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消费者行为有哪些变化

转载:国人春节消费行为新变化

杨雪梅

春节是全国消费旺季,尤其体现在服务消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为8400亿元,这个数字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11.4%。

春节期间的消费变化也是整个社会消费的缩影。2016年特别强调消费升级,这一趋势在2017年春节期间得到了放大。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回顾春节期间,国人消费行为呈现出来的变化。

春节旅游消费需求增势明显,出境游带动境外消费

以往,春节是阖家欢乐的节日,近几年,国人过春季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旅游过春节就是一个最明显的现象。

在国内旅游方面,“南下避寒”和“北上赏雪”是主要流向。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比去年的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

旅游活动向着个性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旅游过年成了一种新现象。而旅游的增长也带动了景区商业的火热,相关数据统计,春节假期,西湖灵隐景区日游客人次首破10万;仅西湖边一酒楼,一天就卖出1000多只叫花童子鸡、1600多条西湖醋鱼,春节长假期间有4天的日营业额破百万元。

国内游只是一部分流向,更多的春节游客还倾向于出境游。据携程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统计显示,59%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41%选择国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春节这个中国传统佳节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年度狂欢。

这些中国“春节客”也带热了境外消费。网易考拉海购发布的《2017年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七成人会选择购买洋年货,网购金额预计比去年同比增长一倍,很多境外商场也纷纷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消费打折活动。

春节期间网络消费需求旺盛,电商、O2O开启春节模式

以前,春节可能是电商消费的淡季,因为快递公司陆续停止收件,部分商家在春节期间打烊。不过,为配合消费需求,一些主流电商也开始不打烊。

今年春节,京东商城承诺小件订单88城春节不打烊,在农历新年初一至初三期间,保证部分城市物流系统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并对小件订单进行限重;苏宁易购推出春节次日送达,苏宁物流在全国307个城市的大小件配送服务不暂停,且不涨价,并照常提供门店自提和直营店自提服务;而天猫淘宝则施行包括天猫超市、电器、数码、手机在内的多个业务春节照常买策略,并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承诺“迟到免单”。菜鸟网络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年货购物需求,菜鸟平台上大约有30万名快递员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数量比去年的12万人有了大幅增加。

春节期间,消费者其实对电商的需求较大,尤其O2O等服务,有很大增长的空间。由于电商的物流、客服不到位等原因,使很多消费者买不到,尽管春节不打烊模式有企业尝试,但服务还需要提升。江苏南京市工商局对12315平台的投诉数做了统计分析,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对电商平台的投诉相比往年有明显增加,消费者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购物平台不发货、旅游平台消费纠纷、购物中心消费和娱乐场所服务等方面。

年货、礼品选择趋向品质化、科技化、绿色化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春节期间传统年货、绿色食品等商品热销,健康饮食的观念带动地方土特产,时令水果、保健礼品等商品销售大幅增长,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扩大。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在年夜饭食材的采购中,生鲜食品占比逐年提高,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增幅尤其显著。

而在部分消费者送长辈的礼物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科技产品备受青睐。

消费者除了对物质的享受,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今年春节,文化消费也很火热,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逛庙会等成为热门选择。根据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的统计,从大年初一零点到初六24点,电影票房累计收入33.34亿元,继续保持了春节档的增长势头。其中正月初一票房突破8亿,创下单日历史新高。

其实,“春节经济”反映社会消费水平及趋势变化,春节消费的新趋势和新动向,也反映出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升级变化。今年的春节消费越来越注重品质、崇尚健康、追求时尚、彰显个性。

海南春节旅游消费环境调查有什么不同?

“别人过年,我们过关”

——海南春节旅游消费环境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如何?为何当地干部会感觉“别人过年,我们过关”?以往发生的欺客宰客等现象是否已经消除?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三亚、陵水、海口等地,对海南备战“春节黄金周”的情况进行调查——

临近春节,大量人口涌入海南。流动人口突增,带给海南旅游收入的同时,还带来了压力,物价上涨、交通拥堵……这些压力将在“春节黄金周”期间达到顶峰。每年“春节黄金周”都是海南的“赶考大关”,备战期长达两个多月。

破解“南热北冷” 实现均衡发展

海口“春节黄金周”游客数量并不比三亚少,但海口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接待能力远高于三亚。面对庞大的游客群体,海口比较从容

2月3日,吴伟良一家四口乘坐飞机抵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但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并非海口。在机场拿到行李之后,一家人步行十多分钟,转乘海南东环铁路动车前往三亚。两小时后,他们将入住早已预定好的位于海棠湾的酒店,开启长达20天的“春节游”。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飞抵海口之后转乘动车到达三亚的出行路线。目前,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站的候车人数是平时的十余倍,大部分旅客由此南下,前往三亚、琼海等地。

“我们从始发站海口东站出发时,车上的空座还很多,但是经过美兰站后车上就满座了。”海口市民符美林说。

海南春节旅游“南热北冷”格局依然明显。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海南接待游客515.76万人次,其中,三亚市的7大景区接待游客就达101万人次,大三亚旅游圈春节期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海南总量的三分之一。三亚稳坐海南春节旅游市场的“头把交椅”。

“头把交椅”并不好坐。记者2月4日在三亚采访时发现,这里的交通十分拥堵:在个别繁华路口,当红灯亮起时,志愿者们在斑马线上拉起绳索,阻挡意图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每个路口有四五名交警,忙碌地维持交通秩序。

在三亚火车站,旅客想要打到出租车并不容易。在出租车候车区,几名黑车司机正和游客商量着价格。没有揽到客人的黑车司机们骑坐在候车区栏杆上闲聊,一旁则是焦急等待正规出租车的旅客。“早晚高峰期,我们基本不在市区跑,根本走不动,到了春节前几天,堵得更严重。一个70多万人口的小城一下子来100万人,能不堵吗?”三亚市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与交通情况相比,来三亚度假的“候鸟”们更关心物价。“我和老伴连续7年来三亚过春节,这里气候、空气都好,就是吃菜太贵,白菜3元多一斤。按照我的经验,春节的时候菜价还要翻倍。”今年76岁的陈凤朝来到三亚后一直想念着家乡东北的大白菜。

属于大三亚旅游圈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也面临着压力。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陵水境内的南湾猴岛景区,通往景区的缆车前挤满了游客,游客王浩斌等待了一个小时仍没有乘上缆车,他最终和许多游客一起选择乘坐小船。“太火爆了,这还没到春节呢,怎么会这么多人啊!”王浩斌说。

三亚市政府一位干部用“别人过年,我们过关”来形容他们的压力。面对“春节黄金周”,三亚市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与此相比,省会城市海口的压力则小很多。

海南旅游业内人士分析,海口“春节黄金周”游客数量并不比三亚少,但海口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接待能力远高于三亚。面对庞大的游客群体,海口显得比较从容。

如何让三亚轻松“过年”?需要破解“南热北冷”的困境。“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游客到海南旅游,多数集中在海边。就三亚来讲,多数游客在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说。

如何让游客均衡分布在海南不同地区?“我们希望通过推进‘全域旅游’来改变这一困境。”沈晓明说,一是通过推进“百镇千村”建设,挖掘遍布海南全省,尤其是中部地区的村镇旅游景点。二是建设“环岛旅游公路”,将50个左右的滨海景点串联起来,从世界各地邀请规划设计师建设50个左右旅游驿站。

三亚春园海鲜广场内设置了公平秤,但经常被游客忽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伟摄

“未来,进入海南岛的游客有三分之一在海边,享受碧海蓝天。三分之一的游客在中部山区,体验热带雨林的魅力。三分之一的游客邂逅在环岛旅游景点。届时,海南全域旅游态势基本形成,游客格局基本合理。”沈晓明告诉记者,这是海南省政府2018年重点推进的工作。

“重典”初显成效 仍需加强管理

三亚市“重典治旅”已有多年,“零容忍”“一次性死亡”“创纪录罚款”“加强部署”等词屡见不鲜,但仍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事件发生

破解“南热北冷”,仍需长期的规划和市场培育。面对将至的2018年“春节黄金周”,三亚的压力并未缓解。目前,三亚全市上下已从“备战”状态转换成“应战”状态。

1月4日,三亚市通过了《2018年春节黄金周和旅游旺季综合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提出“四位一体”依法治旅总体方案。

“三亚市民游客中心”是“四位一体”依法治旅的作战指挥中心。三亚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春园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承担着接受旅游投诉、免费资料索取、免费信息咨询、免费上网查询的任务,“如果接到游客投诉,我们马上能够联系到执法监督部门前去了解情况,进行查处”。

目前,三亚市已形成从受理咨询投诉、执法监督,到案件审理调解的“一站式”旅游监管链式服务。在此基础上,三亚市实施“重典”,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违法商家“一次性死亡”是三亚所实施的“重典”之一。2017年11月,有游客反映三亚凤凰侨源海鲜饭店和三亚凤凰鑫城渔家餐厅存在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的行为。经三亚市旅游警察暗访发现,两家海鲜店在公平秤上动了手脚。

针对此种行为,三亚市“下了狠手”,三亚市工商局对两家餐厅实行“一次性死亡”,直接吊销营业执照,商家相关股东及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得担任同行业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股东。

2018年“春节黄金周”,三亚市欺客宰客商家“一次性死亡”的“重典”仍然有效。而且,三亚市物价局加强了对旅游购物场所经营企业的价格监管,对于经营者价格违法行为最高将处50万元罚款。三亚市还专门制定了《三亚市诚信旅游服务巡访工作方案》。巡访工作组将主要走访景区景点,摸查家庭旅馆、客栈住宿情况,走访旅行社落实价格备案制度,了解“零负团费”和使用“黑车”“黑导”以及非法一日游等情况,调查海鲜排档欺客宰客、潜水公司高额回扣等情况。

近日,三亚市发改委召开了2018年春节期间旅游饭店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要求旅游饭店依法经营、明码标价,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

三亚市“重典治旅”已有多年,“零容忍”“一次性死亡”“创纪录罚款”“加强部署”等词屡见不鲜,但仍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事件发生。根源在哪?

“旅游市场涉及的产业、行业太多,‘重典治旅’震慑了违法分子,促使旅游市场秩序整体向好,但纵深不够,旅游各环节、细节还需要加强管理。”三亚市导游冯佳宁说。

到三亚度假,吃海鲜必不可少,海鲜市场也成了欺客宰客的多发地带。三亚市为此出台了多项规定以规范海鲜市场秩序。以三亚市工商部门为例,该部门强化科技监管,构建海鲜排档电子网络监管平台。在已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电子点菜系统、POS机收银等系统和网上公布海鲜排档经营信息的基础上,推进海鲜排档手机短信(微信)咨询举报平台和“三亚海鲜直通车”网络评价推广平台建设,并推动海鲜排档电子网络监管模式向其他专业市场延伸。

2月4日晚,记者在三亚春园海鲜广场看到,每一个称海鲜的塑料筐上都标注着“诚信筐 放心称 少一两 赔一斤 再罚100元”的标语,在海鲜购买点放置着公平秤。记者观察到,40分钟内约有30余名游客购买了海鲜,但未有一人在公平秤上称重。

“海鲜离不开水,有些商家不将水沥干即称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陈恒表示,三亚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还需在细节上下功夫。

产品日渐丰富 低端游仍盛行

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是三亚旅游业共同努力的目标。2017年,海南省提出以不合理低价游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整治

在三亚,游客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旅游体验:低空游、婚庆游、潜水游、游艇邮轮游……三亚已打造出“海、陆、空”立体综合游的旅游业态。

记者在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了解到,1月18日上线的房车营地受到游客青睐。据介绍,房车营地占地面积约60亩,将以大小洞天自然文化、浪漫海岸环境为依托,实现景观观光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完美融合,最终形成以露营地为依托,以户外运动、观光体验以及相关业态为支撑的综合性自驾游露营基地。

“这次来三亚,我印象最深的旅游项目是‘海陆空一日游’,乘坐直升飞机从低空饱览国家海岸海棠湾的旖旎沙滩,俯瞰北纬18度的湛蓝海岸线,这感觉非常棒。”游客吴莉莉说。

“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是三亚旅游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目标,不仅旅游发展模式要创新,旅游产品也要创新,‘海、陆、空’三栖海岛游玩模式及‘三点一线’的高端定制产品将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将继续探索,寻求更全面的与全域旅游相结合的定制路线,延展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三亚市旅游协会执行会长关铁山表示。

三亚也在努力探索与国际旅游接轨。2月1日,太阳马戏《阿凡达前传——魅影骑士》在三亚上演。这是太阳马戏这一全球顶级的演艺节目首次入驻三亚,为三亚春节前的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与高端、大气、国际化的旅游产品相比,海南低端旅游产品仍然盛行。2月2日,来自山西的“候鸟老人”段武安接到了一则广告,“兴隆两日游,团费仅需20元/人”。“因为很便宜,所以和老伴一起报了名。”段武安告诉记者,而当游客交钱入团后,导游则提出了各种要求,“必须在购物店里待够规定时间才能离开”“适当购买当地特产”等。

1月31日,海口市旅游委针对海口旅游市场中出现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约谈了多家旅游企业负责人。海口市旅游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海口市共接旅游投诉530起,其中投诉旅行社205起,投诉酒店63起,投诉导游49起,投诉景区37起,其他类投诉176起。行政处罚企业24家及旅行社从业人员10名,处罚金额共计105.8万元,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其中,投诉导游和其他类投诉大都由“低价团”引起。

在2017年海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海南省提出以不合理低价游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整治。查处和关闭一批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发布“不合理低价游”信息的旅游网站和广告。同时,严查合同签订,切断“不合理低价游”链条。严查旅游景区、旅游演艺、旅游购物场所以高额回扣揽客欺客行为,堵住“不合理低价游”源头。定期汇总涉旅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

海南旅游业内人士认为,游客贪图便宜为“不合理低价游”提供了生存空间,但如何从制度上彻底消除“不合理低价游”,需要海南省旅游部门进一步探索研究。

应该感谢春节给你们带来了生意。

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什么影响

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因为疫情,2019年到2022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假期的内旅游出游是73.9%,2019年到2022年期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疫情期间从城镇失业率来看,2020年以来城镇失业率波动性较于2019年波动率增加,2020年2月城镇失业率达6.2%,直到2021年10月降至4.9%后,之后失业率再次升高,截至2022年3月,我国在城镇失业率达5.8%,仍远高于自然失业率经验值2.5%,更高于2019年年末登记失业率3.62%。失业率大也带动消费率低,所以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