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鹁鸪的拼音

鹁鸪 [ bó gū ]

bó:声母b,韵母o,读第二声。

gū:声母g,韵母u,读第一声。

基本释:鸟,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也叫水鸪鸪。

英文翻译:Partridge

笔顺:

扩展资料:

“鸪”组词:

1、鹧鸪 [ zhè gū ]

基本释义: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生活在有灌木丛的低矮山地,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2、鹧鸪菜 [ zhè gū cài ]

基本释义:红藻的一种。丛生,扁平呈叶状,暗紫色,干燥后,颜色变黑。

3、鹁鸪英 [ bó gū yīng ]

基本释义: 蒲公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蒲公英》。

二、“鹧鸪”的读音是什么?

“鹧鸪”的读音是:[zhè gū]

【释义】

鹧鸪别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羽毛为黑白相间,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为特点。成年的鹧鸪长约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在每年3月到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

它们大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的鹧鸪好斗,叫声特别。鹧鸪吃谷物、豆类和昆虫。

【出处】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

【生活环境】

鹧鸪大多栖息在低山丘陵地带的灌木丛中、草地、岩石等荒山地区,有时也会出现在农地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竹林中。

【造句】

1、“鹧鸪应”山势雄峻峰峦秀美古藤缠绕曲径通幽,它的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2、以色列王出来是寻找一个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猎取一个鹧鸪一般。

3、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4、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5、鸪和啄木鸟在林中咕咕鸣叫,笃笃啄敲。

三、鹧鸪,怎么读?

鹧鸪 zhè gū

zhè ,声母zh,韵母e,声调第四声。

gū ,声母g,韵母u,声调第一声。

基本释义:

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生活在有灌木丛的低矮山地,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扩展资料:

相关文化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上面那些诗人们的诗句,就是跟“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

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出行的游子,客居他乡,不知自己的归期,不知自己的未来,他们思乡恋亲,于是,他们把浓浓的长长的情思寄托给了林中飞翔的这只小鸟——鹧鸪。

四、鹁鸪怎么读

鹁鸪,读作bó gū。

bó,声母b,韵母o,声调二声。

gū,声母g,韵母u,声调一声。

鹁鸪,即斑鸠,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也叫水鸪鸪。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

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

形态特征

鹁鸪体长30cm~34cm,尾长12cm~14.5cm。嘴黑色,雌雄羽色相同,额灰,头顶和头侧褐色,颈棕褐色,后颈两侧基部各有一块黑羽,羽缘为蓝灰色,构成鱼鳞状纹。上背褐色,各羽端棕褐色,下背和腰铅灰色,羽缘较淡。

肩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端缘红棕色,外侧大,中覆羽深灰色,羽缘灰色。中央尾羽近黑色,外侧尾羽与中央尾羽同色,但先端具黑色端尾,此斑约占整个尾羽的1/5。

颏、喉为浅棕色,胸灰褐色,下体余部均为葡萄酒红褐色,两胁和翅下覆羽灰色,展翅时翅下呈灰色,尾下覆羽灰色,跗蹠及趾暗紫红色,爪黑色。

五、鹧鸪怎么读

鹧鸪 读zhè gū。 鹧鸪 是雉科鸟类的一属,共有5个物种。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着。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多生活在丘陵、矮小山岗、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 鹧鸪读zhè gū。鹧鸪属是雉科鸟类的一属,共有5个物种。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着。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

多生活在丘陵、矮小山岗、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有时候3-5只结群寻找食物。遇惊时很怏地匿藏在灌木丛深处,很难发现。脚爪强健,善于在地上行走,虽不常飞行,但飞行速度很快。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

鹧鸪属共有5个物种。代表物种中华鹧鸪:雄鸟的体长为282-345毫米,体重292-388克;雌鸟体长为224-305毫米,体重255-325克。它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身体上的羽毛除颏、喉部为白色外,黑黑的体羽上点缀着一块块卵圆色的白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稍大,下背和腰部布满了细窄而呈波浪状的白色横斑;尾羽为黑色,上面也有白色的横斑,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