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养是干什么的康养产业?

康养产业究竟包含哪些产业?

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

1.基于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另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个体健康来看,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

如:中医养生、保健品、康复运动、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人群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人群医养是目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二是生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工业;三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二、康养小镇——如何走好“康养”这步棋?

中国已经进入大众 旅游 时代,休闲度假成为了 旅游 消费的主流。休闲度假在 旅游 总人次中占的比例大幅提升, 旅游 度假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持续高速增长。 旅游 度假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包含观光、休闲及各种文娱体康养等消费,追求 健康 和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

“三避三养(避暑避霾避寒、 养生 养心养老) + 微度假”是对 旅游 度假需求的集中诠释,是 旅游 度假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 旅游 休闲度假的核心市场,可以催生一系列新型业态和产业链,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1

健康 与 旅游 相结合,为康养小镇发展奠定基础

健康 与 旅游 度假的加速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 健康 产业与 旅游 产业的有机结合,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医疗 旅游 协会报告称全球医疗 旅游 产业未来年增速有望保持15%-25%的高增长率,2017年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7000亿美元。而国际传统 旅游 产业的增长率近几年一种保持在3%-5%之间。数据统计显示,以 健康 养生 为目的的 旅游 消费者整体上比普通游客多花费130%,收入效应远远大于传统的 旅游 产业及医疗产业。(数据来源于《2015年世界 养生 旅游 白皮书》)康养小镇可以 旅游 产业为龙头,通过 旅游 的搬运功能,根据 旅游 者、居民的消费需求,将 健康 疗养、医疗美容、生态 旅游 、文化体验、休闲度假、 体育 运动、 健康 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实现与 健康 相关的大量消费的聚集。

2

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康养小镇

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 健康 与养老、 旅游 、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 健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 健康 服务,鼓励发展 健康 体检、咨询等 健康 服务,促进个性化 健康 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 健康 管理服务产业, 探索 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 健康 电子产品和 健康 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培育 健康 文化产业和 体育 医疗康复产业。制定 健康 医疗 旅游 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健康 医疗 旅游 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 健康 旅游 。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 健康 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 健康 管理服务评价,以及 健康 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鼓励 社会 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完善 科技 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 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

这对建设发展康养小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未来20年,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3

康养小镇发展的产业体系

适宜创建发展康养小镇的地区,一般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 健康 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 健康 小镇。

康养小镇业态一览表

生态 养生 为亮点: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 养生 、温泉水疗 养生 、森林 养生 、高山避暑 养生 、海岛避寒 养生 、湖泊 养生 、矿物质 养生 、田园 养生 等 养生 业态,打造休闲农庄、 养生 度假区、 养生 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 养生 健康 小镇产业体系;

享老产业为亮点: 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 体育 、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 旅游 、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体育 产业为亮点: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 体育 运动、定向运动、 养生 运动、极限运动、传统 体育 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 养生 产品,推动 体育 、 旅游 、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为亮点: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 历史 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 旅游 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休闲农业为亮点: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 美食 养生 可以说是 健康 旅游 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健康 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 健康 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 健康 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医学产业为亮点: 康疗 养生 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 养生 旅游 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 旅游 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度假产业为亮点: 居住 养生 是以 健康 养生 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 健康 养生 方式。这种 养生 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 健康 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 健康 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 养生 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国务院印发《“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 健康 特色小镇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 社会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健康 意识逐渐增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 健康 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建设“ 健康 中国”,为 健康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时期、新形势下,特色小镇建设遍地开花,为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

4

康养小镇的概念

康养小镇是指以“ 健康 ”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 健康 产业为核心,将 健康 、 养生 、养老、休闲、 旅游 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

康养小镇可以根据 旅游 者、居民的消费需求,将 健康 疗养、医疗美容、生态 旅游 、文化体验、休闲度假、 体育 运动、 健康 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实现与 健康 相关的大量消费的聚集。

康养小镇的特征康养小镇建设相关政策

康养绝非小事,它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注重全民 健康 ,近年来,无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与康养相关的政策频出,致力于推进 健康 中国、 健康 产业的监督、管理与发展,为康养小镇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5

康养小镇的开发路径

1、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小镇开发类型

例如: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等 健康 养生 ,适合作长寿文化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等等。

2、无特色资源,植入相关特色与功能

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通过 旅游 的搬运功能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 养生 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

例如,生态 养生 型要求小镇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小镇生态环境,同时培育和引导 养生 养老产业进驻,发展 养生 产业,进行生态 养生 型开发;医养结合型需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种植产业链或形成医药产业园等。

3、强化 健康 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

康养小镇必须强化 健康 养生 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 健康 养生 、休闲养老度假等 健康 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 娱乐 、 养生 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4、进行整体运营管理

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 健康 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

6

康养小镇6种开发类型

1.>>>宗教文化 养生 型长寿文化 养生 型温泉 养生 型医养结合型生态 养生 型养老小镇型

三、康养旅游的概念

康养旅游是指 人们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所以康养旅游应运而生。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体验化已经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需求。康养旅游不仅应当满足消费者生产、生活需求,还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丰富旅游体验元素、改善旅游体验环境、提升旅游体验服务、强化旅游互动,满足外来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

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康养产业。而且现代人在大城市过于劳累,老了以后还是想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呆着,所以康养产业也会是这类人群的选择,而且康养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一些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医疗产业,渔业,养殖业,因为居民需要在这些地方消费生活恢复健康。

森林康养项目有哪些内容

四、什么是康养?康养应该如何做?

康养,极容易跟旅游结合,当然,本质上说,不是康养旅游,而是康养旅居,找一个山清水秀之地,小住一段时间颐养,这种颐养,包含身心两方面,不同于医院,也不同于养老院,是在心情愉悦中调理身心、享受健康。

康养的概念

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以下从学术界、产业界、行为学和生命学四个角度来说明。

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

1.基于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另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个体健康来看,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如:中医养生、保健品、康复运动、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人群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人群医养是目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二是生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工业;三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2.基于市场需求

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基于养身的康养: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身体进行养护或锻炼,满足康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基于养心的康养: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因此,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旨在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3.基于关联产业

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大类。

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工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食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老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养生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养生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生旅游、健康咨询等。

4.基于资源差异

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

森林康养:是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以及食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气候康养:以地区或季节性宜人的自然气候(如阳光、温度等)条件为康养资源,在满足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气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种健康、养老、养生、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综合性气候康养产业。

海洋康养:主要以海水、沙滩、海洋食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建设形成的海水和沙滩理疗、海上运动、海底科普旅游、海边度假、海洋美食等产业。

温泉康养:因大多数温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温泉养生,以及结合中医药、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

中医药康养: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形成的一系列业态集合。主要有:中医养生馆、针灸推拿体验馆、中医药调理产品,以及结合太极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学、养生、体验旅游等。

5.基于地形地貌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平原康养。

高原康养:是基于空间特征的康养分类中被关注最多的概念之一。由于高原独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往往成为人们旅行的向往之地;又因高原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等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游休闲、高原食品、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医药等为主打产品的康养业态。

山地康养:山地康养活动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静心养性者呈现一动一静的形态,主要有登山、攀岩、徒步、户外生存、山地赛车,以及户外瑜伽、山地度假、禅修活动等。

丘陵康养:丘陵康养主要集中在丘陵规模较大和景观较好的地区,由于丘陵特殊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其康养主要以农产品种植、药材生产、生态体验等为主。

平原康养: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康养产品以绿色果蔬、保健食品等为主。

关于康养小镇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规划思路

1.资源优势。适宜创建发展康健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健小镇。

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2.产业特色。康健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 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

3.功能明确。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标准

1、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2、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3、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4、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5、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6、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开发类型

1.文化养生型。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型。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3.中医药膳型。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4.生态养生型。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5.养老综合型。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6.度假产业型。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7.体育文化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8.医学结合型。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旅游度假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康养+旅游+地产”无疑可以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五、康养旅游的概念 了解一下

;     

      1、康养旅游,顾名思义为健康养生类旅游,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医疗健康旅游。康养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条件下,而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乃至享受,与休闲比,已经不是生活质量提高问题,而是生命质量提升问题。

      2、养生旅游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3、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六、文旅康养项目是什么

文旅康养项目是“养老+地产”的模式。

康养文旅项目的三种类型:居家生活型康养社区、旅居度假型康养地产、专业医疗型康疗地产。

第一,居家生活型康养社区。开发模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并加入康养主题概念;提供基本康养服务和社区配套服务,面向中高收入的活跃长者,采取住宅直接销售的经营方式。

第二,旅居度假型康养地产。开发模式将养生养老与度假旅游结合,针对健康活力、有支付能力的中老年群体,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或风景优美的旅游度假区开发养老产品。

第三,专业医疗型康疗地产。开发模式即“专业医疗机构+酒店+地产”,或者“社区医院+地产”,以能够嫁接专业医疗资源为噱头,强调针对某一疾病领域提供专业化的健康医疗与管理服务,主要面向对广大中高端、中老年群体。

绿城·乌镇雅园:

作为国内早先布局康养产业的房企之一,2011年,绿城就组建学院式养老运营平台“绿城颐乐教育公司”,运营管理颐乐学院。

真正让绿城的养老事业发扬光大的是始建于2012年的乌镇雅园项目,雅园是绿城学院式养老的一个进阶,开创了中国“学院式养老先河”。

集“颐乐学院、雅达国际康复医院、国际养老中心、养生居住区、特色商业区和养生度假酒店”六大功能于一体,打造“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全新养老地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