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恒大集团出现了什么问题?
整个恒大集团出现债务危机。恒大现金流陷入困境,很多企业不信任他们,合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恒大杠杆率过高,如此大的贷款规模短期内难以解决,影响企业未来融资。恒大违约让很多消费者不安,以后买他们的房子或者产品会更加谨慎,影响销售。 恒大走到这一步,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时隔半年,恒大的财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可见恒大的问题还是很多的。目前恒大的主要危机是资金流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然后债券会陆续到期。如果这些债券继续违约,将使恒大一直处于资金链断裂的局面,使得恒大的声誉越来越差,他们的房子和产品的认可度降低,对公司的业绩和销售产生巨大影响。
二、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这是不是意味着恒大“活”过来了?
恒大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了最新消息,称最近恒大集团召开了复工复产保交楼周例会,会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目前恒大集团在全国一共有706个保交楼项目,其中已经有668个项目完成了复工,其他没有复工的地区也会在9月30日前完成复工。这种大规模的全面复工在外界认为,恒大已经重新活过来了。也有不少人认为,恒大的保交楼项目是民生任务,作为一家国资的负债公司,复工无疑意味着再站起来继续前行。
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内部会议上提到了复工复产的情况,在706个项目中已经有668个项目复工,在这些复工项目中有606个达到了正常施工水平,有62个正在恢复正常施工。这一比例其实是相当高的,这就说明恒大集团确实犹如许家印所说正在竭尽全力做好复工复产工作,而且许家印还表示此次保交楼项目,将会在9月30日前全部复工。
700多个项目复工不是简单的说说,从资质到施工到手续到人员到后备都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能进行重启开展。而恒大已经复工的这600多个项目足以向我们证明,虽然此前经历过磨难,背负着高额的负债,但这没有打垮恒大,而是让恒大重新活过来整理好自己继续出发前进。这种态度也让许多人确信,现在的恒大已经不是过去的民企了,而是一家国资负债公司,它的动作或许就是我国某些市场的发展趋势。
也有很多人认为恒大复工保交楼项目不单单是商业运作,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现在房地产行业趋向于稳的民生任务。但是无论外界如何猜测,保交楼复工都让恒大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三、恒大抛售166亿资产引发热议,公司目前的境况如何?
2021年8月31日,中国恒大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26.9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104.99亿元,同比下降28.87%。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亏损41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恒大利润下降与打折卖房有关,恒大自去年2月开始推行“网上卖房”及持续多次推出阶段性特大优惠措施,借此大力促销刺激收回现金流。
借助大规模降价促销,恒大得以快速回笼资金,数据显示,恒大有息负债较去年3月底下降约3000亿元,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实现一条红线变绿。此外,为缓解流动性压力,截至8月27日,恒大处置了包括恒腾网络、盛京银行、恒大冰泉、深圳高新投和5个地产项目等股权,合计出售总代价166亿元。
“以价换量”卖房降负债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恒大录得销额3567.9亿元,同比增长2.3%;合约销售面积43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4%;回款3211.9亿元,同比增长2.9%。
业绩方面,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26.9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104.99亿元,同比下降28.87%。其中,其中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恒大童世界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净亏损41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49亿元。
若按截至7月底的最新数据计算,今年恒大前7月累计销售额达4005.6亿元,销售面积4844.9万平方米,销售增幅可观,但成交均价录得近年新低。
业内人士认为,恒大的地产业务陷入亏损,主要跟打折卖房回款有关
据了解,去年2月份疫情爆发,恒大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75折大优惠,随后为了大力回笼资金降负债,又多次推出针对特定产品的阶段性特大优惠措施,借此大力促销刺激现金流,导致地产主业亏损41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恒大的业绩报告凸显了当下房企的普遍现状,近年房地产业整体下行,“房住不炒”下房价提升空间有限,加上“三道红线”重压,房企为求去化降负债,不得不以价换量,势必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盈利水平下降,但“活下去”显然更重要。借助大规模降价促销,恒大得以快速回笼现金,大幅缓解债务压力。根据半年报,恒大自去年3月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新战略。截至今年6月底,恒大有息负债较去年3月底下降约3000亿元,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实现一条红线变绿。
截至6月末,恒大有息负债5717.7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负债为2400.49亿元,该集团存款余额1616.2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748.5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截至6月30日,共有土储项目778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到2.14亿平方米,此外还拥有146个旧改项目,其中在寸金寸土的大湾区就占有131个(深圳62个)。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港交所披露文件,8月26日,股东香港大亨刘銮雄、陈凯韵夫妇以2830万港元出售631万股中国恒大股票。
卖百亿资产改善流动性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尤其是6月以来,恒大陆续爆发负面舆情,加速了该公司出售资产的步伐。今年6月7日,恒大主动发布声明称,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个别项目公司存在极少量商票未及时兑付的情况,集团高度重视并安排兑付;7月,恒大爆发出与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的纠纷,后续双方和解;8月17日,恒大曝出旗下恒大地产集团“换帅”消息。
8月19日,央行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集团。央行、银保监会指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真实信息披露,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8月20日凌晨,恒大回应称,将全面落实约谈要求,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等,并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保持公司经营稳定,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实际上,外界的担心都直指恒大的流动性问题。在半年报中,针对外界对其流动性的关注,恒大在公告中披露了近期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以保证项目开发的正常运作,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初步统计上半年处置资产至少卖了165.6亿元。
具体措施包括:总金额32.5亿元出售恒腾网络11%股份,回收现金约11.8亿港元;出售盛京银行1.9%股份,总金额10亿元;出售深圳市高新投7.08%股权,总金额约10.4亿元;出售恒大冰泉49%股权,总金额约20亿元;出售5个地产项目股权及非核心资产,总代价约9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在半年报中透露,集团房地产开发业务中,造成延迟支付供货商和工程款情况,导致部分相关项目停工。目前在政府的协调支持下,集团正在积极与供货商及建筑承包商洽谈争取该等项目复工。
为了解决供应商和承包商付款问题,恒大向供应商即承包商出售了物业单位以抵扣部分欠款,总金额为251.7亿元。
恒大在半年报中表示,恒大将采取包括调整项目开发时间表、严控成本、大力促销、出售股权和资产(不限于物业、酒店及其他物业)以及引入投资者增加集团及附属公司股本,争取进一步改善流动性,舒缓资金压力和削减债务。
下一步出售物业与汽车股权
可以预见的是,恒大出售旗下资产的步伐仍将继续。恒大在半年报中表示,将继续接触潜在的投资者,商讨出售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的部分股份。除了中国恒大,旗下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也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其中,恒大物业业绩可圈可点。
数据显示,恒大物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73亿元,同比大增68.3%;毛利润29.39亿,同比大增68.7%;净利润19.34亿,同比大增68.6%,各项核心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据了解,恒大物业业绩大幅增长背后,得益于规模的高速扩张。截至上半年,恒大物业合约面积达8.1亿㎡,同比增长58%;在管面积达4.5亿㎡,同比增长77%;业务范围扩展至全国317个城市,覆盖320万户业主。
增值服务爆发式增长是恒大物业另一大亮点:上半年恒大物业社区增值服务收入11.39亿,同比大增83%,其中家居美装收入更是大增873%。此外,恒大物业与腾讯、商汤科技等巨头联手打造智慧云平台,探索平台输出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恒大汽车方面,则由于技术收购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导致上半年亏损幅度扩大
数据显示,恒大汽车上半年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53.5%;亏损48.22亿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扩大96.25%。恒大解释,陷入亏损主要因为健康业务毛利减少,另外,正处于拓展系能源汽车业务的投入阶段,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市场推广费用及研发投入增加。
据透露,截至目前,恒大收购核心技术及研发费用已达271亿元,在去年末249 亿元的庞大基础上再度加码。据了解,目前恒驰1、恒驰3、恒驰5、恒驰6、恒驰7五款车正进行夏季测试并已接近收官,恒驰处于量产冲刺阶段,这意味着,坚持自主设计与正向研发的恒大汽车,能否俘获用户与市场,答案将很快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