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屋是什么意思

公屋的意思是公共房屋,一般指香港公共屋邨,公共房屋是政府为低收入居民提供的住房。公共房屋由政府建造和拥有,以低租金出租给居民。中国大陆叫廉租房,中国香港叫公租房,中国澳门叫社会房,中国台湾省叫国民房。有时公房也指拆迁后分配的房屋。

扩展资料

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国务院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廉租房制度建设由于责任不清、资金来源缺乏等问题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廉租房建设无益于财政和政绩。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的今天,廉租房建设会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该收入在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甚至占了一半以上。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由于无利可图,故反应冷淡。

2006年,在商品价格飞涨,经济适用房建设制度被广为质疑的背景下,要求加强廉租房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该年国务院颁布条例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并为参与廉租房建设的开发商提供银行信贷便利。从实践来看,现有的廉租房数量未能覆盖所有符合标准人群。由于标准过低,大量被排斥在租住标准之外的人群仍然无力购买住房。

二、香港的公屋是什么。

香港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需付租金居住,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

1953年圣诞夜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此后,政府又在港岛及九龙各处兴建黄大仙、老虎岩、长沙湾李郑屋等徙置区以吸引居所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自此开始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公营房屋。

最早的公屋没有独立厕所或厨房。在顶层设有天台小学,方便住在徙置区的儿童上学。后来,政府不断加建学校,天台小学被淘汰,共改建为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

扩展资料:

申请公屋的要求

1、公屋的申请人,必须是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

2、收入不得超过政府制定之“最高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

3、已经申请入住居住者有其屋的个人或家庭,与中产或富裕家庭,日后均永久不得申请公屋。

4、公屋租金一般会占该公屋住户每月收入约10个百分比。

5、如果申请人因犯事而被判坐牢,会被取消公屋住客的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公共屋邨

三、在香港,公屋、居屋和私人楼宇有什么区别

公屋:即香港公共屋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居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的简称,居者有其屋计划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计划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兴建公营房屋并以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

私人楼宇:当中香港有很多大型私人屋苑,有些纯粹提供住宅,亦有些为大型综合发展,基座建有商场及社区设施,为内部居民以至区内其他居民提供起居饮食及社区服务。

扩展资料:

香港城市以现代建筑为主,大量摩天大楼分布维多利亚港两岸,高度逾90米的建筑超过3000座。全球最高100栋住宅大楼中,最少一半位于香港。

香港摩天大楼数目居世界首位。香港的建筑中包括有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以及由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香港国际机场的建筑设计也出自其手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

四、香港公屋是什么意思?

香港公共屋邨(简称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见的类别,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现时香港提供出租公营房屋的机构有三个,分别是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由来

1953年圣诞夜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

此后,政府又在港岛及九龙各处兴建黄大仙、老虎岩、长沙湾李郑屋等徙置区以吸引居所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自此开始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公营房屋。

扩展资料:

截止2021年2月16日,香港公屋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进一步延长至5.7年,创20年来新高。房委会委员兼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在电台节目表示,升幅属预期之内,但仍担心轮候时间会继续延长,预计未来5年公屋供求情况仍紧张。

现时公屋申请宗数虽按季减少近6600宗,跌至约25.2万宗,但骏洋邨被征用作检疫中心、晖明邨被破坏等多项因素,令轮候时间延长,加上公务员在家工作,导致编配程序减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公共屋邨

五、公屋是什么意思 公屋简单介绍

1、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随着时代变迁,公屋类型推陈出新,楼层也越来越高。在1960年代兴建的公共屋村大多都只有16层,近年落成的公共屋邨楼宇大约有30、40层。除此之外,香港政府亦推出小家庭单位大厦及长者住宅以应付特别需要。

2、现时香港在市区(港岛、九龙和新九龙)的可建公屋用地已几乎完全饱和,市区的空置公屋单位也因近年来的经济问题而不断减少,即使日后在市区有新公屋落成,通常也只会分配给受市区重建影响的徙置区和唐楼居民。所以现时一般要求申请公屋的用户或家庭,一般只能可以被分配至新界一些比较远的公共屋邨。

六、香港什么叫公屋什么叫居屋

“公屋”: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见的类别,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公屋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子女无继承权。若四口之家获分配的是在10-1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名字大部分以“邨”结尾。相当于我们的廉租房。

“居屋”:居屋是于1970年代开始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兴建的,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公营房屋。

居屋亦可让收入相对较高的公屋居民加快腾出公屋单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居屋产权不完整,不可以转卖,除非向政府缴交了地税差价,名字大部分以“苑、阁”结尾。相当于我们的经适房。

下图为公屋:

下图为居屋:

扩展资料:

公屋现状:

现在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住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在香港这个寸金寸土的地方,买不起楼的人一般会选择租赁公屋,对公屋的印象就仅限于“廉价出租屋”和“鸽子笼”这两个词。因为它面积小但便宜。

那说起公屋月租,以市区的公屋为例,如果拿公屋的租金,去租私人楼宇,连只房片瓦都无法租到,只够缴纳管理费罢了。如果在郊区,每月房租则会低一些。

居屋现状:

居屋由于得到香港政府的资助,比商业楼盘价格低,一般售价在市价的7成左右。买入居屋后,房主转让、出租等行为都受到限制,房主必须向房委会缴付地价差后,才可把房子在公开市场出租、出售。

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建议调整居屋定价机制,与市价脱钩,衡量市民负担能力的新机制将以收入中位数计算,而不是收入的上限,确保“可负担”的单位数量由50%增加至最少75%。

特首林郑月娥以2018年居屋出售计划为例,单位售价将为“评估市值”的52%,而非原本的70%。如果新的定价政策实施,居屋每个单位的平均售价将会大幅度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者有其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