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叫停k12教育是什么意思

“K12”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叫停k12教育就是停止在K-12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截至目前,已有学而思、新东方、高途、学大教育、哒哒英语等教育机构先后宣布停止K12学科类培训服务。

依法从严监管下,一些大型教培机构纷纷转型。11月15日,新东方公告称,会将重心及资源转向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服务无关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如成人备考课程、成人语言类培训课程等。

具体规定

1、禁止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工具或方法,全面排查线上培训机构——从严审批作业帮、小猿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违背教学规律的不良方法。

2、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缓解教育“内卷”的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孩子该怎么培养,家长们要重新考虑。

国家取消k12教育是什么意思

国家取消k12教育是指国家取消幼儿园、小、初、高的补习机构。

K12或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是指从幼儿园(Kindergarten,通常5-6岁)到十二年级(Grade Twelve,通常17-18岁),这两个年级是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加拿大的免费教育头尾的两个年级,K-12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的统称。

K12主要被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采用。

“双减”政策

“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减了其进行课外培训的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可谓是影响巨大。然而,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

正如许多家长所担忧的,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很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

守住学校这一主阵地就是守住“双减”的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将“双减”落实到底。

监管之下,K12教育遍野哀鸿,他们该何去何从?

在很多城市的教育局发布明令禁止一切学科性的课外辅导机构进行辅线下线上辅导之后,K12辅导行业一片哀鸿。这一波监管对K12辅导行业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行业最终受到明令禁止也是必然的事情。毕竟这些校外的K12辅导对于整个教育的发展是有着很多不利影响的。在很多地方出台限制性政策之后,未来K12课外学科性教育辅导机构应该何去何从,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

未来的K12机构。首先应该配合国家的政策。虽然说K12辅导机构在有关政策的限制之下,陷入了一片哀鸿之中,但是这些K12辅导机构,还是应该配合相关规定;其次,进行转型发展。在国家明令不容许课外辅导机构进行学科性的课外辅导之后,诸多的K12教育机构应该进行转型了,毕竟这个行业的未来很渺茫;最后,非学科性培训。在学科性培训被禁止的情况下,这些K12机构可以进行非学科性的素质培训,这也是最好的办法。

一、执行相关规定。

K12机构的蓬勃发展体现了人们的对于教育的重视,但是这种校外学科辅导也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对整个教育环境形成了不利影响,这些机构必须执行相关的规定。

二、进行转型发展。

这些学科性的课外辅导培训机构在明令禁止的规定下,应该进行转型发展,向其他行业进行过渡。毕竟K12辅导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变得已经和渺茫了。

三、非学科性培训。

这些K12培训机构最好的发展就是向非学科性的培训转变,比如说向素质、兴趣等培训方向转变。这是最明智的发展道路。

k12在线教育的窘境与破局,投资人是怎么看的

 K12教育市场规模5000亿以上,长期呈现大而分散的行业格局;承载着变革使命的在线教育公司受资本热捧。

1、K12在线教育原本被投资人寄予厚望;

2、不管是内容提供商还是平台提供商,其大多数并未解决用户的真正痛点,而是停留在表层需求;

3、Freemium模式在教育业不太适用,商业化路径探索遭遇瓶颈;

4、在线教育的新客获取成本明显高于知名传统教学机构;

5、笔者的建议:教育创业回归商业本质,抓住“名师直播”与“双师课堂”两个新兴机会;

6、在此趋势下,在线教育创业公司的相应机会;

如何看待k12教育行业整顿?

势在必行。

K12学科类教育培训大量吸收公办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再以非常高的价格主要面向大城市的学生和家长销售,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同时对于一些小城市和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难以享受到相关服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形成圈层固化的问题。

对于高考来说最重要的是追求公平,由于学科类教育培训的干扰,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家庭条件好的可以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提高孩子的成绩,进而破坏这种公平性。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发布,K12学科类机构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双减《意见》公布之后,对学科类教育公司影响重大,体现在: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7月26日,A股、港股教育股在开市后遭重挫,学大教育、昂立教育、中公教育多个个股出现跌停。

截至港股收盘,新东方大跌47%,思考乐下跌45.45%,卓越教育下跌42.45%。好未来盘前下跌31.67%,高途盘前下跌34.94%。

为什么要整顿k12行业?

从高考的教学目标来看是为了在教学工程中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兴趣等情况进行分类和筛选,学科类教育培训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打乱了这种分类和筛选的职能。

K12学科类教育培训大量吸收公办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再以非常高的价格主要面向大城市的学生和家长销售,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同时对于一些小城市和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难以享受到相关服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形成圈层固化的问题。

事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 。

“双减”文件给教培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教育作为近年创业投资的热门赛道,背后的投资机构同样受到巨大影响。“监管趋势之前都有公开报道,只是具体推出措施的力度大家未必能估计到。”某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

《意见》中有“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外资不得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等内容,并且称,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