作为创始人之一,仅用4年就成功上市,称霸行业老大。

多年之后再看他的发迹史,更是福兮祸兮......

康美药业:揭阳首富发家史

说起马兴田的发家史,总结起来就是,单身和谈恋爱后。

马兴田出生在广东普宁的碗仔村,四面环山,是一个以马姓为主的村落。因为这里走出不少富商,被当地人调侃为“马总故乡”,其中最为知名的“马总”,便是马兴田。

普宁市下架山碗仔村的马兴田家别墅(图:新京报)

普宁属于潮汕地区,潮汕人一向以善于经商闻名全国,出了不少富豪,李嘉诚刘銮雄这些都是潮汕人。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掀起全民下海经商热潮,基因潜藏的经商细胞,让马兴田也决心试一试。

只是马兴田那时候也并非出生名门贵族,没什么本钱做生意,一度非常落魄。

但是,妻子许冬瑾出现了,也是马兴田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

右为许冬瑾

许冬瑾出生在中药世家,父亲许德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参炮制技艺”的传承人。不过后来有媒体爆料,许德仕是靠着倒卖药材发家致富,但这也不难看出此人的经商头脑。

许德仕生意做得大,开过绣花厂、海绵加工厂和珍珠加工厂,实力资质相当雄厚。

有了妻子娘家人的帮扶,马兴田过得比之前好多了,还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

马兴田和妻子二人在普宁的流沙镇开了一家经营药品的门店,但这个店没有让他大火,真正让马兴田挖到第一桶金的是中药材三七。

也就是跟随市场买出卖进,马兴田先是低价收购大量药材三七,等到市场行情上涨之后,再以高价卖出,1996年终于赚得第一桶金。

第二年,马兴田和许冬瑾创办康美药业。

起初的康美药业,雏形还是做化学药的研发和加工的。

据说马兴田非常热爱学习,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学习。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规范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马兴田四处拜访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又是吸取前辈经验,又是聘请学者专家、不断的打磨和推敲......

最终在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43家、粤东第1家通过GMP的制药企业。

同年,康美药业还火速研发出络欣平、利乐、诺沙等多个国家级新药。2001年,康美药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005年,康美药业推出重磅消息:在业内率先推出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材被按照克数进行小袋包装。

这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创新,却颠覆中国自古以来“手抓秤量”的中药用药传统。也因此,康美药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推广和应用小包装饮片的典范。

2007年是公司战略布局的一年,康美药业占据三条业务线,主线为中药饮片产业化,两条副线分别为中药物流港和药材加工基地。

此刻,也迎来康美药业的第一个增长高峰期,2007年营收增速为56.74%,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

康美药业报表

如此漂亮的成绩单,也让马兴田成为公众人物。

根据康美药业曾经发布的信息,马兴田夫妇还曾捐1.5亿元建设的普宁莲花山公园,最后移交给政府管理;以及出资1500万元在普宁兴建贵政山小学。

在碗仔村一些村民的印象里,马兴田虽然少见,但为人并不小气。经常帮村里修路和建学校。

一边是老百姓眼里的大善人,一边是坐拥几十亿的资本家,马兴田的确是赚足了人气。

只是这样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被曝光造假的消息越来越多,开始挖出更多不为人知的黑幕......

造假900亿:30年来A股最大造假案

如若不是此次造假翻车,康美药业的神话,估计会继续编下去,而马兴田的个人传记,完全可以成为励志学的代名词。

2019年五一假期开始前,康美药业发布了一则《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

大意就是,内啥,不好意思啊,我们2017年财报虚增货币资金299亿。

众人听之,愤怒、震惊、愕然、懵逼......真的是人有多大产,康美就有多大胆。

没有人敢设想“白马股”的龙头企业,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这么明目张胆制造了这颗财务造假大雷。

此外,创始人马兴田还在采访中表示“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

言外之意:我没有做假哦,只是会计计算错误导致300亿资产“消失”。

但资本市场谁还会信这样的说辞,会计差错公告一出,康美药业的股价顿时狂跌。

马兴田

后续经证监会调查,才发现惊人数据。

三年期间,公司均虚增营收共计约300亿元;虚增货币资金共计约900亿元。

2020年7月10日,证监会宣布重罚康美药业的保荐机构广发证券(000776。SZ),暂停广发证券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并对14名直接责任人严肃追责,其中8人被禁业10年至20年。

证监会将此定性为:是30年来最大的A股造假案。

并表示,康美药业是“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的实施财务欺诈行为,其性质恶劣可见一斑。

造假风波未平,其他违规骚操作随之而来。

先是行贿,康美顺利地登陆A股市场;

后来是假借中药材为名倒腾地产。

以及,康美药业产品不合格。

人们才恍然大悟,昔日的中药材领头公司,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只是害苦了投资人。

一个马兴田被抓

千万个韭菜的死活呢?

6月20日,ST康美公告显示,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马兴谷。

可投资人的钱呢?还能变回来吗?

从300万本金到最后赔的精光,甚至有家不能回,连父母孩子都要欺瞒;

还有一直本着“不会亏”,相信康美药业始终是领头羊的坚定追随者,到最后输的底裤朝天,120万扔进股市,响都不响。

写到这里,想起早期TVB播出的《大时代》,剧中描写7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场,多么疯狂。

从上流 社会 、中产阶级到下层人民,所有人都在买股票,无数企业都想上市融资、贿赂交易所、甚至还出现假股票……

当时民间生活中还出现很多疯狂的现象,比如鱼翅捞饭、股民辞工全职炒股、用500元港币点烟等各种奇怪现象。

很多人因为股市崩盘无法接受,而神经失常、甚至跳楼自杀。

当时只觉得是电视情节,然而现实比剧情更加凄惨,剧本是可以撰写的,但那些股民却是活生生存在的,他们的确在遭受炼狱般的人生。

康美药业造假事件给所有投资人敲响了警钟,孤注一掷的后果,不是大赢一场,就是一无所有。

若是没有这个承受能力,不如抱着玩玩心态。

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说的:

“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

记得2017年,康美20岁“生日”时,马兴田感慨地说:“我出生在广东这片改革的热土,遇上了全民创业的好时期。现在又赶上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无比精彩的互联网时代,觉得自己很幸运。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只是如今再品味这句话,责任早就被金钱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