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的消费水平在全国排名在什么位置?

这里做不了图,兄弟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几年来,长沙发展速度更快更好,2006年全市实现GDP1790.66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1位,地方财政收入176.48亿元,增幅26%。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民纯收入等指标,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均处于最高水平。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1490元,达到13924元,增幅达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增长了14.85%,达到5438元。

在城市,人们消费结构出现升级的同时,消费理念也日趋理性。据调查,长沙“城里人”人均消费性支出10680元,人均比上一年多花了1020元,这主要分布在各类服务性消费中,平均每位市民用于“享受”的费用是3512元。另外,平均每百户家庭就拥有私家车6.3辆,电脑56.5台,人均居住性面积也增加了0.61平方米,达到28.29平方米。

在农村,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增长27.62%,达到2657元。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农村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捎回家的除了一摞摞钞票,还有城里的生活理念、先进的致富经验。据统计,每百户农村家庭中,就拥有家用汽车3.95辆,电脑8.40台,移动电话机161台……

与人们渐鼓的钱袋子相对应,长沙市的物价水平却保持着平稳的态势,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了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回落了0.5个百分点。城市更绿生活更美

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所在。长沙在过去一年里新增绿地面积462.18公顷,其中超过200公顷都属于公共绿地。截至年末,长沙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9.27%,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同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地表水满足三类标准的断面比例均实现100%。

相类似的数据还包括:劳动就业健康发展,全市从业人员达362.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62%;省、市8件实事47项具体指标全面完成,其中28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财政完成预算安排“低保”资金8769万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比率大大提高,达到87.4%……长沙正在“全速发展”的统令下,向和谐社会大步迈进。

长沙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过万 消费水平超过武汉

2007-2-5 9:11:03 潇湘晨报

●据长沙市统计局城调队发布的数据,2006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4.13元,人均消费支出10679.74元,长沙市民去年的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已超过同为中部省会城市的武汉。

●2006年,反映城市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由上年同期的33.4%降至32.6%。

●统计数据显示,在八大项支出方面,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三大类消费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其中,居住消费增幅居8大类之首。

●2006年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866.86元,同比降低7.3%,是五年以来首次下降。

●汽车是近年的城市居民家庭最具代表性的消费热点,2006年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2006年末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为6.25台,较上年同期增长46.5%。

潇湘晨报2月5日讯 2006年刚过,每个人又开始打起“小算盘”:过去这一年,赚了多少花了多少又余下来多少?具体到个人的情况每人不一,但长沙市统计局城调队为整个长沙城市居民做了一笔细账:2006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4.13元,同比增长12%,连续三年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人均消费支出10679.74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6个百分点。无论收支,都彰显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

2006年,反映城市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由上年同期的33.4%降至32.6%,下降0.8个百分点。与此相反,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上年同期的32.49%提高到32.89%,提高0.4个百分点。

统计专家分析认为,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的提升,说明居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长沙城市市民消费观念正在由单纯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消费内涵、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恩格尔系数和服务性消费这一降一升的比重变化,更是表现出了长沙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居住消费增幅最快

统计数据显示,在八大项支出方面,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三大类消费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867.24元、1398.33元和1089.36元,分别增长10%、15.6%和27%。其中,居住消费增幅居8大类之首。而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等消费的增幅在1位数以内。

居民住房消费则随着家庭购房的增多,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装修进入高增长阶段。全年家庭人均住房装修146元,同比增长1倍,同时居住服务也随之增多,人均74元,同比增长61%。

在多项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2006年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866.86元,同比降低7.3%,是五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今年长沙市除了对五区特困家庭子女的学杂费实行全免外,部分城区还在辖区范围内免除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适度减轻了城市居民家庭教育负担过重的现状。

旅游汽车成消费热点

随着近年以住房、汽车为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稳步推进,2006年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仍然集中体现在住房、交通和旅游三大板块。其中,居民外出旅游在经济增长、收入持续提升和市场进一步规范的大环境下,城市居民旅游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全年家庭人均团体旅游支出358.6元,同比增长54.1%。

此外,汽车是近年的城市居民家庭最具代表性的消费热点,2006年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2006年末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为6.25台,较上年同期增长46.5%。汽车拥有量增加,同时也带动与之相关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汽车维修费和税等消费链的增长。居民出行也随之增多,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交通消费672.6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家庭交通工具支出126.4元,同比增长47.3%,交通费360元,同比增长31.4%。

[新闻链接]

长沙消费水平超过武汉

2006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4.13元,对比2月2日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发现,长沙市民去年的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已超过同为中部省会城市的武汉。

来自武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武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359.98元,比上年增加1510.2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2.3%,增幅为11年来新高。人均消费性支出9182.09元,增长11.5%,消费支出的所有8大类商品都呈增长态势。增长最快的包括交通通信、居住、衣着等方面的支出。电子产品、汽车、粮油烟酒、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商品都成为2006年武汉人的消费热点。

二、消费中心城市排名:长沙上升最快,为何长沙消费越来越高?

因为长沙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网红城市,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在不断的提升,所以消费才会越来越高的。

长沙最近得到的关注度其实还是比较大的,在五一劳动节期间的排名已经到了前10位,而且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也得到了大量的讨论。城市在国家的地位得到提高之后,相应的消费也会越来越高的。

一、长沙已经成为了网红城市。

从五一的一些数据当中可以看出来,长沙在五一劳动节期间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并且从五一劳动节期间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长沙的服务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一直以来都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非常能力的想象。

二、长沙这个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

长沙最大的一个优点就在于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比较强,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个城市里面定居的。这个城市不仅仅拥有非常多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潜力绝对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三、长沙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

从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的数据当中都可以看出来,长沙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很多人前往长沙旅游的时候,能够选择更多的旅游地点。长沙这座城市在未来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旅游方面,旅游所获得的收入确实对长沙的贡献比较大。

现如今很多网红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像重庆,上海,苏州,杭州以及长沙的这样的城市,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会越来越大了,在未来的消费成本也会比较高的。

三、深度观察|从二线城市跻身网红顶流,长沙如何“长红”?

本文约5043字

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今夏最火目的地、必打卡城市、人生一定要去的10座国内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后,湖南省长沙市黑马一般跃然出现在各大 旅游 推荐榜单上。

从橘子洲、岳麓书院到“马栏山”、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网红城市长沙的标签越来越多并趋于年轻化。从红色之都到所谓“当红炸子鸡”,长沙如何做到从一座二线城市成功跻身国内网红城市“顶流”?又能否打破网红城市活跃周期短的“魔咒”,从“网红”变“长红”?

不仅是长沙人的长沙

现如今,长沙要被外地游客挤爆了。

“去年国庆节,我同学来长沙 旅游 ,本想带她去吃超级文和友和一盏灯,令人吃惊的是,要么排队排到几万号,要么就是谢绝取号;想喝杯茶颜悦色,要排一到两个小时。”在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小姚看来,现在的长沙早已不属于长沙人,每到 旅游 旺季,市内商圈、著名打卡地、网红餐饮店基本被外地游客占领。

小姚的说法并不夸张。以今年“五一”黄金周为例,在纳入湖南省统计范围的39家监测单位中,30家 旅游 接待单位累计接待1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0.3%;9家住宿单位累计接待1.2万人次,同比增长31.36%。携程联合新华 财经 共同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长沙入围“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 旅游 城市,在三大新晋夜游城市中排名第二。

长沙的网红标签

长沙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这一切的变化,正是从长沙成为网红城市开启。

与老牌网红城市西安、成都、重庆相比,新晋选手长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与朝气。

长沙的 美食 从来不走高、大、上路线,真正的美味遍布于街头巷尾。被视为长沙网红标杆的超级文和友藏于现代化的海信广场之中,其内里重新构建了长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7层共计20000平方米的营业空间,集合了长沙小吃路边摊的精华,全方位还原老长沙的文化与情怀:粮店、百货大楼、邮筒、杂货店、理发店、澡堂,裸露的红砖、粗糙的铸铁、铁皮包角的木门、转角处热气腾腾的小吃店……复古装修风格的加持让游客在品尝臭豆腐、手剥小龙虾的同时有了更为丰富的消费体验。

在长沙,另一个广受追捧的网红打卡项目是品尝茶颜悦色。茶颜悦色凭借着独特的茶品味道、便宜的价格、极具古典美的文化内核以及努力挣钱告倒山寨的励志故事在长沙乃至全国奶茶界赫赫有名。当前茶颜悦色在长沙的直营店面超270家,可谓“十步一茶颜”。近两年,茶颜悦色席卷朋友圈,甚至有游客“打飞的”、坐高铁前来长沙,只为喝一杯茶颜悦色。消费者纷纷表示,比起喜茶、奈雪的茶等知名奶茶品牌,茶颜悦色不仅味道有保证,在价格上也尤为亲民,这是其成为网红爆款的一大原因。

在橘子洲看烟花也是广受欢迎的必打卡项目。今年5月1日,下午4点不到,湘江两岸就已人山人海。外地游客、本地市民都早早在杜甫江阁附近排队占位,等待夜间绽放的橘子洲焰火。晚上8时30分整,湘江上方的夜空被绚烂焰火点亮,江边两岸则被人们的手机闪光灯点亮。

“一年四次,每次都格外期待橘子洲的烟花雨。”本地人小贝都如此向往,更不必说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游客们。

此外,长沙本地初代网红——湖南广电早已被人铭记在心。《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成为了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电视综艺;而近两年新晋爆款节目《明星大侦探》《向往的生活》《乘风破浪的姐姐》等 娱乐 节目也都出自湖南广电之手。这让坐落于长沙马栏山的湖南广电成为众多电视观众的“朝圣之地”。“马栏山”也逐渐成为湖南广电的代名词。

长沙凭什么出圈

成为网红城市前,长沙是一座“普通”的二线省会城市,既没有西安厚重的 历史 文化积淀,也没有重庆魔幻的8D城市景观。然而,长沙就是“出圈”了。

对于长沙的走红,众说纷纭。“长沙一直很火,只是突然间被更多人熟知罢了。”在小贝眼中,这座城市在很多年前就已具备网红城市的属性, 美食 、不夜城、 娱乐 之都等标签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更多的人认为,长沙火得“突然”。

在短视频流媒体时代,沉浸式游玩体验的传播能力得到极大凸显。即使是新媒体“小白”,也能够在长沙拍摄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短视频作品,进而帮助长沙实现快速的口碑裂变。不仅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马蜂窝、小红书等积极转型短视频流的图文媒体平台中,长沙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水平。

事实上,从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0美元大关开始,中国 旅游 就从观光时代进入休闲度假时代。从前单纯的观光吸引核已逐渐演变成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性吸引核,甚至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单独构成强大吸引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境游暂不开放,游客回流为长沙 旅游 发展创造了选择性优势。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老城区。一方面,这些老城区保留着城市的烟火气息,是一座城市的记忆,穿梭其中就会感到 历史 扑面而来;但另一方面,很多老城区也面临着房屋老旧、街道脏乱、上下水不方便、生活 娱乐 设施不全等共性问题。如何让老城区既能完善功能,又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既能让人看见 历史 ,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不少城市大力进行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

长沙IFS之于五一商圈,就像成都太古里之于春熙路商圈、南京德基之于新街口商圈,代表着长沙市政府的决心和“野心”。长沙IFS开业两年后,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5%,盈利同比增加55%。

除了奋力打造商圈,长沙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样下足功夫。2014年,长沙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二号线开通。两年后,地铁一号线投入运营。长沙进入地铁时代后,人流急升,沿线要素被逐个激活。五一广场站被设计成东西南北的人流汇聚之地,每一趟列车都经过这一枢纽,为五一商圈带来了堪比天文数字的人流量。一号线则在五一商圈密集设站,从五一广场站到黄兴广场再到南门口,在这条一公里的直线上就有三个地铁站点,地铁在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人流之下呼啸而过,完成了人流在商圈内的循环。如今,长沙已开通5条地铁线路,远期规划内还有十余条正在筹划建设中,建成后这座城市将实现四通八达。

“除地铁外,城际列车也值得一提,其中一条磁浮快线串联起了长沙的各大商场、火车站、高铁站以及机场,出行更加便捷。”小姚说。

此外,周鸣岐还提到:“长沙是省会城市里房价控制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居民手里有余钱,其消费水平必然有所提升,也有助于为城市营造良好消费氛围,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 社会 科学院 财经 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看来,网红城市的背后实质上是一个区域竞争的问题。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网红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相对更大的城市,其要素主要是指对资金流和人才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从“网红”到“长红”,

长沙要如何走

成为网红,为长沙带来诸多利好——知名度提升,吸引更多游客,文化 旅游 产业快速发展等等。然而,另外一个与“网红”常关联的词是“过气”。

仔细看来,西安市、重庆市都是比长沙先一步红起来的城市,除了 旅游 GDP的增长和日渐增多的景点游客,两座城市并没有太多变化。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的“新晋流量小生”——长沙的未来会有不同吗?如何才能从“网红”走向“长红”?

“保持 旅游 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很重要。”吴丽云认为,无论是茶颜悦色,还是超级文和友都属于当下创新的业态或产品,也有其生命周期。而让城市 旅游 业态保持活力的秘诀,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出符合消费需求的新业态和产品,让游客能对目的地城市始终充满新鲜感和好奇。

不少城市在成为网红之后,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这在国外不少老牌 旅游 目的地中也普遍存在。如城市设施建设容纳度不足,游客超负荷,导致 旅游 体验度欠佳,城市秩序混乱,环境遭到破坏等。

吴丽云进一步指出,还应做好城市的配套和治理。随着游客大量涌入,通过科学的城市管理和游客引导,让游客可以获得更好的 旅游 体验依然是网红城市保持持久魅力的重要基础。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骤然变成网红,长沙市居民草心感慨颇深,她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感到骄傲自豪,但作为本地人她也会感到苦恼。草心说:“因为长沙现在太红了,对我们市民生活还是有困扰的,尤其是节假日的出行就成为大问题,去哪儿都堵,到一些大的商圈去逛逛,也基本都是看人潮。”

在贺小荣看来,长沙想要红下去,应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把品牌当做网红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来锻造。周鸣岐认为,长沙应在现有文旅产业基础之上增加度假业态,特别是增加高端的度假区。“长沙还是需要一个可以容纳高端度假游客的地方,其实长沙周围有不少好的待开发资源,如岳麓山以西仍有不少森林公园可以开发,开发空间较大,可以打造更多度假场景并不断更新度假产品。”周鸣岐说。

近年来,长沙市政府在网红场景塑造方面下足功夫。如心形红绿灯、粉红斑马线等,每到节假日还会有新的网红打卡地出现在大众视界,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城市也可以套用这些人为打造的网红场景,以及类似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标签?

“长沙的成功不能简单复制,因为长沙的网红城市形象是 历史 名城、山水洲城、创意之城、 娱乐 之都等叠加、升华的结果。”贺小荣称要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城市很难。

吴丽云也认为,网红产品只是城市在某一时刻的部分吸引物,简单复制并不会造就同等的网红城市,只会造成各地在效仿重建后,这些产品网红吸引力逐渐消失。 旅游 目的地城市之所以“被网红”,与城市的生活底色、城市的休闲消费特点和当地老百姓的休闲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红产品只是其中的催化剂,因为这些网红产品的出现,城市火速在一些消费圈内传播,进而火速蹿红。

然而,长沙成功的经验仍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凡沾了‘网红’两个字,都有时效性,而人容易喜新厌旧。但我们还应看到,绝大多数城市都面临更新改造的问题,在这方面,长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案例。”周鸣岐指出,通过城市更新,将城市本身的传统文化与 时尚 不断碰撞,就形成了新的味道,用城市更新的手段焕发出老城固有底色的魅力,才是长沙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者: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