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现在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旅游在经受巨大冲击后仍仅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

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期,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面向未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旅游业存在巨大投资机会: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来旅游业发展将向跨界融合方向迈进,以传统观光游览为主要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2020年旅游行业预测?

2019年旅游总收入初步估计7万亿元,2020年有望再攀高峰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97万亿元。截止2020年1月2日,2019年全年旅游收入情况暂未公布,但结合2019年前三季度旅游人数增长情况及2010-2018年旅游收入18.17%的复合增长率,通过模型初步估计,2019年旅游收入有望达7万亿元;2020年旅游收入预计将达到7.84万亿元。

(备注:2014年收入增速为26.4%)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否认在疫情结束后将出现报复性的旅游消费,疫情结束后旅游消费爆发性的增长也确实有助于旅游市场的复苏,但其对于疫情实际造成损失的挽回是有限的。

由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测2020年全国旅游人次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随后在2021年迅速攀升回正常水平,预计2021-2025年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迅猛发展,2025年全国旅游人次或将突破100亿人次。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2020年是旅游史上最糟糕的一年,这一年的旅游业有多惨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人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旅行则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同时也给自己放松,减轻压力的生活方式。旅行让人们开拓眼界的同时,也让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越来越丰富,让人们能够更好的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己闲余之际,来一次旅行来放松自己,不论是长途旅行,或是短途游玩,都能够带给人们很多收获。

疫情导致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在2019年冬季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瞬间让人们的日子彻底改变。易传播的新冠病毒很快就蔓延开来,全世界上的国家,基本上都无一幸免,被卷入了这场无声的战役当中去。

而新冠病毒也影响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旅游业就是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业之一。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们必须用配戴口罩,以及减少去公共场所聚集的方式来对抗病毒,同时疫情期间交通也要严加管制。这些种种措施,都让旅游业一下损失惨重。

2020年是旅游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8日发布报告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旅游目的地对国际游客“完全关闭”;约三分之一的旅游目的地施行管控。报告还说,2020年是“旅游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国际游客同比减少10亿人次,降幅约74%。

加拿大旅游局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加拿大旅游业,使其蒙受的损失甚至超过了“9·11”事件、非典和2018全球金融风暴之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打击了加拿大的经济,加拿大旅游业成为这场疫情的最大牺牲品,业内人士预计加拿大旅游全面复苏需时5年。

根据报告数据统计,全球各地的旅游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是有很多公司企业很快就关门倒闭了。疫情的影响下,人们不敢随意去各地旅游,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旅游行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影响。虽然这样的情况令很多人都失业,没有了收入来源,但是也是大环境导致的无奈。不过,相信随着疫情的局势慢慢明朗,新冠病毒也逐步慢慢得到控制,旅游行业也一定会有朝一日重新恢复往日的热闹,人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再次恢复正常。

五、中国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 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未来旅游服务将 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游客满意。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服 务范围在不断拓宽,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做得很不够。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旅游服务 社会化,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旅游者、各类企业以及政府等。今后我国旅游服务的触角也将会 不断延伸,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度假游等继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另 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商务游、会展游扩大对企业、政府的服务。通过承揽其他各种专项旅游 服务,真正实现旅游服务全面化、社会化。

六、春节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机票的价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

春节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机票的价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

春节过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未来30天的机票,北京到南昌最低打0.7折,100元;北京到三亚打0.9折,276元。而同一天北京到南昌的火车票硬座173.5元,北京到三亚的火车票硬座436元,一张机票比火车票硬座还要便宜几十甚至上百元。不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发,前往银川、沈阳、南昌的春运返程反向航线机票价格均低至2折甚至1折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票价大幅下降,是因为春运期间,航空公司增加运力,部分热门航线的反向航线出现了供大于求。另外,春节后到3月份是传统的旅游淡季,票价都会比较便宜。

CAPSE发布的《2021年春节后旅客出行意愿分析》,超半数春节未返乡旅客节后有返乡计划,预计清明和五一假期将再次迎来返乡小高峰。

据携程旅行APP显示,3月份,北京到昆明的机票还保持在360元的低位,临近清明节的3月底4月初已上涨到750元,涨了一倍还多,而五一小长假前也上涨到700元。

航空旅游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运输方式,在20世纪迅速崛起和发展,在长距离国际、国内旅游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快捷、舒适、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在当今时代,高速性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低迷了近1年的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按下启动键。这一令旅游业振奋的消息出自刚刚出炉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旅游业将从全面复苏走向高质量发展,全年预期相对乐观。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次41亿,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在新冠疫苗普及较为顺利、疫苗有效性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启动,全年恢复至疫前三成左右,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五成,实现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六成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次有望同比增长达七成。

2021年下半年后,国际旅游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有序重启。中国经济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居民收入没有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显著下滑,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愿强烈,2020年一至四季度居民出游意愿并未因疫情发生显著下滑。随着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2021年居民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旅游市场复苏步伐势必更快。疫情发生以来,住宿、机票价格降幅明显,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费、旅游消费券发放等优惠政策仍可能在一些地方延续。2021年将是近年来旅游性价比的高点,旅游需求将沿着需求曲线向‘价低量升’方向移动,为疫后旅游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相比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回暖更早一步。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旅游经济将从全面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全面复苏。

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小康旅游新时代,智慧旅游将持续推进产业迭代和服务升级,为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奠定稳定的发展基础。应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经济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等,将成为2021年旅游工作的新格局和主旋律。

今年,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将愈发明显。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呈现客源地由中大型城市向中小型城镇的梯度下沉,更多的人有条件和闲暇时间加入到旅游行列中。

从供给侧看,城市和乡村的旅游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也从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机场高铁的旅游目的地,走向从菜市场到戏剧场的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相较于以旅行社为中心的观光旅游时代,散客化和自由行主导的休闲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雄厚,产业空间更加广阔并要求旅游发展动能、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随之变革。

国内航空市场新机遇

2020年的中国航空业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预期好转、政府多项支持举措以及行业创新经营思路,已率先走出低谷。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中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同时,世界银行此前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

中国宏观经济的触底反弹,为前期饱受疫情重创的部分行业,尤其是航空业恢复生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受2020年末二次疫情的影响,民航旅客运输量再次下滑,但据中国航协预测,随着政府部门对疫情的有力管控,从2月开始,民航业将再次触底反弹。在稳步复苏的过程中,中国航空业的市场格局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低成本模式与货机市场或将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