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

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中国根据查询公开相关信息中国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早已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连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研究院根据调研数据预计,2019年全年出境游人数将达1.68亿人次,同比增长12%。

「预见」五一旅游季如约而至,旅游板块能翻身吗?

北京环球度假区即将开门营业的消息已经让人足够振奋,2021年的五一又姗姗来临。

五一临近,已经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心中雀跃,想要投入到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中去。也有人在做长假攻略:2021年五一可以连休五天,请两天假就可以连休9天。

下游客户尚且按捺不住,位于 旅游 产业链上游的 旅游 产品服务提供商,如 旅游 景区、航空、酒店住宿等,以及中游旅行社和OTA们也在营造一波又一波的 旅游 热浪。

在疫情管控得当、疫苗研发和接种进展良好的2021年, 旅游 业全面复苏或只需要这个五一便可验证。

2021年五一或迎来一个出行高峰。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通过携程预订五一期间的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的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实现23%、43%、114%、126%的正向增长。

从订单量看,携程预计今年五一 旅游 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五一水平,达到2亿人次新高。

这个数据一点也不奇怪。中国人的踏青喜好抑或习俗是深深刻印在骨子里的。自古人们就喜爱三五成群出游踏青。昔日杨贵妃携亲眷妇孺游春,车马仆从云锦粲霞,掀起国人踏青高潮。

在古今不变的生活习俗下,国人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在衣食住行之外,更有 旅游 怡情的身心需求,催生出更广阔的 旅游 市场。

旅游 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力的服务产业,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 旅游 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 旅游 业对中国的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 旅游 业之际,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打破原定发展节奏。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 旅游 人数大幅下滑。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去年 旅游 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2020年度中国 旅游 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具体到对 旅游 板块影响,国内在线 旅游 平台携程网2020年营收接近“腰斩”,从2019年的356.66亿元将至2020年的183.16亿元,降幅达到48.65%;净利润更是同比录得-146.31%,亏损32.47亿元。

旅游 业悲情之下,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成为第一批进入线上直播的企业家,更不惜男扮女装“招徕”客户,当时境遇真是要多难有多难。

在出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航空板块也是重灾区。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自2020年1月19日起疫情爆发以来,因限制出行等政策推行,中国民航运输量呈断崖式下滑,2月同比下滑84.3%。自2020年2月触底后反弹,境内航线运输量在2020年10月国庆黄金周见顶,同比仅下滑1.6%。

在短暂触顶后,又因2020年底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疫情反弹,导致中国民航运输量再度下滑。

同时,国际航线运输量受出入境限制政策影响自2020年4月起触底至今未复苏,仅保持去年同期2-3%的运输量。

航空板块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国航也未能逃脱下滑命运,2020年公司实现客运收入557.27亿元,同比减少687.98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569.98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88.74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29.26亿元。

而商旅活动近乎停滞,也同样给酒店业带来致命灾难。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酒店业平均RevPAR(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和OCC(入住率)于3月触底,数值仅为76.96元,同比下滑79%,OCC为22.83%,同比下滑53.33%。

受疫情冲击,酒店行业进一步出清,保守估计2020年关店数量达到15万家,国内酒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市场份额排在前三的酒店品牌分别是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集团,2019年三家包揽了中国酒店业的40.8%的市场份额。

虽然2021年初国内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新冠疫情复发,但鉴于管控得当,疫苗研发和接种等多重防范措施得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清明节出行并没有引发疫情反复,今年五一出行更值得期待。

尤其是在双循环战略下,做为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旅游 业贡献不可或缺。政策面也对行业复工予以大力支持。

早在2020年1月26日被暂停的团队 旅游 和“机票+酒店” 旅游 产品,在去年经过分阶段松绑后,2021年已经对景区、剧院、 娱乐 场所接待量全面解禁。

政策上松绑,让 旅游 业大展拳脚的机会再次来临。恰逢国家鼓励内循环、大消费的契机,早年的吸金行业房地产已经被四面围堵, 旅游 业大有可为。

虽然受制于疫情,2020年 旅游 业投并购仍然在持续。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近十年 旅游 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88起与 旅游 行业相关的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360亿元。

尽管疫情对 旅游 业造成近乎灭顶之灾,但资本对优质项目的向往,以及对行业复苏和广阔发展前景依然报以信心。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去年融资达百万级的 旅游 项目有8个,千万级 旅游 项目有28个,过亿的 旅游 项目有37个。其中,民宿租赁平台Airbnb(爱彼迎)连获两次10亿美元债券融资,可谓满贯赢家。

Airbnb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 旅游 还好者可以通过该平台选择空房租住。谈及爱彼迎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迎合了 旅游 业未来发展趋势。

据Airbnb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与2020年相比,“农家乐”、“乡村小屋”房源的搜索数据增长9倍以上;“客栈”的搜索量为去年同期的17倍以上。

农家乐、乡村小屋既代表了回归自然,意味着下沉市场,这个 旅游 目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旅游 业下沉趋势。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870.25元,下降18.1%;农村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530.47元,下降16.4%,2020年下沉市场下滑态势要明显小于城镇市场,表明下沉市场的 旅游 商机亟待发掘。

随着五一临近,二级市场 旅游 板块再次开始升温。参照2020年五一、十一长假 旅游 板块跑赢沪深300的例子,今年五一或将再次翻身,若疫情不再像年初那样在区域爆发, 旅游 股则有可能延续高景气度。

截至4月15日收盘,板块领涨的是华闻集团,公司业务主要为以景区、园区为重点的文旅业务,以及车联网业务、广播广告业务等。公司股价近60日(截至4月15日)已经上涨60.89%,俨然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

以景区类业务为主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桂林 旅游 最近三日股价强势拉起,4月13日更是涨停,截至发稿当日也取得小幅回升。

广西历来是国内 旅游 打卡圣地,景色和饮食为人称道,借着五一长假,桂林 旅游 也将持续回温。

撰稿:李莹

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出炉,谁是中国城市的人气之王?

这个五一小长假可以说很多人选择了出门旅游,造成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人从众”的现象。

订票网站也都统计出了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订票与往年相比的差异。可以看出携程“五一”假期总订单同比增长约270%,对比2019年同期增幅也超30%。去哪儿网也表示“五一”假期机票预订较2019年增长超三成,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四成。可见今年出门旅游的人真的很多。

那么旅游的话大家都是去哪儿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今年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分别是哪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庆、武汉、长沙。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的人气之王还是我国首都北京,其他的基本就是各大省会的强省会或者网红城市了。

其中成都,很多人都应该是去看丁真的。

丁真自从大火之后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这大概就是网红效应吧。

所以也可以看出当初理塘选择丁真作为当地的旅游代言人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就是需要这样创新新颖的方式,短视频的崛起也让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会随之而改变。

但是哪怕如此,排列前三名的旅游热门城市则是更加的强大,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吸引力就能稳居前三,这是他们自身所带的魅力,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那么这个五一小长假你们有出门吗?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也选择了蜗居在家,而他们的大多的应该是依靠着刷短视频和打游戏来消磨时间了吧。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旅游是一个体力活儿啊,不论在什么时候出门旅游都觉得十分的累。

“五一”消费成绩单来了!出游人数超疫前 哪些新趋势需关注?

转眼间,“五一”小长假已过,作为就地过年后首个长达5天的假期,“五一”小长假在促消费方面被寄予厚望。

从文旅部及各地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五一”消费明显复苏。

5月5日晚,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同时,“五一”假期共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此外,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

“五一”全国景区交易额同比涨200% 游客更看重品质出行

不少“五一”期间出行的小伙伴已经在“抢票”以及各 旅游 景区的人流量上感受到了民众的出行热情。

消费数据也表现不错。5月5日,支付宝平台发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强势反弹。

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也呈现新趋势,比如支付宝数据表明,“小镇青年”成为“五一”假期拉动消费新动力,三四五线出游消费人次占比6成。并且,这一届“小镇青年”花钱更注重消费品质和文化生活享受。相较2020年同期,三四线人群对博物馆、剧本杀、线下演出、密室等搜索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演出搜索量上涨超22倍、博物馆搜索量上涨近18倍。

文旅部也表示,“五一”期间,游客出行更加看重休闲度假类品质出行,私密化、定制化、小型化成为主流,高星级酒店房源备受游客青睐,长沙、西安、杭州、成都等热门网红城市酒店的特色房型一房难求。

全国 旅游 监管服务平台监测数据也显示,“五一”团队游团均人数为14.67人,较2019年减少25%,小团游趋势明显。

分城市来看,“五一”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北京市监测的西单商场、燕莎奥莱、贵友大厦和菜百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9%、86%、81.8%和80.5%。

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72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8.5亿元,同比增长36.8%。

杭州市商务局据全市40793家样本企业监测统计,“五一”期间(4月30日至5月4日),累计实现销售(营业)额20.01亿元,同比增长22.7%,比2019年增长17.4%。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5月1日至3日,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为4.85亿元,购物人次达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15%、140%。日均免税销售额约1.62亿元,相较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299%。

票房方面,猫眼电影统计显示,截至5月5日24时,“五一档”总票房合计达16.72亿元,成为“史上最强五一档”,对比来看,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同期票房分别为10.06亿元和15.27亿元。

旅游 收入仍在恢复中 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加速融合

可以发现,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监测的企业“五一”期间销售额已经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球疫情蔓延之下,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迎来“黄金”期,日均免税销售额也较疫情前大幅上涨;电影市场延续春节档的强劲表现,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但备受冲击的 旅游 业目前还处于恢复期,出游人数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贝壳 财经 记者表示,“五一”假期的 旅游 消费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出行人数已经比疫情前要高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也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而清明假期时, 旅游 收入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对比来看,备受疫情冲击的 旅游 市场已经在回暖。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另外,官方虽然并未公布消费数据,但从大面上来看,很多景区一票难求,酒店预订、高铁、航班的数据都非常不错。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市场还出现了不少新趋势,比如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田园游、乡村游、民俗游,以及马术、水上桨板等新 时尚 运动;基于数字基础的VR主题乐园、云 旅游 等,背后反映的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进一步加速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兴 旅游 消费业态不断“破圈”,人们的消费方式、理念也在升级。与之对应的是,各地为了满足民众的 旅游 消费升级诉求,也在挖掘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 资源、特色文旅活动,从而促进消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文旅场景越来越丰富,生态越来越完善,我国的文旅消费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新阶段。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

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

扩展资料:

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

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

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

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中国出境游支出世界第一,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游客出境游支出费2577亿美元,在世界出境游消费占据第一。为什么中国出境游支出会是世界第一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外国产品质量好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加工者的角色,外国产品代表的是更好的产品质量。长此以往,给国人造成了一种中国的产品质量低,质量差的思维,而外国的产品质量好,耐用。所以就造成了出境游消费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国外产品,价格低

由于受到关税的影响外国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都比较高,而出国旅游之后,在外国购买外国产品,价格会比在中国购买的产品低很多,所以当国人出境旅游之后,就会大量购买国外的产品造成了中国人出境支出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兜里面变得有钱了,国人更想购买,质量好,安全性更高的产品。所以出境游之后,很多人都会大量的购买国外的产品

第四、国外产品安全性高

在许多人看来国外的产品,安全性比国产的要强很多,一方面是国外生产方面严格管控,另一方面,国外对食品具有严格的检测标准。

这些就是中国人出境游支出第一的原因,出境游中国人喜欢购买的外国产品,主要包括马桶盖,电饭煲,奢侈品衣服等等,所以,你出境旅游会购买外国的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