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上叫的虫儿有哪些?

树上叫的虫儿有以下几种:

在树上叫的昆虫并不是很多,经常被人们所见到的有蝉、金铃、知了,相信很多人对于蝉和知了是比较了解的而对于金铃并不是很常见,这种鸣虫的身形是非常小的,看起来也是很可爱的。它的叫声和蝉有一定区别,算是鸣虫的佼佼者。

金铃别名蛣蛉、小鸣虫,是三大鸣虫之首,产于江浙一带。在南方的夏季,金铃以夜间活动为主。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而得名。

蝉、金铃、知了物种简介:

之所以会让我们产生蝉生命短暂的错觉,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生活周期。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他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

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灿灿的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二、除了知了还有什么虫在树上叫?

蝉和金铃。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触角短,呈刚毛状。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

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若虫前脚用来挖掘,腿节膨大,带刺)。蝉的腹部呈长锥形,总共有10个腹节,第9腹节成为尾节。雄蝉第1、第2腹节具发音器,第10腹节形成肛门;雌蝉第10腹节形成产卵管,且较为膨大。幼虫生活在土中,末龄幼虫多为棕色,与成虫相似。

螽蝉科有两个种,俗称为毛蝉。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包括塔斯马尼亚岛。蝉也有不同的,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

扩展资料:

知了的种类:

蝉约2000余种。包括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鸣鸣蝉(Oncotumpana maculicollis)、云南秃角蝉(学名:HOMOPTERA)、草蝉、斑蝉、薄翅蝉、高砂熊蝉、台湾骚蝉、黑翅蝉、 红眼蝉、台湾端黑蝉、山西姬蝉 、龟纹、秋蝉等。

三、除了知了还有什么虫儿树上叫

除了知了也在树上叫的虫儿是蟋蟀。

蟋蟀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

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雄虫体长13-16毫米,习性好斗,两雄相见能够搏斗,明朝宣德年间以来斗蟋蟀十分兴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此有很好的描述。斗蟋蟀,它鸣声宽宏,音节匀称,略有苍声,可连续长鸣不已。

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此外,蟋蟀的鸣声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当有别的同性进入其领域内,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 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发出动听的声音,以吸引异性。

蟋蟀的危害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 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