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德基谁发明的?
肯德基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连锁餐厅。六十年前, 桑德斯上校(Colonel Harland Sanders)研发出由十一种香料组合而成的独家炸鸡配方,后来则发展成现在的肯德基。 肯德基遍布全球八十余个国家,目前拥有超过九千六百家店。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有一家肯德基开幕。不论是在中国大陆的长城或是巴黎繁忙的市中心、从保加利亚风光明媚的苏菲亚市中心以至阳光满布的波多黎各街道,处处都可见到以桑德斯上校熟悉的脸孔为招牌的肯德基餐厅。
世界上每天都有超过600万的顾客享受著肯德基所提供的美味餐点。除了肯德基的传统招牌产品---原味炸鸡,顾客还可在世界个地的肯德基餐厅品尝到其他400多项产品,例如科威特的鸡肉烤饼及日本的鲑鱼三明治。
肯德基的成功,源自於全球将近十九万员工的齐心努力。在世界各地,肯德基永远将顾客的需求摆在第一位,使顾客在享受各种高品质餐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亲切的一流服务和用餐环境。
亚太地区是肯德基目前成长最快速的地区;在马来西亚、韩国、印尼、泰国及中国大陆,肯德基都巳成为当地最大的西式速食餐厅。
肯德基属於百胜餐饮集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下三大系统为餐厅业、饮料业、及休闲食品业,肯德基与其他两个知名的餐厅系统---必胜客及塔可钟(Taco Bell),都为百胜餐饮集团所统筹。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哈兰。山德士上校在他的家乡,离美国田纳西州二十五英里的肯德基州买了一家汽车旅馆和咖啡馆。在他六十多岁从事餐饮业前,已经在从公路铁路到俄亥俄河上的蒸汽摆渡船上拥有许多业务。
山德士上校热衷于烹饪并经常尝试用各种各样的调味品进行配方。当他发现用十种神奇香草和香料配合的面粉裹在鸡块上烹炸后,他的声誉渐渐提高。然后,在一个星期天,当他正准备为游客们烹制炸鸡时,他增加了第十一种成分。山德士上校说:“用我发现的这第十一种配方使我拥有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鸡”。
肯德基州为了表彰他为家乡作的贡献,授予他“山德士上校”的荣誉称号。
到2000年,肯德基连锁店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000多家的餐厅。这些餐厅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佣员工20多万名,年营业额近90亿美元。
二、肯德基是谁发明的?
哈兰·山德士上校,是肯德基品牌的创造者。发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鸡”,开创了“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5000家的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少年时期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亨利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庄。家境不是很富裕,但也还过得去。然而在他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留下母亲和3个孩子艰难度日。 为了生活,母亲不得不在外面接很多个活计来做,白天得去食品厂削土豆,晚上继续给人家缝衣服,没功夫照料家里幼小的孩子,山德士是老大,他肩挑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白天母亲不在家,小山德士只好自己做饭,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学会做20个菜,成了远近闻名的烹饪能手。 12岁那年,母亲再嫁,山德士和继父的关系却不是很好,才念到6年级,他就再也不想读书了,家里的空气憋闷无比,山德士决定去工作,重新换个环境。他来到格林伍德的一家农场去做工,虽然辛苦,但也能维持个人温饱。此后他换过无数种工作,可以说什么活儿都尝试过,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一阵子兵,后来他还得过一个函授法学学位,使他能在堪萨斯州小石城当上一段时间治安官。 中年时期 40岁的时候,山德士来到肯塔基州,开了一家可宾加油站,因为来往加油的客人很多,看到这些长途跋涉的人饥肠辘辘的样子,山德士有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顺便做点方便食品,来满足这些人 的要求呢?况且自己的手艺本来就不错,妻子和孩子也时常称赞。想到就做,他就在加油站的小厨房里做了点日常饭菜,招揽顾客。 在此期间,山德士推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炸鸡的雏形,由于味道鲜美、口味独特,很快炸鸡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客人们交口称赞,甚至有的人来不是为了加油,而是为了吃可宾加油站的炸鸡。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山德士是为了扩大自己加油站的生意, 但是现在反而炸鸡的名声 超出了加油站,由于顾客越来越多,加油站已经容不下了,山德士就在马路对面开了一家山德士餐厅专营他的拿手好戏——炸鸡。 为了保证质量,山德士系上围裙动手烧炸,并投资扩建了可容纳142人的大餐厅。这样,他就创建了一个初级的炸鸡市场。以后的几年,他边经营、边研究炸鸡的特殊配料(含11种药草和香料 ,使炸成的鸡表皮形成一层薄薄的、几乎未烘透的壳,鸡肉湿润而鲜美。至今,这种配料配方还在使用,但调料已增至40种。而这就是肯德基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正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 到了1935年,山德士的炸鸡已闻名遐迩。肯塔基州州长鲁比·拉丰为了感谢他对该州饮食所做的特殊贡献,正式向他颁发了肯塔基州上校官阶,所以人们都叫他“亲爱的山德士上校”,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