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省级市,只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地级市,县级市直辖市和省一个级别。副省级城市高于地级市,低于省。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城市。
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因其行政建制为地区级别的“市”,故称“地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在于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
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行政区,按照1982年宪法的规定,中国大陆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市与县一样同属二级行政区归省直辖。也有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属一级行政区。
需知:
1、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和县。
2、副省级市。百万人口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行政级别上享受副省级待遇的特大型城市。副省级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和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
3、地级市:是与民族自治州相平行的特殊行政区,一般均设区和县。
4、县级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二级行政区。一般不设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
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目前,全国共有283个地级市,369个县级市。
二、我国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我国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主要区别在于:
1、行政地位不同,省级市又称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地级市属于地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县级市属县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同。
2、管辖单位不同,直辖市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城市;地级市由省、自治区管辖。县级市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管辖或由省、自治区直接管辖。
3、设立标准不同,成立直辖市需具备的主要指标有:全市常住人口不得少于600万人;所在区域内经济,政治,贸易,交通,体育,医疗,科技,科创,历史,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发展最好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不少于76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不少于10万元。
地级市的设立标准是: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由于直辖市的定位特殊,中国直辖市的中共市委书记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 直辖市同时也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此名称还被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所采用。
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1982年,地区的数量高达170个,1983年地级行政区改革后,大部分地区被撤销,而地级市则以“撤地设市”“地市合并”等方式被建立。
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了293个,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县级市则是自1983年起,县级市被作为行政区划术语被正式确立下来。198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县级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截止2019年,中国共计383个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辖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级市
三、我国省级市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1、我国没有省级市一说,只有直辖市。
2、地级市,广义为县级以上单位,省级以下单位,狭义为高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接受省级行政单位领导,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大部分地级市一般管辖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和县级市。
3、县级市,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名称,属于县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直辖市没有县级市,个别县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