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拒绝盲目消费
(1)不要贪图便宜或者是颜值有时候我们看到便宜又好看的东西就买了,但实际上买回来之后可能是被搁置的,这类东西真的没必要买。
(2)不要冲动下单。有时候深夜逛一下淘宝可能就激情下单了,第二天醒来又觉得没什么用,开始后悔。
盲目消费
(3)不要囤积购买物品。大量囤积物品不仅占地方,有些东西还可能超过保质期,最后导致浪费。挑自己用的到的东西买,实用就好。
2、拒绝跟风消费
别人的生活状态跟你不可能完全一样,不要做那个随波逐流者,大家都购买的东西不代表就是好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拒绝跟风消费
3、拒绝超前消费
(1)尽量避免使用花呗等。这一类的平台出现可能会助长你冲动消费的心理,而这钱又是需要偿还的,大学生的收入大多来源于父母,因此还是建议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购物哈!
(2)不要一直向父母要钱。虽然父母一定会愿意把钱都给你花,但是每一分钱都是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超前消费购买东西慎重考虑噢~
(3)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假如你每个月有1500元的生活费,你可以简单规划一下每天大概花多少钱,做到心里有数,不要觉得反正父母会给钱就毫不在意。也不要拿到一笔生活费,一个月还没过几天,钱就花的七七八八了,剩下来的日子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只能过得紧紧巴巴抠抠索索。这也不是理智的行为噢。千万不要觉得你靠着那么一点点钱硬撑完这个月很厉害,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大手大脚,其实每天都可以过得很滋润呀~
远离借贷平台,否则当你没有能力偿还的时候还是要依赖父母的,父母永远是你可以依靠的港湾,但也要多考虑考虑他们,而他们也一定不希望看到你盘算着每一分钱过日子的样子。
超前消费
4、拒绝攀比消费
不要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出于攀比的心理购买跟人家一样甚至比别人更昂贵的东西。
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你。
大学生消费有什么特点?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2、盲目消费: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
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3、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4、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5、大学生消费层次性明显: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
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
大学生旅游消费者有哪些特点?
《在校大学生消费特点》一文说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
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
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
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大学生会尽量
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
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以上说明大学生在消费时具有较为理性和比较时尚的特点,而旅游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而且很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也不例外,可见大学生迫切的要去旅游,
而便宜且活动多的旅游深受大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