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的十大元帅都是哪些人?
二战中,德国共有27名元帅,其中1名帝国元帅,19名陆军元帅,5名空军元帅,2名海军元帅。大家熟知的元帅有赫尔曼.戈林、费多尔.冯.博克、威廉.利斯特、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瓦尔特.冯.赖歇瑙、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埃尔温.隆美尔、瓦尔特.莫德尔、阿尔伯特.凯塞林、埃里希.雷德尔、卡尔.冯.邓尼茨等11人。
(赫尔曼·戈林)
1、赫尔曼.戈林 (1893.1.12-1946.10.15,在纽伦堡战犯监所自杀)空军元帅、帝国元帅
1940年晋升帝国元帅,比普通元帅高一级。1945年4月20日,戈林出逃到巴伐利亚,4月23日被解除职务。1946年10月15日,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前两小时,戈林服用氰化钾自杀。戈林是唯一获得三枚勋章的人,分别是:骑士铁十字勋章、蓝色麦克斯、大铁十字勋章。
(费多尔.冯.博克)
2、费多尔.冯.博克(1880.12.3-1945.5.4,死于英军空袭)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陆军元帅。博克元帅闪击波兰、进攻法国、突袭苏联,他总是个急先锋,战功赫赫,他的“中央集团军”名气极大,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横冲直撞。1945年5月4日,在德国,赋闲已久的博克元帅及妻子、女儿在汽车上死于英国空军的空袭。
(威廉.利斯特)
3、威廉.利斯特(1880.5.14-1971.8.16,正常去世) 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元帅。1942年8月31日被免职。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巴尔干占领军司令、A集团军群司令。 1942年任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司令,同年被解职。1945年被美军逮捕,被判无期徒刑,1952年因病被释放出狱,释放后定居于联邦德国巴登珂欣,1971年去世。
(龙德施泰特)
4、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875.12.12-1953.2.24,因病去世)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元帅在西线和东线的表现均让人叹服,希特勒几次罢免又几次起用他,最后一次是在西线总司令任上。战后,龙德施泰德元帅是为数不多的未被起诉的陆军元帅。1945年5月,龙德施泰德元帅获释,1953年因心脏病去世。
(瓦尔特.冯.赖歇瑙)
5、瓦尔特.冯.赖歇瑙(1884.10.8-1942.1.17,死于飞机失事)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932年莱歇瑙已是一个纳粹党员,是个狂热的纳粹拥护者。率领的第6集团军入侵波兰、法国、比利时、苏联,莱歇瑙战功显赫。1942年,莱歇瑙因脑溢血坐飞机转回后方,在俄国境内飞机失事身亡。
(曼斯坦因)
6、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1887.11.24-1973.6.10,正常去世) 陆军元帅
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第11集团军司令、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被解职。 1945年被英军逮捕,后被判18徒刑。1953年被赦免而获得自由。1973年去世。大兵团作战高手。
(隆美尔)
7、埃尔温.隆美尔(1891.11.15-1944.10.14,因知情反希特勒政变被迫自杀)陆军元帅
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北非德军远征军司令、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 1940年任第7装甲师师长,参加进攻法国。翌年2月指挥非洲军团,多次击败英军。1943年在突尼靳的加夫萨地区重创美国第2军。1944年在诺曼底被英国飞机炸伤。同年被逼自杀
(莫德尔)
8、瓦尔特.莫德尔(1891.1.24-1945.4.21,战败自杀) 陆军元帅
1944年晋升为陆军元帅。莫德尔是一个狂热的纳粹支持者,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中莫德尔都有不错的表现。入侵苏联之后,基辅会战、莫斯科战役,莫德尔都表现不俗,1944年莫德尔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兼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莫德尔自杀身亡。
(凯塞林)
9、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1.30-1960.7.15,死于心脏病)空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空军元帅。1936年凯塞林任空军参谋长;1938年调任空军第1军团司令。该部队的高度训练水平在占领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时突出地表现出来了。1945年凯塞林担任从北海到瑞士边境一线的指挥。1960年凯塞林死于心脏病。是个全才。
(雷德尔)
10、埃里希.雷德尔(1876.4.24—1960.11.6,正常去世)海军元帅
1939年晋升海军元帅。提出入侵挪威和扩大大西洋海上袭击,并力主占领希腊全境和控制地中海。支持“无限制潜艇战“。在公海上以潜艇和水面舰艇,广泛袭击商船。1943年被解职并退役,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55年因病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邓尼茨)
11、卡尔.冯.邓尼茨(1891.9.16-1980.10.24,正常去世)海军元帅
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1936年任潜艇舰队司令,获海军准将衔。首创并成功地实施多艇集群近距离攻击的“狼群战术”。先后升为海军少将、中将和上将。1945年,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45年通告德国投降。1946年被判处10年徒刑。1956年刑满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二战十大元帅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麦克阿瑟他桀骜不驯,是一个十足的狂人。在太平洋战役初期美军一败再败,投降事件接连不断,唯有麦克阿瑟还在战斗。1942年2月22日,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他发誓:“I shall return.”(我会回来的。) 1945年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解放马尼拉。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当时,珍珠港内几乎没有一艘完好的舰船,士气低落到极点。在国家危难之际,56岁的尼米兹临危受命,带着一名副官来到珍珠港司令部。尼米兹一到任,就表明对全体参谋人员的依赖,明确表示不做任何人事变动,勉励大家振奋起来,使遭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自信心。而期果断使用航母作战使得美海军度过危机。他力挽狂澜重创日海军,成为美海军永不陨落的将星!就连美国的最大级别航母也使用它的名字命名的。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苏联红军元帅(1944),波兰元帅(1949)。白俄罗斯方面军总司令,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列宁勋章7枚。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参与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以及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战役,显示出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统帅才能。他善于运用各项军事原则,苏军中常常流传的一句话是:“遇到困难的战役时,斯大林首先想到的是朱可夫,朱可夫首先想到的则是罗科索夫斯基。”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乎每次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总是率先突破敌人防线的部队。除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就是苏联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因果陆军元帅,德英军总司令兼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1946年受封阿莱曼子爵,出任英帝国总参谋长。1948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1951年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 1942年10月,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部队发起进攻,彻底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危机,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人们将他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蒙哥马利重视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他帽子上了将军帽徽和普通士兵帽徽并存就说明这一点。他帽子上的帽徽就成为了蒙哥马利永远的标志。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其从小酷爱军事,13岁就进入军校。一战中德国战败,在沉重的打击下他积极总结:认为凭借德国的国力想要打败英法等国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他提出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使得在战场上德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其画像至今悬挂在德国装甲兵军营中!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他提出的“黄色计划”使得德军能在33天击败当时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
乔温·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第一剑客,美国第一勇士,美国装甲兵第一人(创始人)。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元帅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他是个只懂打仗的猛张飞就大错特错了。巴顿将军投注在军事领域。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指出的: “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象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象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金·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恐怕是德国二战时最著名的将领了。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但他的骄人战绩并不能弥补他在战略决策上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战术巨人,战略上他和他的身材一样矮小。它不同于纳粹其他将领,他是唯一一个被战争双方都奉为英雄。在生前身后他都荣誉不断。由于隆美尔曾经参与反纳粹活动,又在德国民众中有巨大影响,战后又由于冷战的需要,隆美尔被战胜者加以利用,所以说呢,他死后,仍然殊荣不断。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是美国10位五星上将中晋升最快的,不同于其他的二战名将,他没有指挥过旅、师、军、集团军等军事单位,而是直接担任总司令。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各级单位担任参谋长的职务,为他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元帅,朱可夫历任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等职。朱可夫是获得勋章最多的二战名将,先后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勋章2枚,以及奖章和外国勋章多枚。朱可夫在苏德战争时期,曾活跃在各个重要的战场上,出色地组织和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的重大战役。哪里情况紧张,战事危急,那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卓越的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被称作是苏德战场的救火队员。斯大林对朱科夫说过:“你就是我的麦克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