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马扬鞭自奋蹄的上一句

“策马扬鞭自奋蹄”的上一句是“关山初度尘未洗”。

出自臧克家的《老黄牛》。这是一句是改革开放初期正大企业的企业口号,后来被很多人引用。

原文: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译文:老黄牛在荒凉的地里忙碌犁地,把犁耙深深地扎进土里,四处游走着。老黄牛哪里是不知道时光珍惜,因此没等身上的灰尘洗净,又出发了。

在古代,骑马远行往往是踏上征途前往战场的象征,所以“策马扬鞭”的意思就演变为“出征”了。再后来,所指范围不断扩大,意思就相当于“出发”,比喻做好了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年逾古稀的诗人挥笔写下了《老黄牛》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并借助于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的形象,赞美了劳动人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诗人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坚信祖国永远属于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二、“策马扬鞭再奋蹄”的上一句是什么?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1.出处:

这是一句是改革开放初期正大企业的企业口号,后来被很多人引用。出自臧克家的《老黄牛》。

2.原文: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3.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1]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4.主要作品:

《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上下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是:老牛亦解韶光贵。

出自:臧克家《老黄牛》

臧克家

《老黄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精神。

在民间有一句话是来形容牛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虽然这句话不是形容老黄牛,但是这句话却表现出了牛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老黄牛在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内涵,它的存在警醒了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应当向它学习并且致敬。

四、快马扬鞭自奋蹄 上下句

关山初度尘未洗,快马扬鞭自奋蹄,风雨砥砺鼓征帆。

诗句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这是诗人李白五 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 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