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促进旅游发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特别是在吸引国内外游客方面的措施有那些?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二)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海南在旅游目的地形象鲜明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其他旅游产品? 因为在写论文,跪求高手指导!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很高兴应邀参加海南改革开放发展高层论坛,感受“品位之城、阳光海口”的魅力,领略海南20年来发展的辉煌成就。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和邵琪伟局长,对这次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海南省在兴办特区、创新发展中取得的“很了不起的“业绩,表示崇高的敬意!
20年来,海南省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以特区的特色、特有的速度,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作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与1988年建省之初相比,旅游接待人数增长了15.6倍,旅游收入,增长了接、近60倍;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14%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最具特色与潜力的外向型产业。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国务院就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见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海南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海南作为经济特区的发展,不仅进入了一个新历史起点,而且面临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重要机遇。借此机会,我想就把海南省建设成为特色优势鲜明的海岛国际旅游目的地,谈一些思考和认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 海南发展旅游业的特殊优势
第一,海南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阳光充沛,海水清洁,沙滩优良,海岛多样,生态优越,具有发展热带海滨海岛旅游的独特优势。海南人文旅游资源也独具魅力,博鳌论坛、文昌椰乡文化、三亚黎苗民族风情,等等,为发展海岛旅游注入了灵魂与活力。
第二,海南所处区位具有优越性。地处经济发达的客源辐射圈。海南距离香港、澳门直线距离不到500公里,飞行时间仅45分钟;靠近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的珠江三角洲;海南是“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联络的前哨和门户,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随着航权逐步开放,海南与港、澳、台,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航空交通更趋稳定,海南有条件成为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优选旅游目的地。
第三,海南基础设施具有前瞻性。近年来,海南完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正在筹划新一轮基础建设项目。航空、港口、跨海铁路、高速公路等配套条件日益完善,围绕构筑大环岛旅游循环圈,建设了旅游景区与环岛高速公路、粤海铁路的连接线,加快了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的通信、电力、供水、环保和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快捷、安全、高效的旅游通道。尤其是海南发展旅游的软环境日益优化,凸显优势。
二、海南发展旅游业的鲜明特色
第一、支柱性产业地位的鲜明特色。旅游业是海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优势产业,也是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和发挥海南生态环境优势的特色产业。海南良好的区域资源可以转化为效益最大化的旅游资源,形成很强的垄断优势、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用旅游带动大开放,带动各行各业的大发展,这是海南的现实、有效、可靠的产业选择。正如卫留成书记曾经指出的,海南省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的,能够给中国作出贡献的,是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我们都该应强化这一认识,这是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认识基础。
第二、开发高端性旅游产品的鲜明特色。随着海南旅游市场日益国际化,以及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海南拥有的阳光、海水、沙滩、绿地、温泉、民俗等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显得更加可贵。可以对应开发高端的休闲度假产品和新业态旅游产品,适度超前地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高端旅游产品的制高点,新业态旅游产品的集聚地。通俗地说,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高端消费市场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而不是大众性、粗放型的旅游市场。这是海南生态型、稀缺性旅游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第三、特区政策支撑的鲜明特色。生态和政策的秉赋,是海南旅游发展的两大支点。海南整岛办经济特区是一个特殊优势,国务院又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新的支持,我们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用足用好免签证、免税区、放航权等政策,放大政策效应,推动海南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鲜明特色。海岛旅游易于综合开发。因此,海南旅游业不仅是支柱产业,而且是动力产业。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旅游业与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科研产业,以及国防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技旅游、航天旅游,等等,这样才能把海南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综合型、国际化的世界著名、亚洲一流、中国最佳的热带海岛型旅游目的地。
三、建设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着力点
加快海南旅游业发展,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要突出高端性。坚持高起点策划规划,高层次招商引资,高水平开发建设,高标准经营管理。对1998年编制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抓紧进行修编和提升。对正在策划规划的项目,应借鉴墨西哥坎昆、古巴巴拉德罗、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等旅游资源和产品相似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精心搞好策划规划和开发建设,体现世界一流水平。
第二,要突出市场化。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运用先进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加快建设进程。要有效地整合全省优质旅游资源,培育优质旅游龙头企业,包装优质旅游产品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旅游业发展。可采取大企业引入、大项目带动、主题式设计、区域性开发的模式,从单体要素建设向整体区域开发转型,按照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统筹考虑进行旅游招商,努力形成长旅游产业链和大旅游经济区,在大的区域内,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整体水平。
第三,要突出国际化。着眼国际市场,调整发展方式,构建起国际旅游岛的鲜明形象。建设国际旅游岛,强调的是国际化,主要是指:一是旅游产业体制机制的国际化,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二是旅游要素的国际化,产品类型、接待设施、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三是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质量标准、文化要素,个性服务和舒适程度等,适应国际要求。四是市场开发的国际化,面向境外、海外客源地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宣传促销和形象宣传。
第四,突出品牌化。不断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学习借鉴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又要注重创新发展的后发优势,既要建设一流的旅游硬件设施,又要注重创新经营机制和优质服务。既要注重打造各具特色、风格鲜明、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旅游城市,又要加快培育精品专项旅游产品,重点培育和开发游轮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不断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树立起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形象。
参加这次高层论坛,感受颇深,卫书记的主旨报告、周部长精辟小结、各位专家的演讲,还有罗省长将要做得总结,可谓新概念、新思维、新路径,很有冲击性。既感受到了思想认识成果的高端性,也从大家对中国旅游和海南旅游发展的关心支持中受到了鼓舞。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支持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规划发展、人才培训、市场促销、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实质性的支持。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有海南省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海南一定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请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应采用哪些具体方案促进海南旅游消费。可从政府、旅游企业等方面入手?
找不 到的。 2 旅游心理学——激发旅游动机 凌霭婷 3.探索的动机 解释旅游的另一种假定就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探索的动机。 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探索的动机 是天生造就的,并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用登山。滑翔、跳伞、潜水。坐气球 或航海来得到满足,也可以通过旅游发现新目标、结交不同的人或了解异地文化等来实现。 4.冒险的动机。大多数健康的人都喜欢冒险,冒险是扣人心弦的,而且常常是属于浪漫 冒险的动机。 冒险的动机 色彩的经历, 它没有明显的实际价值, 这类旅游者通常都有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体验世界的 强烈欲望。 5.一致性的动机。一致性,即人总是寻求平衡、和谐、一致,力求没有冲突和能够预知 一致性的动机。 一致性的动机 未来。不一致则会产生心理紧张。按照一致性理论,在旅游的情境中个体表现出尽量寻找可 提供标准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个体认为那些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 高速公路、 旅馆、 餐馆、 商店为旅游者提供了一致性,会给旅游者带来和谐舒适感。 6.复杂性动机。根据复杂性理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感兴趣的是力求避免一致 复杂性动机。 复杂性动机 性和可知性, 而是从在家时的惯常节奏或上次假期旅游经历中寻求一种变化的需要, 从而追 求旅游给人们不变的生语带来的新奇和刺激,解除由于单调生活而引起的紧张感。 要想更好的激发旅游者的动机, 除了了解其动机的种类外,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影响旅游 动机大因素。因此在提出怎样激发旅游动机之前先总结下影响旅游动机大各种因素: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影响旅游动机强度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旅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