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子昂《感遇》赏析

《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歌吧!

陈子昂《感遇》赏析【1】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载于《全唐诗》卷八三第211-212页。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余脉,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忧伤。

陈子昂《感遇》赏析【2】

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

诗人对此义愤填膺,禁不住把怨刺之笔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尖锐地讽刺和揭露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如痛斥弊政的檄文。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用诗来议论时弊。与诗人多次向武则天上呈的那些批评朝政得失的奏章大不相同,它所谈的虽然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直陈其事的政论文,它既是政论,但又首先是诗,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开头四句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抨击武则天生事扰民的行为。借上古“仁德”之君来讽诫当代胡 作非为的君主是中国古代诗歌习 用的传统手法。因此陈子昂开宗明义地为全诗立论:上古道德之君从来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

接着三、四两句引出古代著名的贤君与暴君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诗人以恳切而激烈的语气向当代最高统治者进言:尧一向以节俭著称,乘坐考究的车子决不是他所愿意;你大周皇帝本该励精图治,不去学习 万代称颂的圣君尧,难道还去效法那亡国之君商纣王建造瑶台的奢侈行为吗?这里引入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有代表意义的事物(“黄屋”与“瑶台”),避免枯燥地直接说理。因而使议论具有了形象性,富有情韵,增强了感染力与说服力。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诗人援引佛教主张清净慈悲的教旨,指出崇佛者穷金玉、兴土木、残生灵,恰恰是悖离了佛家的本意。这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理有据地否定了当事者为自己辩解的借口。武则天是代李姓皇帝而立,建立武周政权的,她执政后急于欺骗民心,让百姓相信大周是“天命”所归。于是奸佞小人趁机而起,投其所好,伪造符箓图谶,宣扬这位女主是西方弥勒佛转世,这正迎合了武则天的迷信心理和政治需要。此后,兴建佛寺之风愈演愈烈。陈子昂针对此驳斥道:来自西方的佛教,本以清净慈悲为主,愈是清净愈见佛道的尊严;自称崇佛的人为什么反而要违背佛道,大兴土木,用金玉塑像造庙这种奢侈行为作为对爱好清净的佛的尊奉呢?这是全诗的第二处反问。

这个反问,比第一个反问更为有力。如果说,前一个反问中还带有劝导的成分,那末这个反问就完全是怒斥了。这一怒斥,揭穿了崇佛者的虚伪。“奈何”一词诘难有力,使对方没有辩解的余地。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以严格的工对对新建的座座佛寺的宏伟规模与奢华布局进行充分的描绘。

为了建造高耸云霄的庙宇寺院而将山林砍伐开采殆尽,为了做成金碧辉煌的图案花纹而搜尽了民间的珍珠宝物,给人民带来多大的苦难啊!这里只写建筑物的巨大耗费,而将百姓因此而遭受的深重苦难留给读者去想象和补充。接下去“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二句仍是对偶,但已由实化虚,从前面的描写重新转入议论。两句大意是:这些宏大精丽的巧妙工程,看来连鬼神也难以建成,人怎么竟把它们建成了呢?言外之意是:这些,耗费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和生命!这是全诗浩繁的工程对统治者倒行逆施的第三处反问。这个反问由第一处的劝导和第二处的申斥,上升为愤激的控诉了。诗的最末二句:“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是警告统治者向“愚民”夸示宗教排场,足以造成无穷的后患;玩弄聪明的结果,徒然劳民伤财,使政治更加昏乱。这个结尾正面着笔,慷慨陈辞,说服力极强。以批判昏乱之“道”来呼应开头所歌颂的古圣人之“道”,使得篇章结构严密,说理透辟,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说服力。

陈子昂《感遇》赏析【3】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陈子昂《感遇》赏析【4】

此诗作于垂拱二年(686)诗人《乔知之北征叛乱的突厥同罗、仆固时。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征边塞,尽管时间不长,未经年而归,但他亲眼目睹了西北边塞政治与军事的危急形势,更激发了抗敌报国之心,因此向武则天呈上了《为乔补胸论突厥表》、《上西蕃边州它危事三条》等卓有成见地的书表,陈言边塞将领腐败,“至将不选,士卒不练”,“故猛阵对寇,未尝不先自溃散,遂使夷狄乘利”,并警告当权者:“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见《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同时又赋此诗抒怀。它以直抒胸臆的方法,通过自己从军的所见所感来表现慷慨报国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对国事的忧虑,是一箴言志的杰作。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上二句直截了当,叙述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志向。诗人本是梓州射洪富豪之子,少年任侠,年十八,尚未知书。后闭门苦读,终于成才。(见《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这两句诗,坦率真切,朴实感人。下二句,继而概述学成本领后的报国从军之举。

所谓“感时”,是指自己受到贞观以来几十年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激励。“拔剑起蒿菜”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少年豪杰的形象,英气逼人,威风凛凛,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常常以宝剑作为壮志的象征。但这里的“拔剑”,不但象征胸怀志气,而且是实指武事,即自己的万里从军之举。在这一段里,诗人叙事详略得当,剪裁颇见匠心。本来,他自拔干“蒿莱”(草野、民间),中进士之后,曾被武后赏识,任麟台正字等职,参预朝政。但作者对这些一概略去,直写从军。显然诗人更为看重这次从军。这样写,也为下文专写军中生活和感受作了铺垫。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这一段先概括叙事,接着即事抒情,境界苍凉阔远,悲壮激越。其中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又饱蘸着诗人的激情壮志,前二句用对偶,“西”与“北”,方位相对,表明征程辽远,纵横于祖国西北边塞。“驰”与“上”,动词相对,驰骋边塞的雄姿,叱咤风云的情态毕现于字面之上。“丁零塞”与“单于台”,地名相对,指远征的地域,并点出战争的对象与目的。这次子昂随军远征,足迹曾至居延海(今内蒙西北嘎顺诺尔湖)、同城等地。“丁零塞”在今西伯利亚叶尼寨河上游至贝加尔湖的南一带地方,这里指这一带西北边塞要地。本诗因以述志为主,故对此次战事只以“西驰丁零塞”一句概括提过。“北上单于台”一句,不特指这次局部战争,而是含有忧虑北方安全的深刻用意。这是泛指防备东突厥侵扰的事。

《感遇》中的“朝入云中郡”一首,大约也是这一次从军回来后所作的,其中写道:“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 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可与本诗相互印证。唐太宗时,曾一度打败突厥,但不久云中都护府(在今内蒙古)一带东突厥又逐渐强盛起来。自高宗永淳元年(682 )至武后延载元年(694 ),骨笃禄可汗在位,拥兵四十万,疆土万里,时时侵扰西北边境。“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即是深谋远虑地向当权者发出警告,希望对突厥严加防备,所以“北上单于台”一句,象征意义大于实地记叙,表达了子昂对西北边患的深切忧虑。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诗人登高望远,抒发高远感怀,正如诗人在“朝入云中郡”一首的末尾所言:“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边患频仍,统治者对此缺乏良策,加上缺乏精兵良将,空使边地百姓纷纷死于战祸。这些就是诗人“登山”所见与所感。由眼前所见与所感,进而遥想远古以来的边事,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争战不断,其中的经验教训,引人深思。这就是“怀古”的内容和“心悠哉”之所由来。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诗的结尾,从所见与所感中生发出发人深省的慨叹。“祸”指过去漫长岁月中边地冲突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两句是说:谁说人们记住了过去边塞的灾祸呢?它们早已被遗忘了,就象尘埃之灰飞烟灭一样!这里实际上是讥刺统治阶级的无能与昏庸。

这首诗基调慷慨苍凉。它的风格刚健雄放,音节铿锵浏亮。虽是古体,但以平声“灰”韵一押到底,使全诗浑然一体,势如贯珠,气韵畅达。堪称边塞诗的佳作。

陈子昂《感遇》赏析【5】

诗歌整篇全是咏兰若。前四句,赞美兰若的秀美。先写兰若的枝叶,用“芊蔚”和“青青”两个同义词描写花叶的繁茂多彩,洋溢着勃勃生机,寄寓着诗人的赞赏之情。再由茎及花刻划兰若的风姿,用“朱”、“紫”从色彩上描写、赞美,突出了它花团锦簇的情态。用一“冒”字,从形态上描画了兰若的秀美身姿。“幽独空林色”,是说兰草、杜若幽雅地独自生于山林中,使林中其他花草黯然失色。在此,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群花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幽雅清秀,独具风姿,赞美了兰若的秀美超群。总之,这四句诗既从色和形两方面对兰若作正面描写,又通过群花失色的侧面反衬,赞美了兰若的绚丽多姿,突出了它幽雅独特的风采。

后四句感叹兰若凋零,芳意无成。“嫋嫋秋风生”,秋天到了,寒风骤起,于是“岁华尽摇落”,春夏秀丽多姿的鲜花在风霜的肆虐下枯萎凋谢了。面对此景,诗人不禁发出一句反问:“芳意竟何成?”这里的“岁华”、“芳意”是双关语,借花草之凋零,慨叹自己年华已逝、理想破灭,充溢着诗人一腔的忧愤。

这首诗纯用比兴手法,寄寓深远。前半部对兰若秀美的风姿的赞叹,实际上比喻的是诗人才华出众,含有孤芳自赏之意。后四句写“岁华尽摇落”,隐寓着怀才不遇、理想幻灭的无限忧伤。

二、《感遇》全文陈子昂

陈子昂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

感遇诗三十八首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eq々。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 子,提剑入咸京。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

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三、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歌吧!

原文

感遇

陈子昂

【其一】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凶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其四】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其五】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其六】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其八】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其十】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左口右疑】【左口右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其十一】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其十二】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其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其十四】

临歧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其十五】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其十六】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其十七】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其十八】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

【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其二十】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其廿一】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

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

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其廿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其廿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其廿四】

挈瓶者谁子,娇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其廿五】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其廿六】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其廿七】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其廿八】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其廿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其三十】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其卅一】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其卅二】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

阳彩皆阴翳,亲友尽睽违。

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

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

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其卅三】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

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

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其卅四】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其卅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其卅六】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其卅七】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其卅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白话译文

其一

月牙儿在西海开始生长,隐没的太阳就变化上升。

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

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

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谁能加以确证?

其二

兰草杜若生长春夏时节,茎叶茂盛多么美好青葱。

幽雅孤高独擅林中美色,红花覆盖着紫色的株茎。

和煦阳光缓缓走向夜晚,袅袅的秋风已悄悄来临。

一年的繁花都飘摇零落,美好意愿终究如何完成?

其三

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古往今来道路荒僻遥远。

岗楼哨所多么颓败孤单,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

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

汉朝排遣了三十万士卒,曾经前来与匈奴族争战。

只见他们纷纷战死沙场,谁来怜悯边疆老幼孤单?

其四

乐羊做了魏国的将军,吞食儿子去追求军功。

亲生骨肉还如此刻薄,对待他人怎么会尽忠?

我听说那个中山国相,便托子给放麂的老翁。

孤苦的小兽不忍加害,更何况侍奉君主后代。

其五

集市商贩自负机巧聪明,对于道术却似无知幼童。

倾轧争夺相互夸耀奢侈,不知自身究竟怎样送终。

难道没有见那得到神仙,观察世道潜身玉壶之中?

深远莫测地抛弃了尘世,顺应造化进入宇宙无穷。

其六

我看那神龙的变化无穷,就知它是最高阳气之精。

岩石成林多么阴暗壅塞,洞穴深邃无法将它挡住。

古时候的得道成仙之路,确是与那造化合而为一。

玄妙感应并非喑昧识见,有谁能够测知其中奥秘?

世上人拘泥于眼见为实,醉醺醺地嘲笑丹经真义。

昆仑山上有那美玉仙树,他们怎能采到它的花蕊?

其七

光明的太阳总不回人间,春天的季节已到了晚暮。

望茫茫天地我想些什么,归隐山林观察宇宙妙道。

万花纷谢在这晦暗时节,杜鹃悲鸣声声摧人耳鼓。

远古的'浑朴世风已衰颓,有谁能认识那高士巢父?

其八

我观察混沌时代的变化,太阳月亮沦没黑暗之中。

阴气和阳气互相来结合,天地之间才有万物众生。

孔子推尊的是易经太极,老子贵重的是自然无穷。

西方的佛祖别号金仙子,崇尚的教义是因缘无明。

如果空与色都归于寂灭,那前世因缘又何须完成!

名位礼教确实多而杂乱,人生到死都还争执不停。

其九

圣人从不公开宣讲天命,害怕世人淆乱它的本真。

究竟为什么宫嵩那帮人,用诡诞的谶言贻害世人。

先天的预测诚然很美好,造成国家动乱谁是祸因?

修建长城本为防备胡寇,秦朝的祸殃却发自皇亲。

赤精之谶已迷惑了汉帝,王子年又怎能拯救前秦?

快快离去到那桃李花下,多言而横死者密密麻麻。

其十

隐居不出观察人群动静,人们愤愤地正争夺名利。

彼此谗言诽谤相互侵害,利害攸关纷纷谎言相欺。

夸夸其谈趋炎附势之徒,只为荣耀越发争执对立。

务光辞让掉商汤的天下,行商坐贾竞争刀锥微利。

算了吧还是去采集芝草,千年万代无异短暂一时。

其十一

我喜欢那位鬼谷先生,远离尘浊在青溪山居。

掌握所有的经世之道,独住山上与白云相处。

战国七雄正龙争虎斗,天下大乱没有了君主。

浮华虚荣不值得珍惜,怀抱这时代文化不露。

舒展道术可充满宇宙,卷起则不满一分厚度。

哪想如山树无用长寿,空自与野鹿同群为伍。

其十二

南山的鹿群呦呦和鸣,落网全因驯鹿来勾引。

招摇山上的青青桂树,蛀虫把树身啃蚀一空。

人情乐意为君主亲幸,荣耀纷纷是何等情景?

怨仇还不曾给予报复,亲爱的人将灾祸滋生。

瑶台在笑嫣之中倒塌,玉杯在娥眉底下破损。

谁见过荒城枯树萌芽,青青枝条被斧子砍伐!

其十三

隐居山林苦于时光久滞,林泉清幽寂静心境淡泊。

我闲躺着观察万物变化,无边地漫想宇宙的起源。

春天草木开始萌芽滋长,夏季它们已经丰盈充满。

然而凋落也正从此开始,何时我才能平息这感叹?

其十四

面对岔路口为世道哭泣,天命实在深远难以测料。

昨天都还是殷王的子孙,玉马出现就去朝拜周朝。

宝鼎在洢水瀔水里沉沦,东周瑶台成了荒败土堡。

西山有令人哀伤的遗老,东陵侯爵是秦朝的封号。

其十五

那些君王很难讨他们欢心,恩赏宠爱也只在片刻工夫。

不要用你高洁如玉的德操,求取他们珍贵的夜光明珠。

当年堪称艳如桃花的女子,如今沦落成舂米场的囚徒。

鸱鸮抒发周公东征的悲伤,伍子胥痛哭麋鹿将游姑苏。

有谁看见越国功臣鸱夷子,驾一叶小舟离国遨游五湖?

其十六

圣人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公道距今遥远确实困难。

那些浮夸小人纷纷扰扰,连唐尧夏禹都视为欺骗。

骄宠荣耀全凭善于取巧,为了争权夺利交相干犯。

燕昭王尊奉乐毅为上将,分封昌国情愿同乐共欢。

鲁仲连辞让掉齐国爵禄,抛弃官印就离开了邯郸。

他们确实已经成为过去,心中感动激发为谁生叹?

其十七

隐居独处观察天命运遇,想着历史长河中的百姓。

自古以来朝代兴衰更迭,豪杰圣贤没人能抗天命。

三代最后沦没于周赧王,七雄则被秦皇嬴政吞并。

又听说赤龙之子汉高祖,举着利剑进入咸阳京城。

汉朝气数已尽国家动乱,晋代北方民族割据纵横。

尧禹之道已经昏暗不明,昏庸残暴正在世上横行。

难道就缺少当代的英雄,只因为天道竟助佑胡兵。

咄咄怪事哪里能说明白,老天醉了似的还没醒转。

孔子终于东归没于鲁国,老子则往西海高蹈遁隐。

天命运遇自古以来如此,孤独之人为何感叹悲鸣?

其十八

邪曲之势已经积久,正直之道困顿难行。

难道没有感奋之人,眼下这种风气衰零。

替人灌园多么鄙陋,品质高洁安居於陵。

世道不能容其存身,张长公啊可佩可敬。

其十九

圣人从来不自私自利,忧虑黎庶而想要拯济。

坐拥王位不是尧本意,美玉高台哪里可论说!

我听说西方传来佛教,清净的道义越发厚笃。

为什么用尽黄金宝玉,以那奢靡的镌雕为贵?

庙宇高耸山林却伐净,精美宝像过多缀珠翠。

鬼斧神工尚且不能成,人工之力又如何能及?

夸耀愚民恰增添烦累,自负智巧治道更昏聩。

其二十

苍苍青天寂静而无声,众说纷纭有多么杂乱!

圣人的教诲仍然存在,世道一直在衰落变迁。

一条绳索能拴住什么,忧心如醉却无法扶持。

走吧走吧去采摘芝草,不要被世俗欺骗污染。

其二十一

蜻蜓在天地之间游戏,对他物本来没有患害。

飞呵飞呵还没有离开,黄雀便过来干涉侵犯。

魏冉深受秦王的恩宠,君臣交好坚如金石般。

在咸阳城里进进出出,哪个诸侯也不敢进言。

怎知道来个山东说客,一番话激怒秦王肺肝。

一介平民取代了丞相,千年来使人辛酸伤感。

其二十二

轻霜降下知年节已晚,斧子砍伐那青青枝丫。

何况正是金秋的傍晚,繁露沾润了大地百花。

登上高山放眼望世界,光明的太阳已经西下。

浩渺云海正摇荡汹涌,孤鱼儿想安宁也无法!

其二十三

翡翠鸟儿筑巢在南海,雌雄伴飞珠玉树林间。

哪里晓得美人的心思,娇贵爱怜像黄金一般。

在炎热南州身遭杀害,羽毛堆积在高堂后面。

翠羽鲜亮使首饰闪光,华丽羽毛令锦被灿烂。

难道不是已躲得很远,突然却被捕猎人寻见。

材美本来是一种牵累,我为这珍禽深深嗟叹。

其二十四

那个拿壶打水人是谁?明媚春光里身着华服。

好像十五的明月圆满,美好而不知珍惜自保。

高堂上堆积黄金美玉,像细线吊挂千钧铁砣。

为什么那治国的宰相,削职被世人耻笑羞辱?

其二十五

黑蝉儿在白鹭时节啼鸣,这一年已经白白地过去。

万物随着大自然而变化,孤单的花朵对此能如何?

西王母瑶台有神异青鸟,它远在玉山啄食那木禾。

昆仑山上看见黑色凤凰,难道它还怕穿云的网罗?

其二十六

多么荒唐啊穆天子,喜同神仙邀约往来。

宫中女子怨恨旷居,深宫高阙关锁粉黛。

日日沉溺瑶池宴乐,哪管宫女伤春情怀。

路上青苔空自枯干,宫闱紧闭宫女头白。

其二十七

清早离开宜都江边,思绪飞荡想念家园。

故乡可是无法看见,道路阻隔巫山之南。

巫山顶上彩云出没,高丘险阻模糊难辨。

独自站立遥望已久,珠泪滚落沾湿衣衫。

难道只是离乡伤感,原来忆起襄王当年。

神女朝云飘无定所,楚国终也衰亡沦湮。

其二十八

从前章华台的欢宴,楚王游乐荒淫纵情。

彩色旌旗翠羽帷盖,捕射犀兕云梦之林。

此番来到高唐古观,怅然遥望云阳之岭。

宏图伟略今在哪里?黄雀遭擒徒自悲鸣。

其二十九

在丁亥这一年岁末,蜀郡西山发生战争。

负粮绕走邛崃山道,扛戟惊动生羌寨城。

严冬山风阴寒强劲,荒僻山谷云雾蒸腾。

天色阴暗不辨昏晓,插羽檄书又传警声。

弓身竞上万仞高峰,山石欲崩地狱深深。

拥挤杂乱穿行峰谷,踩雪踏冰一片哀鸣。

圣人统治天下之世,听说三台星座太平。

执政高官多么失策,百姓憔悴奔走远征。

其三十

呵呵那些外出豪游的人,追求势利开启祸患之门。

何必叹息兰膏因材而尽,感动激发自己造成怨愤。

众人所趋指明躲避所在,被时世抛弃而道义尚存。

既然失去了白云和深渊,投入罗网跟谁说理评论?

箕山之下有许由的高节,湘水之中有屈原的清贞。

只应当交游海上白鸥鸟,可对它们倾吐荡涤机心。

其三十一

玉台之树多可爱,丰茂艳丽似美人。

碧玉花照红果实,攀折要趁春时分。

难道恩宠还不盛,白玉殿前令君荣。

只恨红花终衰败,零落感伤思绪纷。

其三十二

离群独处只几天,炎炎暑热忽衰竭。

阳光都被乌云掩,亲朋好友全分别。

登上高山看不见,哭泣良久泪不绝。

常常感叹容颜变,才同白云订盟契。

骄横之辈骑马上,追逐名利忙不歇。

蜀国山与楚地水,等到何时手相携?

其三十三

金色宝鼎炼出灵丹,世上的人将被欺骗。

骑羊如飞那一神仙,为何会在峨眉山巅?

变化必然化为异类,人的年华能有几天?

疲病折磨沉沦时间,忧愁悔恨每噬心田。

深情眷念隐士衣衫,空望白云涕泪满面。

其三十四

北方吹动渤海边树木,满目萧条边地已深秋。

哨亭上是哪家的子弟,悲声发自月光下岗楼。

自称从幽燕来此异地,束发成人就离家远游。

探得红丸杀过公府官,手执利剑报过私家仇。

躲避仇家来到渤海上,从军服役将边城防守。

故乡遥远在三千里外,辽河水依旧悠悠长流。

每每痛恨契丹兵来犯,常常替中国忍辱蒙羞。

哪知将军身经七十战,直到白头还未曾封侯!

其三十五

我本是富贵人家子弟,平素确实是赏爱才干。

感慨时势想报效国家,拔剑奋起在草野之间。

向西驰奔到丁零古塞,往北将单于之台登攀。

登山极目见千里辽阔,怀想古昔任思绪悠远。

谁说还没有忘却战祸,历史已磨灭成了灰烟。

其三十六

思绪飞扬因为爱慕什么?我们蜀中有一座峨眉山。

想与楚国那位狂人交游,期约在那悠悠白云之间。

时世啊不能遇合真悲哀,伤心哭泣很久涕泪满面。

睡梦之中登临绥山洞穴,采摘巫山芝草到了南边。

探索自然观察万物变化,弃俗世随螭龙遨游云间。

神龙飞腾将长久离去了,醒来它的踪影遍寻不见。

其三十七

清早进入云中古郡,向北瞭望单于之台。

突厥与我挨得多近,漠北称雄气势豪悍。

嘈杂喧嚣天之骄子,已经再次猖狂来犯。

边关要塞缺少名将,亭堡空自高耸云汉。

唉声连连我叹什么?边民横死血染荒原。

其三十八

孔子探究大自然的变化,北雁南飞顺应阳和规律。

天道运转自然伸缩进退,春与秋的来去先后交迭。

疾劲的暴风忽然间怒号,天地间万物相互受摧折。

浩瀚的大海都波涛震荡,孤高的凤鸟又奈其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