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的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党项人常被称为党项羌,更具这个名字,貌似是羌人的一支,他们曾经强大的西夏王朝,这个延续两百年的政权和辽、宋、金一直三足鼎立,最终于1227年,随着蒙古军的凌厉攻势,和成吉思汗一起消没在历史当中

成吉思汗结束了他一生征战无数的生涯,党项人也结束了他们600多年的历史,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从此,西夏就成了谜,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他们最后去了哪里。

党项不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隋朝开皇年间,党项羌第一次出现在中原王朝的视野中,在杨坚终结五胡乱华以来的乱局以后,没多久有一千多家党项人投降,次年,首领拓跋宁从率领部众到甘肃庆阳向皇帝进贡,并且请求容许他们定居。这一些人自称鲜卑拓跋氏。

根据他们是叙述,看起来是鲜卑人没有疑问了,但是后来的《隋书》却认为他们是西羌的一支。因为这个认知,就导致党项人不同的族源。给他们本来神秘的来历添上一件外衣。更加扑朔迷离。

要么西羌,要么鲜卑。根据后来建立西夏的拓跋部来看,拓跋是北魏的国姓,后来改为汉姓元。显然,这一批人没有改,应该不是拓跋皇族的人。

不过,这一批人先后被赐姓李、赵,然后建立了统一的西夏,于是没有人追究他们的来源,反正记录大都是隋文帝时候开始,在建立西夏之后,长期和宋辽金鼎立,一直到了铁木真的崛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随后四处征伐,为了专心打击金国,于是先决定攻灭西夏,,从这时候开始,长达20多年间一直对西夏用兵直到最后攻灭西夏。

西夏灭亡之后,盛极一时的党项人好像突然消失了,庞大的民族突然间无影无踪,当然与当时战乱,没有人关注他们有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当时蒙古人因为成吉思汗的死而报复西夏人,原来的党项人为了活命或许纷纷改旗易帜,化妆成其他的民族,这种情况持续了100多年。

等明朝建立时候,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他们先祖的真实情况了,或者已经习惯当时的认同于是,党项人就彻底淹没的历史之中。

到了现代,已经没有单独民族意义上的党项人了,现在能够找到的只能从传说之中寻找蛛丝马迹,譬如康定区域的西吴王国,被认为是党项人的遗存,但是现在藏化,另外甘肃礼县境内有白马藏族,约有20000多人,通行白马语,歪史一度猜测极有可能就是党项人的遗存。

首先党项人喜欢白色,党项又被称为大白高国。在蒙古灭西夏后,因为当时蒙古和吐蕃的人交情比较好,吐蕃人很多和西夏党项人差不多,另外西夏就有很多吐蕃人,语言相似,衣着一样,于是这一些吐蕃人都乔装成吐蕃人,然后世代繁衍。

不过,猜测之外,关于白马部,《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六》:“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这里记载,他们又可能是氐族的后代。猜测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现在单独民族之中已经没有了党项人这个聚落,也没有他们能够延续下来的脉络,所以党项人短时间内还是一个秘密。只能等待科技进一步发展之后来探讨。

二、党项族是现在的什么族?

党项族是现在已经被同化了,西夏亡国后,党项族人民失去了共同生活的地域,不得不与其他民族间错杂居,从而渐渐为藏族、蒙古族、回回族等族所同化。

宋朝时,李继迁开始独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国王后,下发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这是党项族建立民族政权之始,也是党项发展历史的顶峰。

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蒙古大军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另一说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扩展资料:

党项族从皇帝、贵族到平民百姓,信仰佛教。家家户户立神位,奉鬼神。军队出征前,卜卦问吉凶。另外,他们拿一只羊,先对羊焚香,喂以粮食,摇摇羊头,然后把羊宰杀,剖开腹,看羊肠胃贯通,则表示出师顺利,将凯旋而归。

如羊肠胃里积有血,则表示出师不利,要推迟出兵时间。还有“种以箭敲击弓弦、听其发出的声音,判断敌人到什么地方,交兵是胜或负。西夏国尊崇孔子,尊其为文宣帝、学儒家。

三、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     党项族如今已经被同化,西夏亡国之后,党项族人民失去了共同生活的地域,便不得不与其他民族杂居,渐渐被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所同化。党项族是古代北族群,其原本是汉朝西羌的后裔,他们善于武术,并且非常勇猛,崇尚白色。

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党项族如今并不是某一个民族,而是已经被其他民族同化了。党项族在西夏时期其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西夏被成吉思汗蒙古大军所灭之后,党项族的人民就不得不与其他民族一起杂居,后来融入了周围民族。

      党项族起源于西羌组,它汉朝西羌的后裔,并在汉朝时大量内迁至河陇以及关中一带。唐朝时,党项族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并在唐末黄巢起义后有了领地,称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党项族的特点

      宋朝时,党项族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建党项文字,并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党项族人民善于武术,并且非常的勇猛,同时他们还特别崇尚白色,自称为“大白上国”。党项族原本是游牧民族,西夏时期开创了独有的佛教艺术文化。

四、关于历史 北宋时的党项族现在是

介绍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来源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另一说拓拔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隋朝时,部分党项羌开始内附,追随中原政权。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包括灵州、庆州、夏州、银州、绥州、延州、胜州等诸州,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他们与室韦、内迁的土谷浑及汉族杂居相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党项马”在当时名噪一时。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 唐末黄巢起义时,唐僖宗传檄天下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联合其他力量共同击败起义军。战斗中,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忠战死。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之一。

五、宋朝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

1.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于西羌族的一支。

2.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党项族被汉族、藏族、蒙古等民族所同化,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发现在安徽和河北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部分党项族后裔,四川木雅人保留了部分党项族的民族特征。

六、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党项族,西夏灭亡的时候,遭遇蒙古的屠杀,后逐渐溶于各个民族之中,算是已经消亡的民族。

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来自鲜卑族的拓跋氏最强。

扩展资料:

党项自其崛起直至立国,一直处于中国北方民族势力纷争时期,其他民族如汉、契丹、女真、回鹘、吐蕃及蒙古等等,势力都比较强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们同仇敌忾,形成了一种铁骨铮铮,尚武好斗的民族精神,这种尚武精神也正是党项立国之本,“西夏崇尚旧俗,故能保国数百年”,所谓的旧俗即指党项族的尚武之风习。据史书记载,党项族“民俗勇悍”。

党项人的尚武精神在立国过程中及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表现得比较突出,但到后期已严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