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籽了就会下雪花吗
下雪籽了是会下雪花的。当天气变冷时,雨水以冰晶形式下来就是雪籽,也就是下雪的前一种自然现象。冬天第一次下雪时,由于天气还不算太冷,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成水滴,然后凝固成小冰粒,随着气温的下降,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雪花。
因为下雪的时候气温会骤降,一开始的雪都会伴随着冻雨,但气温已经降到最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已经基本上形成冻雨后降下来,到最后才是鹅毛雪。
雪天保养事项
防不当的御寒方式。喜欢时尚的年轻人在出入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时,必须注意及时添减衣物。下雪天,不能为追求时尚,露腿或穿着单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凉性食物,防止急性胃肠炎发生。
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应该适当减少在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保持经常通风。
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寒冷容易引发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该以温软素淡,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以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二、雪籽是什么
霰[xiàn]:霰又称雪丸或软雹,在不同的地区有米雪、雪霰、雪子、雪糁、雪豆子等名称。有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常呈球状或圆锥形。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通常是由于大气层温度下降过于迅速,同时大气层中水分充足,所以就容易形成这种颗粒状的固态降水。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常发生在摄氏0度,也可能存在摄氏-40度附近的温度,而且属于未结冻的状态,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扩展资料
冰雹和霰的区别:
1、霰比较松散,而冰雹很硬;
2、冰雹常出现在春夏季,霰常出现在气温较低的秋冬,有时还会与雪同时降落;
3、冰雹颗粒较大,直径在5毫米到5厘米不等,更大的可达10厘米。霰的颗粒小得多,直径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
4、冰雹是半透明的,霰一般是不透明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霰(天气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雹(天气现象)
三、我们家乡会下一种冰的圆圆的冰粒,我一直以为是冰雹,家乡俗称盐粒子。到底是什么啊?
这并不是冰雹,而是小冰粒,又被俗称为“雪籽””、“霰”,又称雪丸或软雹。
“雪籽”,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而冰雹多发生在夏季,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或几十厘米。
它在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