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cpi历年数据是多少?
中国近几年CPI指数增长率相对稳定,如2015年12月CPI为101.6,同比增长1.6%;2014年12月CPI为101.5,同比增长1.5%;2013年12月CPI为102.58,同比增长2.5%;2012年12月CPI为102.7,同比增长2.5%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_rice_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拓展资料:
1、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通报,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是国家对居民发放物价补贴的依据。
二、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1
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介绍,文化和旅游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各项工作。各地精心策划组织一批高质量文化文艺活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等文化活动,为群众就近就便享受文化生活提供便利。
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比2021年略有下降,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3.9%、56.3%。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
余昌国表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传统民俗文化有机融入春节活动,文化迎春氛围浓厚。各地张灯结彩,扮靓古村古镇,年画、春联、窗花、庙会、龙舞、狮舞等年俗元素营造浓浓“年味”,非遗体验、民俗拜年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各地群众广泛参与“视频直播家乡年”和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家门口和线上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分享浓浓家乡年味。三星堆修复文物通过春晚与全国观众见面,掀起博物馆旅游热潮,“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
同时,“周边游+深度游”模式凸显,近程旅游品质化、个性化趋势突出。春节假日期间,省内游、跨省游比例分别为78.3%、21.7%,近程自驾游、亲子游、主题公园游、冰雪游等短途休闲活动增量明显,在本地找“年味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年选择。近程休闲活动提质升级,品质化、个性化产品更加契合春节出游需求。独栋民宿受欢迎,“包个小院儿过大年”成为时尚。
冰雪旅游热度提升,成为春节假日旅游的新亮点。在冬奥热情持续高涨的带动下,以冰雪项目为主的冰雪游在虎年春节假期较受欢迎。北京、辽宁、吉林、浙江、四川、新疆等地发布14条春节假期冰雪主题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带热周边滑雪、温泉、非遗、研学、美食、酒店等业态。
此外,数字技术丰富文化和旅游新体验,线上活动丰富多彩。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了云展览、云春晚、云讲座、云演艺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服务活动。大年初一,“文艺中国2022新春特别节目”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新媒体账号和各大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奏响了激昂奋进、大气磅礴的主旋律,引发网民热烈关注,当晚直播观看量突破1000万人次,全网话题关注量超过2.5亿。京剧《龙凤呈祥》等在线演播也广受好评。各地强化智慧 旅游技术应用,方便游客一站式获取预约、限流、疫情防控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实现科学管控、智慧限流。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2
春节国内旅游数据新鲜出炉,6家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
申万旅游及景区指数大涨5.34%
2月8日,申万旅游及景区指数大涨5.34%,居于行业概念涨幅榜第三位。成份股中,九华旅游、曲江文旅、岭南控股、*ST海创等4股涨停,张家界、桂林旅游、西藏旅游等3股盘中也一度封板,收盘均涨逾6%。受益于春节假期对旅游及景区行业景气度的提振,指数已连续3日收阳,累计涨幅11.81%。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旅游及景区行业2月8日整体估值水平为65.39倍。成份股中,九华旅游、云南旅游、峨眉山A、天目湖、三特索道最新滚动市盈率低于这一数值。其中九华旅游滚动市盈率最低,为31.2倍。
春节假期国内出游2.51亿人次,周边游、冰雪游赢得高人气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信达证券表示,今年春节旅游不及去年同期主要是因为节前疫情点状暴发,部分地区加强管控。
周边游、冰雪游掀起热潮。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省内游、跨省游比例分别为78.3%、21.7%,周边游领跑旅游市场;在冰雪运动热情持续高涨带动下,以冰雪项目为主的冰雪游成为假期出游的新宠。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全国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期上涨68%。
在跨省游目的地中,海南依旧表现出色,全省酒店平均入住率同比提升15-25百分点。1月30日-2月5日期间,全省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19.83亿元,同比增长144%,在2021年相对较高基数上仍实现高增长。
出行方面,据交通运输部预测,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1.3亿人次,比2021年同期增长31.7%,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数据公布3
2022年的首个长假已临近尾声,春节假期的旅游市场也迎来了开门红。2月6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与此同时,各家OTA也纷纷晒出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的答卷。有部分OTA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超八成游客选择在本地逛景区,本省景区门票占比高达82%,本地游、短途游趋势明显。同时,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开幕,冰雪旅游消费也成为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热门。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
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也正逐步恢复。
2月6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7天,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文旅部还表示,春节假期,探亲访友、都市休闲、乡村度假、冰雪休闲成为市场主流,自驾旅游、家庭出游、小团定制、“研学+非遗”成为假日出游的主流模式,广大游客去郊区“包个小院儿过大年”、住民宿成为假日新宠。
具体到北京市场,春节期间北京市民出游的热度依旧不减。北京市文旅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31日-2月6日,全市重点监测的147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758.3万人次(不包括环球影城人数),与2021年比减少2.9%,比2020年增长3.6倍,恢复2019年同期的81.4%;营业收入5.82亿元(不包括环球影城收入),与2021年比减少5%,比2020年增长8.5倍,比2019年增长1.8倍。
此外,不少OTA也交出了春节期间的成绩单。根据携程、同程旅游、途牛、驴妈妈等OTA发布的春节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游客出游热情不减。其中,据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22虎年春节出游总结报告》显示,春节假期,游客出游高峰从2月2日(初二)持续到2月4日(初四)。在出游人群中,“80后、90后”依然最活跃,占比超六成;家庭客群成为主力军。
毋庸置疑,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依旧旺盛,全国的旅游市场也在稳步复苏。
本地游、周边游趋势明显
虽然春节假期共有7天,但受疫情变化的影响,旅游市场仍以本地游、短途游为主。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假期,省内游、跨省游比例分别为78.3%、21.7%。
根据途牛旅游网出游数据,这个春节假期,近六成游客将出游“距离”调整为本地游、周边游,即使不出远门,也要在“家门口”过出满满的新年仪式感。同时,中青年人群依旧是本地游、周边游的主力。在途牛春节出游用户订单数据中,26-45岁游客占比达75%以上。
春节期间的住宿市场在就地过年和返乡过年两种需求的交汇下,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局面。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酒店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同比上涨81%。本地游趋势明显,本地酒店订单量占比约为60%。
同样,同程旅游方面的数据也显示,在酒店预订方面,今年春节的反向探亲客流叠加本地出行需求,本地的酒店预订占比高达46%。“宅酒店”成为城市人群接待反向探亲的'家人,以及城市居民享受年节氛围的新选择。
除此之外,主题乐园依旧是春节期间家庭“遛娃”的好去处。去哪儿数据显示,从出票量来看,北京环球度假区、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海昌海洋乐园、广州长隆、北京欢乐谷位列前五强;云南昆明融创海世界、四川绵阳方特东方神话票量较去年春节均上涨五成以上。
精品民宿“一院难求”
本地游、周边游在成为春节期间旅游市场主流的同时,民宿则更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根据途家数据,春节期间,全国整租小院或别墅的民宿订单交易额同比2021年春节仍上涨五成,带着全家包小院儿感受当地的年味儿,在这个春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最火热的现象。其中,上海、北京周边的部分精品民宿小院提前一个月就预订完了,这个春节出现“一院难求”的现象。
在整租小院或别墅过年现象的带动之下,今年春节全国民宿行业与去年相比也呈现上涨趋势。途家数据还显示,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期间,不论是民宿交易额、间夜量还是客单价整体同比2021年春节呈现上涨趋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两成,交易额同比增长近四成,实现量价齐升。
北京商报记者还了解到,2022年春节期间(初一到初五),旅悦集团旗下民宿品牌花筑预订火热,210家门店实现满房。与2021年相比,2022年春节期间花筑民宿出租率提升5%;ADR超过600元,对比2021年有大幅提升,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RevPAR同比提升超过50%。由此可见,由于疫情变化的影响,许多消费者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从长途旅游转移到了周边游,使得民宿更为火爆。
除此之外,携程集团打造的携程度假农庄,也在春节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携程度假农庄系列产品日均订单量环比上月上涨10%,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携程度假农庄(河南济源小有洞天联营店)等热度持续上涨。
冰雪活动成为消费热选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大众冰雪旅游也在持续升温。
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成为了这个春节的消费热选。飞猪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同时,“00后”春节冰雪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远超其他年龄段。不管是去滑雪场滑雪,还是赏冰灯、冰雕,冰雪旅游正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主题玩法。
另一边,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期上涨68%。其中,相比冰雪观光类景区,室外滑冰场、滑雪场、冰雪主题乐园等能够真正体验冰雪运动的景区和场馆更受游客关注。滑雪还成为了今年春节最火的五大景区主题之一。
从北京市场来看,冰雪运动也在不断的“深入人心”。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今年春节期间公园中的冰雪活动特别受欢迎,共接待游客15.87万人次,其中冰场7.03万人次、雪场8.84万人次。与此同时,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双奥之城”北京稳居春节假期热门城市榜首,北京地区的“冰雪”“滑雪”等冬奥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均高于215%,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搜索热度更是高涨300%。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今年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以本地游、近郊游为主,受疫情变化的影响,跨省游的占比相对来说会少一些。同时,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北京近郊的滑雪场以及市内的冰场也成为游客出游的首选地。
“逐渐转暖的天气更加适合人们出游,市内游、近郊游也有望成为清明假期时北京旅游市场的主流。从全国来看,在近郊游为主的情况下,远程的旅游可能会有一定的增长,所以各地也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为清明假期的旅游做进一步准备,使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有一个很好的开端。”王兴斌还谈道。
三、中国春节将成全球黄金周吗?
简介: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打算去泰国过年,一方面可以避寒,一方面也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气氛。”家住北京的杨女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拘泥于过春节必须回家的惯例。
春节将至,来自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将接待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将成为史上旅游最热的春节。出境游方面,综合线上旅游企业的分析预测,2017年春节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中国春节将成为全球黄金周。
详细介绍:
空前 史上最热旅游春节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对全国60个样本城市开展的《中国大陆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显示,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2%,接近半数的居民选择春节期间出游。从游客流向看,“南下避寒”和“北上赏雪”是国内游客主要流向。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出境游方面,2017春节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中国春节将成全球黄金周。从旅游预订情况看,远程出境游向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瑞士、匈牙利、捷克等国家和地区出游的趋势比较明显,中近程出境游向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出游的趋势比较明显。港澳地区仍是周边出境游主要地区。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休闲度假已进入消费者刚性需求范畴,年味在变淡,过年旅游在变浓。”国家旅游局2017年春节假日旅游指南指出,邮轮游、冰雪游、亲子家庭游、主题游市场热度不减。调查显示,普吉岛、巴厘岛、济州岛、冲绳、长滩岛、马尔代夫、沙巴、芽庄、塞班岛、斯里兰卡是游客度假的热门海岛。带小朋友去乐园亲子游也是出游的一大动力,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澳门渔人码头等很受欢迎。年轻人热衷的滑雪溜冰、看北极光和冰雕的冰雪路线仍受追捧。邮轮游已成为国民出游新方式,今年春节邮轮出游人次增长1.7倍。
关于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乘坐飞机出游的占比最高,为36.4%,其次是长途客车,占比22.50%,自驾车占比21.40%,火车占比18.50%。在出游同伴的选择上,近六成选择家人陪伴出游,近三成选择与好友结伴出游。
途牛、易到联合发布的《2017年春节出行大数据预测报告》也显示,春节前后,全国出行人数将呈现约218%的增幅,回家出行高峰将出现在腊月二十七(1月24日)前后的4天,返程高峰将出现在正月初七(2月3日)前后4天。
途牛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外来人口最多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将在除夕当天开始上演“空城计”,春节期间平均车速将是日常的1.23倍。
暴涨 出境游成本同比增62%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表示,今年春节旅游特点主要有国内周边游,家庭出游、海外过大年等,市民开始利用春节放松,而不是走亲戚、应酬,突显出旅游消费市场的一些新变化。
2017年春节出境游市场火爆。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签证利好出境游市场。众多国家对我国公民实行免签、落地签等便利的签证政策;另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黄金周长假从三个变成了两个,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时期出境旅游。
蚂蜂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年回家”这一传统形式正在被重新定义。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异地过年”、“出国过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春节出游的成本也随之大幅上涨。
据蚂蜂窝发布的《2017春节出游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境内外旅游产品的价格均较去年有所上涨。其中,境内旅游产品的均价为3339元,同比2016年增长30%,境外旅游产品的均价则攀升至5927元,同比2016年增长62%。
众信旅游、华泰证券联合发布的《2017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OPI(OPI是反映中国公民赴全球各目的地旅游产品及其价格变化的指标体系)为145.1,高于2016年的暑期旺季和“十一”黄金周的价格指数,与2016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上涨了7.8%。其中泰国、澳洲以及多数海岛涨幅最大。
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总监王振玥表示,从目的地来看,近来多个城市开通赴澳洲直航航班,运力增加带来的大批客流,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而泰国自2016年9月份以来整顿“零负团费”,价格随之涨幅明显,在春节期间达到峰值。
据王振玥介绍,2017年春节黄金周,近程亚洲游产品价格指数为160.5,与2016年12月份相比上涨51.1%。从增长率来看,团队游产品中,泰国游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最大,比12月份上涨61.5%,与去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上涨17.1%。
提升 旅游迈入品质阶段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继续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额的双料世界冠军。事实上,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6年上半年,5900多万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未来5年,中国出境游客将超过6亿人次。
“不过,在出游过程中,相对于以前只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进店‘买买买’,如今的出境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住上,更好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旅游迈入品质阶段。”业内人士指出。
携程集团对外关系负责人范婧艳说,旅游休闲度假已进入消费者“刚性需求”范畴,现在出国旅游已经不再只是“买买买”了。针对旅游市场发生的这些变化,旅游公司相应地推出很多新产品,比如医疗旅游、游学旅游等。
不少专家表示,随着全域旅游、“旅游+”政策的深入贯彻以及文创、旅游IP带动的新业态、新要素的发展,旅游产品将进一步丰富,进而拉动相关衍生产品的消费。比如,邮轮产品就成为今年春节旅游的新亮点。
据驴妈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邮轮出游人次增长1.7倍,并且多家国际邮轮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推出其高端邮轮航次。驴妈妈CEO王小松表示,邮轮公司纷纷开拓中国市场,将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事实上,品质旅游产品日益多元化、高端化,而在传统酒店住宿、机票预定方面,品质游的特点也很明显。
以酒店预定为例,途牛数据显示,中国游客预订排名靠前的国际酒店品牌包括豪生、希尔顿、喜来登、温德姆、香格里拉等。对酒店住宿的高追求,表明中国家庭游客已经开始从价格导向阶段迈入品质导向阶段。
在机票预定方面,根据携程集团数据统计,今年春运期间预订头等舱、商务舱的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1%,其中,乘机人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两舱预订量,比去年增长了49.9%。两舱机票预订量的上升,一方面是因为春运机票“一票难求”;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要求也在增高。
携程集团相关人士分析,老年人两舱预订量的增长,说明老年人这个群体有望成为整个行业的服务增长点。头等舱、商务舱旅客可以免费进入贵宾休息室候机,还可使用快速安检通道,减少排队时间,受到老人的喜爱。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品质团、定制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相比单纯的购物观光,中国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性消费,如文化娱乐、主题住宿、旅游商品、目的地生活体验方面的项目上,更好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四、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
五、国内游哪最贵?
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大连、无锡、 上海成为我国城市标准旅游花费最高的三个城市,而咸阳、 敦煌、 哈尔滨成为最便宜的三个城市。 作为今年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TPI)暨社科院国情调研课题《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价格研究》的中期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10日发布了《中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监测报告》,对2013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TPI)的变动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消费价格以及住宿、交通、门票价格等分类价格 进行了重点监测。以城市标准旅游花费看,2013年6月份,陕西省咸阳市标准花费仅为196元,敦煌市293元,哈尔滨市300元,是最便宜的三个城市。 而大连市(697元)、无锡市(664元)、上海市(658元)在50个城市的标准旅游花费列前三位。最高城市和最低城市花费相差501元。城市标准旅游 花费指游客住宿一夜,参观两个代表性的A级景区,进行一组市内交通的总花费。 从城市标准旅游花费中门票花费所占比重来看,韶山、都江堰、曲阜市的门票所占比重最高,均在花费的60%以上。从地域看,上半年海口、三亚旅游 消费价格指数(TPI)波动剧烈,西安、桂林、都江堰、重庆、韶山等城市淡旺季价格效应明显,与此相对照,上海、北京、天津等综合型大都市旅游消费价格波 动较为平缓,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较强的平抑价格波动能力。来源:新华社 钱春弦 查看原帖>>
六、中国历年(1979-2015)CPI指数、通胀率统计表
1、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2、通货膨胀率,经济学词汇,指一般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上涨率。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价格指数的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来表现。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应答时间:2021-08-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