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几千米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

2、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

二、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

地球平均半径是:6357km到6378km之间。极半径: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地球大概半径6370.856千米。(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7.830千米)。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6371.393千米)。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可以这样算:平均半径=(赤道半径×2+极半径)/3,地球半径有时被使用作为距离单位,特别是在天文学和地质学中常用。它通常用RE表示。

扩展资料:

平均大约3959英里(6371.393千米),地球的任何一条半径长度都落在最小的约为6,357km的极半径以及最大的约为6,378km的赤道半径之间。

地球形状与标准球体的偏差只有约三百分之一,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充分地把地球看做球体并使用术语“地球半径”。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主要的行星上去,只不过扁率有差异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半径

三、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393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393千米,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地球半径有时被使用作为距离单位,特别是在天文学和地质学中常用。它通常用RE表示。

地球半径是指从地球中心到其表面(平均海平面)的距离。地球不是一个规则的物体。首先,它不是正球体,而是椭球体,准确地说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

地球起源

地球历史非常久远。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测量结果,太阳系大约在65±0.08亿年前形成,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65±0.04亿年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球半径

四、地球的平均半径是什么?

地球平均半径是指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大约3959英里,即约等于6371、393千米。补充:由于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近似一个球体。因此地球的半径分为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平均半径。

地球简介:

地球(Earth)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距太阳约1.496亿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新研究发现每年5000多吨外星尘埃落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