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本身就是由旅行社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等众多的以盈利为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构成的
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过程就是服务。
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把它视为唯一经济支柱,一旦发生巨大波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同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决定的。但是,游览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不受季节的限制。
旅游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把它视为唯一经济支柱,一旦发生巨大波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扩展资料:
旅游产业具有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以及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旅游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非常强,需要服务链各个环节的提升与质量保障。因此,旅游产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以旅游业本身所包含的行业为基础,关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卫生体育、文化艺术、金融、公共服务等相关行业的泛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的经济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产生游客在异地(或异住宅生活区域)进行终端消费的经济效果。这一搬运,把“市场”搬运到了目的地,搬运到了景区,搬运到了商业区,搬运到了休闲区,搬运到了度假区,搬运到了郊区,搬运到了乡村。
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市场广阔,对整个社会就业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从全球来看,2009年旅游就业人数达到了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从我国来看,2001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为698万人,旅游就业总人数为3578万人,十一五时期,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30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约1700万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旅游产业
健康产业联合体的重要性—康养旅游的优势
康养 旅游 是围绕 健康 产业和 旅游 产业,通过风景观赏、 旅游 度假、文化 娱乐 、身体检测、 养生 养老、医学治疗等形式,以达到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 健康 身体、颐养天年等目的的深度 旅游 体验活动。
从宏观上来看, 旅游 产业的不断变革其实是经济 社会 发展的风向标, 旅游 业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 社会 侧面像。其实是在经济 社会 作用下, 旅游 业和游客的双向互动过程。但就 旅游 层面来看,整个 旅游 业其实正在向休闲度假、个性化方向转变,这也意味着康养的发展机遇正在展开。
从我国的人口情况来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这意味着老龄化在我国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实,老年服务、康养服务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王兮瑶女士表示全国 健康 产业联合体正在筹备,既满足了老年人 旅游 的兴趣、又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 健康 ,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风口”,全国 健康 产业联合体是乡村振兴 健康 产业融合的助推器。
在传统经济时代, 健康 产业结构稳定性很强,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是随着当前经济 社会 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一来是一定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二来是太过稳定难以跟上 社会 的高速发展。而发展康养 旅游 ,可以凭借多方产业联动的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乡村振兴和大 健康 的发展格局之下,通过医疗、康养和 旅游 的融合,打破产业边界、技术边界、市场边界甚至是区域边界,最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推传统产业融合转型变革。
告诉我旅游业与旅游产业的区别?
1、产业要素不一样
旅游产业要素为食、住、行、游、购、娱、体等。
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2、效应不一样
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扩展资料:
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旅游业的依赖性。
(2)旅游业的综合性。
(3)旅游业的脆弱性。
(4)旅游业的波动性。
(5)旅游业的季节性。
(6)旅游业的带动性。
(7)旅游业的涉外性。
(8)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产业
【资讯】全国各省康养产业规划方案(河北、山东、山西、广东等)
继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平安中国”之后,2015年“健康中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要求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此“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大健康”时代的新蓝海。
当下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休闲时代,人们愈加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房车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
康养行业的国家观点
01、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02、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针对当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03、“大健康+旅游”受到高度关注
201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到2020年, 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基地,形成一批健康旅游特色品牌,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打造一批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
到2030年,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健康旅游服务体系,健康旅游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将我国作为健康旅游目的地,提升产业发展层级。
04、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推动体育项目协会改革和体育场馆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加快开放体育资源,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康养行业的地方规划
01|河北省
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全面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康养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促进康养产业发展。鼓励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共建康养服务机构。
促进融资支持。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开放包容,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发展各类康养产业机构,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进创新创业。 聚焦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新型康养模式,培育形成康养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优势。实施康养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围绕医药、食品、医疗器械、中医经方研发等领域,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导向,聚焦关键技术集成创新, 推动医、养、旅、居、文、体科技创新 。
推进重点项目 。建立省级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扶持领军企业 。加大康养产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在医疗医药、健康产品、康旅健身等领域,每年认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实施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康养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发挥企业龙头作用。
建设产业园区 。依托 雄安新区 和 河北省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康养产业制造园区,组建省级康养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联盟。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体育健身、健康旅游等特色健康服务园区。
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 。发挥 廊坊、保定 等市区位优势,积极疏解京津健康养老功能,按照 “医、护、养、学、研”一体化建设 目标,建立一批医养结合机构,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支持康养企业在雄安新区建立康养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康养行业关键技术、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
建立智慧康养平台 。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 “互联网+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立足当地、服务全省、辐射京津”的智慧康养公共服务模式。在雄安新区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康养产业“硅谷”,建设数据应用、康养产品、康养教研的康养创新平台,授权承建企业在“互联网+康养”服务及运营中,存储开发、开放共享、安全保障相关数据。
打造医养结合平台 。加快推进“政府保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县乡村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突出重点人群”的 “四结合一突出”模式 ,打造医养结合工作的河北品牌。鼓励和扶持护理院、康复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发展,完善治疗、康复、中期、长期护理服务链,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资源互动融合,实现医疗、养老资源效益最大化。
02|山东省
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
关于产业发展思路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 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 为抓手,围绕“医药养食游”等重点领域,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医养健康产品供给,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医养健康产业链条,努力把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按照“ 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 ”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对医养健康产业涉及的一二三产,集群园区建设、大型企业培育、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分别提出了预期指标。
关于产业区域布局
一是“三核引领”。充分发挥 济南、青岛、烟台 产业基础优势,率先实现突破发展,打造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二是“三带集聚”。包括 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 ,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七市组成; 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由济南、枣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六市组成; 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 ,由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
三是“多点支撑”。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确定了 潍坊 (健康食品)、 济宁 (健康文化)、 泰安 (健康旅游)、 威海 (医疗器械)、 临沂 (养老养生)、 菏泽 (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发展支撑点。
关于产业重点领域
经过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产业概念,厘清了产业边界,确定了十大重点领域: 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装备、中医中药、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数据。
在医疗服务领域,提出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推进 山东质子治疗中心、国家人类遗传基因库山东创新中心、中科院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 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全过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健康养老领域,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适老化建设改造,推广普及老年教育,增加老年用品供给,重点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智能化产品。
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 生物技术药物、海洋药物、小分子药物 等。提高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药品流通业,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在健康大数据领域,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健康大数据新业态,促进大数据支撑下的健康维护、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三大体系融合发展。
03|山西省
以康养小镇和康养社区为主抓手
2019年
率先推动实施大同桑干河森林康养小镇、垣曲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山投太谷孟母文化健康养生城、盂县梁家寨温泉康养小镇、榆社云竹湖康养小镇、晋中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沁源灵空山康养小镇、定襄凤凰山温泉康养小镇等 8 个康养小镇项目 ,大同兴云康养社区、忻州顿村温泉康养城、长治大辛庄绿城柳岸晓风康养社区、晋城瑜园康养社区、阳泉固庄智慧生态康养社区、潞城卢医山康养城等 6个康养社区项目 。
2020年
重点推动实施晋中晋龙泽康养小镇、霍州七里峪康养小镇、黎城黎侯白岩康养小镇、忻州奇村温泉康养小镇等 4个康养小镇项目 ,山医大一院太原上兰康养社区、泽州春风十里度假康养社区、夏县夏都温泉康养社区、晋城康馨园康养社区、安泽本草香泉中医药康养社区等5个 康养社区项目 。
2021年
重点推动实施平遥天鹭湖康养小镇、宁武东寨康养小镇、晋城洞头康养小镇等 3个康养小镇项目 和广灵壶流河康养社区、晋城白马寺康养社区、阳曲黄寨中社康养社区、迎泽东山康养社区等 4个康养社区项目 。
04|北京市
基本建成健康中国首善之区
阶段目标
到2020年,城市健康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健康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积极治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人均期望寿命稳步增长,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健康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到2030年,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与健康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拥有健康环境的局面基本形成,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基本建成。
主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京津冀健康协同发展、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无烟环境推进行动等具有首都特色的重点工作。将卫生计生、体育健身、环境建设、食品药品等领域统筹融合,涉及全市40余个部门,逐步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体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就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重点内容
推动健康城镇、健康村镇建设。 推广健康城市理念,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到2030年,健康社区比例达到80%,健康村镇建设比例达到50%。
营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 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保障供水饮水安全、建设绿色景观休闲空间及提升城乡市容环境质量。在本部分中,提到首都将建设成为 “环带成心、三翼延展” 的空间结构,扩大森林绿地面积,着力构建青山为屏、森林环城、九楔放射、四带贯通、绿景满城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格局。
加快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培育以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发展中医药、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健康旅游,打造一批健康旅游基地。
05|广东省
突出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5大重点健康领域: 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
12个重点行动计划: 健康生活促进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行动、健康保障提升行动、药品供应保障行动、健康环境建设行动、食品药品安全行动、公共安全保障行动、健康产业发展行动。
6方面支撑与保障: 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健康交流合作和筹资保障。
在“健康中国2030”、“乡村振兴”双重国家战略下, 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
由此,传统的康养地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城镇发展,传统的方式已不再支持土地的获取
在此背景下,成立于2018年6月的宜养神州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本着“替儿女尽孝,为社会尽责”的初心,深耕房车旅居养老新模式,积极打造符合现代老年人群崭新生活方式,开启新思路、新模式、打造新品牌、占领新高地、满足新需求,优化养老产业资源结构,以多元化综合发展为方向,立足养老,服务养老,发展养老,专注养老,大力推动养老与旅游、文化、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创建一种集旅、居、康、养四位一体的高品质旅居养老新模式,引领旅居养老产业发展行业新高度。
宜养神州“房车旅居养老”项目旨在倡导让更多的人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企业与老年人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让移动养老、移动疗养等成为现实。宜养神州“房车旅居养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保障运营数据的准确与安全,保障老年人和旅居客的人身安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和情感陪伴。
宜养神州现已开拓北京通州枢密院、内蒙古满洲里、济南南部山区、海南三亚等全国多家运营中心、房车露营地及社区服务中心,全力服务于离退休旅居群体、候鸟人群体、房车游客群体、背包客(驴友)群体等所有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
宜养神州将协同爱心人士与合作伙伴,在全国每一个角落, 用爱托起老年人美好未来生活的梦想,滋润老年人渴望幸福自由的心灵,让所有老年人享受旅游度假、智慧医疗、绿色食品、交友娱乐、日常陪护、情感关怀、等全方位的旅居医养服务。
正如中国旅游协会原秘书长李维瑜所言,旅游已经从行业变成产业,旅游式养老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要让老年朋友走起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这抹夕阳成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房车旅居养老,重要的是过程,要通过房车旅游形式来丰富养老生活,老年人也要放飞自我,解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