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指全公司的人员包括管理层人和工人在内,这样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持续改进,才能达到一流的企业
二、质量管理原则中的“全员参与”有什么内涵和作用?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组织治理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各级人员参与相关的所有过程的实现的,过程有效性以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各层次人员的质量意识、工作能力、写作精神和工作积极性。只有当每个人的能力、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时,组织才会获得最大收益。一方面是员工本身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组织识别其个人发展要求,将个人的愿望和组织的愿望统一起来,为其创造参与的机会,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环境。
应用该原则的好处是:
1)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
2)员工有工作责任感,感到自己的工作与组织业绩息息相关,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贡献。
三、什么是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TnPM的基础,是TnPM四个全的重要一部分。全员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普遍适用的理念。全员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横向的全员,即所有部门的参与。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体系不仅是设备部门的工作,生产、工程、人力资源、财务、工艺等各个部门都应该参与其中。 其次是纵向的全员,即从最高领导到一线的每个员工都关注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保养。6s活动不仅要在生产车间进行,还要推广到办公室,要号召每个员工做,干部、领导自己先要做个样子。 最后还包括小组自主活动,是全员的一个活跃的细胞。 为什么要全员?不少人认为:上层领导参与设备维护体系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没有必要。管理者的任务是让工人去做,而不是自己亲自去做,管理者应该做他们应作的更重要的工作。他们可能忘了,一个企业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生产现场,是把蓝图变成产品的设备和员工。唯有这些,才给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没有生产、设备系统,没有这些员工把产品生产出来,创造财富和增值,那些高高在上的管理部门,就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人力资源部门,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真正创造着增值的生产系统服务。走进现场,调查现事,观察现物,分析原理,制定原则是有效管理的精髓。 赛格三星公司在推行TPM之初,一些部长对让他们深入现场做设备清扫工作特别不理解,质疑说:请一个清扫工来清扫设备一天才华多少钱,为什么让我们这些身兼重负的部长们干这些事?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都有自己负责清扫的设备,他们认为:领导到生产现场去做清扫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这区区的清扫费用。领导去清扫设备就是不断走进现场,了解生产状况,与员工更贴近。这一行动给员工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十多元钱的清扫费用!在当代形形色色的管理模式中,无论是TQM ,伙食精益生产,几乎都离不开全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