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五大居士青莲居士是谁
青莲居士是李白
李白出生于公元前70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赞为诗仙,与杜甫一起被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史书记载,李白是兴圣皇帝的第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属于同一血脉。
李白为人非常的爽朗大方,也很喜欢喝酒作诗和交朋友。
扩展资料: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原来这老人正是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二、青莲居士是谁?
香山居士指的是白居易;青莲居士指的是李白;六一居士指的是欧阳修;易安居士指的是李清照;东坡居士指的是苏轼;石湖居士是范成大。
拓展阅读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三、青莲居士是谁?
青莲居士是李白。
青莲居士的含义和来源是:
青莲花的洁净芬芳、一尘不染,与李白鄙弃世俗的高洁个性相一致,佛教禅静的内心追求,与李白自由无碍的心灵也是一致的。
佛寺所在的世外山川与李白高蹈尘外的仙踪相一致,佛教创造的西方极乐世界与李白理想中“日月照耀金英台”的美好世界也是一致的。所以,熟悉佛教、富于幻想、追求理想境界的李白,应是感于“青莲”一词包含的丰富佛理内涵,而以之为号的。
李白诗歌特点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四、号青莲居士的是唐代诗人谁
青莲居士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青莲居士”的由来:
青莲花的洁净芬芳、一尘不染,与李白鄙弃世俗的高洁个性相一致。佛教禅静的内心追求,与李白自由无碍的心灵也是一致的。佛寺所在的世外山川与李白高蹈尘外的仙踪相一致,佛教创造的西方极乐世界与李白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也是一致的。
五、青莲居士是谁
青莲居士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的概述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
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