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消费偏好是如何影响旅游决策的?

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

1、旅游者个人收入水平。购买力是旅游购物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物过程的购买决策。旅游消费者经济基础越高,产生购买行为频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2、旅游者性别差异因素。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不同,表现出价值观和购买偏好不同。

3、旅游者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偏好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精力旺盛,性格也比较活泼,对于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有刺激性的产品兴趣浓厚;中老年人则对产品质量、舒适度、档次及实用度要求较高,消费频率和概率相对较低。

4、旅游者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教育层次,在产生购买行为时的需求表现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在于旅游消费者文化教育水平越高,选择旅游产品时所体现的欣赏品味也越高。

促进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对策:

1、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提供多样化产品。具体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研发多样性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2、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提供高性价产品。具体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研究具有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加强行政监督,优化旅游市场。

3、完善旅游企业环境,提供高品质服务。具体为完善旅游企业硬件设施,提供舒适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企业软件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二、最近老是听说什么“高净值人群”说的是什么?

所谓“高净值人群”是指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而中国的这类人群已达270万,平均年龄是39岁,他们的平均财富达到4900万人民币以上,平均年消费为145万。

三、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者购买行为是指旅游者为满足其旅游需要,在旅游动机的驱使下产生的、以货币换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行动。旅游者的购买行为由于受旅游者的个性、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购买行为。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依赖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个体的多种因素。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具体有:

1、旅游者个人收入水平。

购买力是旅游购物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物过程的购买决策。旅游消费者经济基础越高,产生购买行为频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2、旅游者性别差异因素。

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不同,表现出价值观和购买偏好不同。

3、旅游者的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偏好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精力旺盛,性格比较活泼,对于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有刺激性的产品兴趣浓厚;中老年人则对产品质量、舒适度、档次及实用度要求较高,消费频率和概率相对较低。

4、旅游者文化教育程度。

不同文化教育层次,在产生购买行为时的需求表现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在于旅游消费者文化教育水平越高,选择旅游产品时所体现的欣赏品味也越高。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四、什么是高净值人群?

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他们也是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

截至2013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增长3.6%(10万人),达到290万人,其中亿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增长4%(2500人),达到6.7万人。

拓展资料:

从地区分布看,华东地区占比仍然最高,达44%;华北第二,占23%;华南第三,占18%。而东北、西南、华中和西北四地总和仅占15%。从省市分布看,北京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仍然最多,比2014年增加1.5万,达到49万人;其次是广东,比2014年增加1.7万,达到48.6万人;上海排名第三,比2014年增加3万,达到42万人;浙江排名第四,比2014年增加4900人,达到近38万人。这四个省市共拥有高净值人群177.6万人,占全国的61%。拥有高净值人群超过5万人的省市有十个,除上述四个省市外,还包括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四川和天津。除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外,其他省市高净值人数均有所上升。

高净值人群生活方式主要分三个阶段:创富、守富和享富。白皮书称,中国高净值人群经历了利用奢侈品品牌凸显社会地位的创富阶段,已步入以低调、适用型的生活方式为主的守富阶段,并逐步向以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为代表的享富阶段过渡。其中守富阶段的主要特征为:适度消费,开始注重生活的品质、自身的身心修养及子女的内涵气质教育。高净值人群对自身的健康满意程度达79分,男性较女性满意程度更高。主要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来进行健康管理,其次是定期体检。家庭医生/健康顾问对女性的吸引力较高。医疗旅游、医疗俱乐部/会所、注射羊胎素等新兴健康管理方式正逐渐被高净值人群接受和尝试。健康饮食主要通过规律饮食、控制饮食量和控制油腻食物来实现,其次是控制刺激性食物的摄取量和不喝酒。跑步是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其次是羽毛球和游泳。这三项男女差异不大,但女性更倾向于瑜伽和骑马,男性则倾向于打球类运动,如篮球和足球。

五、高净值人群的一些特点

千万资产以上高净值人群主要来自于企业主(35%),金领(20%),炒房者(35%),职业股民(10%);

而亿万资产以上高净值人群主要来自于企业主(80%),炒房者(15%),职业股民(5%)。

说明投机致富的比例还是蛮高的,但是要成为亿万富翁最好还是做实业。

注:高净值人群是指可投资产600万元以上的人群;或者总资产1000万以上的人群;

金领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高额年薪、公司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

阅读 是高净值人群普遍认同的提升自我的方式(占81%)。平均每周阅读的时间约10 小时,并且资产越多,阅读时间越长,3000 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平均每周阅读时间达到15 小时。

培训 (70%)是第二大主流自我教育方式,其中专业课程培训占比最高达31%,尤其受到 1,000-3,000 万资产高净值人群的认可;另外有25%的选择兴趣课程培训,尤其是女性。他们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兴趣爱好。

高净值人群平均每周 8 小时用于课程培训,男性多于女性,资产越高,时间也越长。同时费用投入随着年龄和资产的增长而提高,45岁以上高净值人群的平均培训投入是 30 岁以下的近两倍;而 3000 万资产以上高净值人群的平均培训花费超过 7 万。

近半数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认为“教育观”(学业、就业、创业方面的观念)、“拼搏精神”是值得传承的重要精神财富。而1/4的超高净值人群很重视“经商哲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2014, 胡润,《高净值人群的心灵投资》

[2]. 2015,贝恩资本,《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六、青年旅游消费者的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