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威宁县属哪个市管辖

2013年7月1日起,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由贵州省直管

2013年4月26日和27日,《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出台,威宁与仁怀市一道成为贵州省两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试点县”。试点县(市)党委、政府直接向省委、省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试点县(市)党委、政府的各工作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党章的规定,直接接受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

扩展资料: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西部,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众多的县,辖39个乡镇(街道)629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2012年末总人口14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3.6万人,居住着彝、回、苗等19个民族,是全省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

1949年,成立威宁各族各界人民联合政府。195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威宁县,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毕节地区。

2013年7月1日起,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成为贵州省直管试点。

威宁属于什么地区?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毕节市辖县,为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 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千米,县政府驻草海镇。下辖6个街道、19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

威宁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威宁县属于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辖县,为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千米,县府驻草海镇。下辖4个街道、19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2016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28.37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0.69万人。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中部开阔平缓,四周低矮,峰壑交错,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812小时,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毫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18度。

扩展资料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其间屹立着四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县境中部开阔平缓,四周低矮,峰壑交错,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即乌江、横江的发源地,牛栏江的西源、东源,珠江的北源)。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812小时,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毫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18度。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

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 小时而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湿度较大、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森林植被主要是常绿针叶和落叶杂灌林,主要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山杨、高栎、麻栎、茅粟、映山红、杜鹃、箭竹。

草被由低中型多年生的禾本科草类组成,牧草以陈谋野古草、羊茅、剪股颖、发草、蛇含萎芬菜、鼠曲为主,次为西北利亚三茅草、沿阶草、云南米口袋、金雀花、白三叶、白脉根、野白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两栖类动物有:青蛙、蟾蜍、田鸡。爬行类:壁虎、乌梢蛇、水蛇、菜花蛇、青竹标;鱼类有:银鲫鱼、泥鳅、黄鳍、高山鲤鱼;

鸟类有:画眉、青鸡、白鹤、阳雀、山麻雀、布谷、秧鸡、喜鹊、乌鸦、八哥、麻雀、啄木鸟、点水雀、鹭鸳,野鸡、红腹锦鸡、猫头鹰;哺乳类有:狐、狼、黄鼠狼、水獭、野猪、青魔、黄魔、野兔、松鼠、猴、穿山甲、獐子、猪獾,豪猪、岩羊、麂子、蝙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于哪个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3°36′-104°45′,北纬26°36′-27°2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南、北三面分别与云南省接壤,是云贵川三省的交通要冲,被誉为贵州的西大门。

威宁属于哪个市区

威宁属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辖县,为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千米,县府驻草海镇。下辖4个街道、19个镇、15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