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质量是什么东西?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生活质量要素
编辑
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①政治和社会环境 (政治稳定,犯罪,执法等)
②经济环境 (外汇兑换规定,银行服务等)
③社会文化环境 (检查,限制人身自由等)
④健康和卫生 (医疗用品和服务,传染病,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⑤学校和教育 (标准和供货的国际学校等)
⑥公共服务和运输 (电力,水,公共交通,交通挤塞等)
⑦娱乐 (餐厅,剧院,电影院,体育和康乐等)
⑧消费品 (粮食供应/每日的消费项目,汽车等)
⑨房屋 (房屋,家电,家具,维修服务等)
⑩自然环境 (气候,记录自然灾害)
二、生活质量指的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眼中,生活质量可能就是有吃有喝有人爱,无病无灾又自在。
听起来话虽不假,但如果要量化起来该怎么讲?比如,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一群子女伺候着,有吃有喝,每天也有说有笑,在外人看来,他应该算是幸福的人,可他的生活质量到底如何?
再比如,我问在农村老家的,觉得你有生活质量吗?他如今已经60多岁,儿女都已经成家,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务农、养猪,身体挺好、也没有债务,一家人有吃有喝,他说他生活挺有质量。他是经历过饥荒的人,也许吃喝的满足已经让他足够有幸福感,可他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车厘子,更不知道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那他认为的生活质量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
今天,我们将从医学的视角,带大家看看我们是如何评价生活质量的。
衡量生活质量的维度,是完全的躯体、精神和社会完好状态的综合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但医学界有自我的一套体系。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是:个人对其所在的文化和价值系统下自身状态的一种体验认和知而。这种体验和认知与个人的人生目标、期望、生活标准及对各种利害关系的关注密切相关。
当然,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如果要量化评估,则需要具体的指标,我们参考S J Walters《Quality of Outcomes in Clinical Trials and Health -Care Evaluation,2009.》对生活质量的衡量分成了10个维度,即:综合健康、机体功能、症状与不良反应、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性功能、社会健康及功能、精神与信仰。
在健康这一块,我们分的比较细,因为笼统的“健康”一词也不便于我们对生活质量全面的衡量,比如一个感冒的病人和一个冠心病的病人相比,谁的生活更有质量呢?显然是感冒的病人,更少的发病与治疗,更加轻松的心理认知。所以,健康及医疗效果的判定,不仅仅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和患病频率的变化,也必须包括人的整体安康状态,这样才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研究。
生活质量维度图
细化评价维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评价生活质量。如前文的举例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认同感,就建立在综合健康与认知功能上。尤其是认知功能,让他拥有心理健康、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等的健康。
三、什么是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大部分来自于精神方面,因为当你的精神充足了,你就会感觉目前的生活很近人意,但物质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生活质量是什么意思
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
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著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他在1960年发表的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五、什么是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在国际上有一个标准,我国一直没有这样的标准,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衡量自己的生活质量的高低。一是物质方面的,你很满足当前的居住、消费水准等等,二是精神方面的,觉得身边关系很和谐,睡得好、吃得香,身体棒,没有太多烦心事(主要指心态),这就是生活质量比较高了。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提高生活质量,除了物质条件丰富外,心理因素也非常重要,社会环境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影响也非常大,不是一句话、十句话能说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