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十大美女间谍都有谁?
在乱世当中可以说最不缺的就是间谍,尤其是这些美女间谍,而且有的时候她们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着中国第一美女间谍之称的狄娜就是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她一生的经历可以说你拍几十部电影都拍不完,从刚开始艳星到后来的军火商,以至于后来被称为中国卫星导航之母。
先说她做艳星的那一段经历,其实艳星并不是她自愿的,只是当时拍了一个全裸的电影。但是她通过这个身份从别国的很多政要那里窃取了很多有用的情报,这些情报也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后来当她回到大陆之后,狄娜开始在航天导航领域崭露头角,自己出资去别国学习飞机导航技术。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本上所有机场的导航设备都是狄娜这个公司所生产的。所以她才有了后来的中国卫星导航之母的称号。
除了迪娜,还有一位叫孙晓云的美女间谍,这个人一生的经历也是比较传奇的,在前期陶成章还没和同盟会决裂之前,她在同盟会工作,经过那些狂热分子的熏陶,可以说学习到了很多的暗杀之术。
后来成为了同盟会安排在陶成章身边的一颗棋子,准备随时去暗杀陶成章。但是最后闹了一个大笑话,不但没有暗杀成功,还成了陶成章的小老婆,鲁迅还是他们的证婚人。但是最后陶成章依然没有逃得一死,被青帮的一个小兵给杀死了。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间谍有哪些!世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间谍有哪些?
历史上十大美女间谍 一、春秋战国乱世出英雄,自然也出美女,在此也无法一一道来。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西施。 美女西施是一位职业水准极高的间谍,比之后世的川岛芳子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她所进行间谍活动的吴国,本已出了位军事天才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其中一篇即讲用间。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是站在战略大局的高度上讨论战争,用整整一部书的十三分之一来讨论,可见其对间谍的重视以及研究的深度。可惜其对美女间谍没有预见,估计也是“未见好色如好德者也”。不过孙子老前辈并非酸儒,那么恐怕也不一定有如此迂腐的论调。但如此,倒也反证了美女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传统思维的颠覆性。 美女间谍西施确实参与了渗透和颠覆敌国的行动,不过后人倒少有人拿她和妲己、褒姒相提并论说她亡了国。在吴亡之后,也就不再听说她的故事,估计也是落了个鸟尽弓藏的命运。而她的敌国,她使之亡国的地方,反而对她没有太多的仇恨,留下许多纪念她的遗迹。 男人喜欢美女,这是人知常情。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世界备国情报部门都把招募间谍的聚焦点转向美女,利用一些政府或军队高官因贪图美色而窃取情报,其手法不断翻新,诱惑招法让人难以想象。 二、为了隐蔽自己身分杀死丈夫献身自己的身体报效祖国 公元19世纪,一名荷兰籍女子叫玛葛莉莎·奇亚屈叶德·茱拉,1873年出生在荷兰弗立斯兰州。她曾是当地夜总会的一位艳名四噪的红舞女,风靡欧洲。后来,命运之神令她成为一名双重间谍,一战时期被她勾引的德法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不在少数。她将情报交替互换送给对方,使双方造成惨重的损失。1917年她的行动终被法国情报部门察觉,并在伦敦把她逮捕,押返法国后不久在巴黎郊区的温森尼村将之处决。玛葛莉莎曾与丈夫居住在荷兰属地东印度群岛。丈夫是位军官。然而为了隐蔽自己身分,其导演了一次神秘的车祸,将自己的爱人杀死。因为两日之后她即匆匆赶赴欧洲,从事新职———不足为外人所知道的谍报工作。1996年荷兰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新的措施,在玛葛莉莎家乡为她筹建一个纪念堂,彻底恢复了她的名誉。纪念堂的负责人解释说:玛葛莉莎利用她的双重身份周旋于德法两国,暗地里为荷兰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她为了使自己对国家有所建树,不惜忍辱负重,献出了个人的一切。 三、蛤蟆吃上天鹅肉诱出外交部里的女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59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的傍晚,联邦德国的首都波恩从事外交秘书工作—利奥诺尔·海因小姐在其寓所里收拾好她独自食用过的晚餐桌后,就到电视机前来消磨时间。突然,她的门铃响了。打开门后,她看到一个手拿一大把玫瑰的身材男子站在她面前。那个男子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是来找纽曼小姐的。”海因小姐回答说,“你找错了,这里没有什么纽曼小姐。”这个男子说:“对不起!”,随后,他把红玫瑰伸向海因小姐,“由于我打扰了您,您该接受这些花才是。如果让它们枯死,那就太可惜了。”面对这种慷慨大方的表示,孤独的海因小姐将那个男子请进她的寓所,并把花泡到水里。接着这个男子开始自我介绍,说他是个摄影师,爱好广泛。这个男子叫谢特林,几天后又请海因小姐吃晚餐,以至后来采取送鲜花、买戏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向海因小姐表达他的爱。1960年12月,海因小姐在这名男子的甜言密语的诱惑下,使他们俩很快结成了夫妻。一天,谢特林让自己的妻子从外交部带一些文件回家。开始,海因小姐感到震惊。最后,在其丈夫的反复督促下,海因小姐暗中将外部交文件偷偷地带回家。谢特林利用有利时机,偷偷地把文件拍摄下来,而后把文件放回原处。原来,谢特林是被克格勃收买的间谍,按照莫斯科的指示,导演了这一场爱情悲惧。在这五年中,他们夫妻两人向苏联人提供了将近三千份外交部文件。当他们被捕后,这位曾经沉醉于爱情美梦的年轻女子,在牢房里用自己的睡衣上吊自杀了。 四、窈窕女郎以打情骂俏、挑逗调笑手段,从危险中逃出情网 伊丽莎白·奎恩是1988年参加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当时她25岁。伊丽莎白擅长五国语言,在当时美国谍报部门显然是颇有才华的人物,备受美国中央情报局青睐。1992年她被派往巴黎潜伏下来。伊丽莎白是个褐发褐眼、体态匀称、别有风韵的窈窕女郎,而且以擅长打情骂俏、挑逗调笑闻名。为了适应巴黎的任务,伊丽莎白将头发染成迷人的金黄色,这样更利于吸引猎物———一位不便公开姓名的法国高级商务官员。伊丽莎白随身带着全套伪造证件,利用各种机会,施展魅力与之接近,终于在1994年与他建立亲密的私谊,使之身陷情网不能自拔。不久伊丽莎白搞到不少特别丰富、具有参考价值的情报。不过此时的伊丽莎白却也假戏真做,犯了中央情报局的天条———真的爱上猎物。本来总部下达了立即终止伊丽莎白任务的指令,但分部头头狄克·荷姆认为伊丽莎白提供的情报对政府制订外贸对策,作用不可小视,应该让她继续工作下去。孰料老谋深算的狄克阴沟翻船,作出了错误的决断。1995年,伊丽莎白与猎物兼心上人在一个明媚春光里驾车郊游,伊丽莎白大胆地向心上人吐露真情,现出庐山真面目,企图用爱的魅力来打动心上人共同为美国政府效力。这位法国官员大吃一惊,表面上应承,找个借口抽身离去,赶忙向上级机关彻底交代。这边久等不见情人,伊丽莎白顿悟情况有变,在法国政府发出通缉之前,中央情报局已暗中护送她偷渡出境。 五、美女以“云雨之术”,用肉体换取高科技资料情报 33岁的玛莉伊姆·拉希达是马尔代夫的间谍,曾以从印度窃取火箭技术的绝密设计图纸受到褒奖。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100个小岛组成的小国。据外界猜测,本来马尔代夫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玛莉伊姆窃取高科技情报资料只不过是受雇于巴基斯坦。因为印度近年来已掌握不少世界最先进的宇航技术,发展了一系列火箭系统的军事工业,发射过好几颗通讯卫星,这使得处于邻邦的巴基斯坦坐立不安,担心印度火箭技术有朝一日会被用作军事攻击手段,因为其火箭射程可达2414公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正好在这射程之内。而一旦事成后,巴基斯坦应允将协助马尔代夫加强防御设备和建立火箭制造工业。印度媒体曾做过报道:她勾引了印度航天署年已55岁的副署长戴富·萨锡可马林和其同僚印度高级火箭燃料工程师奈姆比·那雷耶伦,他们提供情报,她提供“服务”,这宗色情交易居然进行得异常顺当,两人先后数次与玛莉伊姆发生关系,玛莉伊姆总共获得5000余份绝密图纸和资料以及为数可观的电脑软盘。而且当地新闻界还认为:以印度的审美标准评价玛莉伊姆还算不上是美人。推断她能取得如此辉煌“业绩”,估计是“云雨之术”上很有一手。 六、老牛吃嫩草科学家屡中美人计 在美国,一些着名的科学家,特别是核子原料科学家们,只要他们到任何地方,都有娼妓主动前来搭讪诱惑。如果他们赴国外出差时,曾经多次碰到当地来自一个敏感国家的女性的性诱惑,并跟她们发生性关系,当中包括妓女、女侍以及在参观设施工作的女职员。有的科学家虽然年过半百,但是色心不死,喜欢招花逗草,时常被一些有姿色的美女间谍诱惑上床,成为美女间谍的俘虏,无意中把核机密透露给女间谍。 七、克格勃风流女郎使美国要员神魂颠倒 有一位任何人都会一看见倾心的南非姑娘詹尼弗在古巴旅行时,由于一次在古巴纪念革命胜利9周年的集会上听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讲演而对其一见倾心,因此她开始崇拜他,决心不惜为国家效力。克格勃发现她具有非凡的从事特工活动的能力,而且她迷人的身材是一个极大优势,因此授予古巴情报总局,对她进行培训。最后,她被派到美国,主要任务是接触华盛顿的决策人物。但是,她很快就被联邦调查局特工盯上了,事情完全出于偶然。一天,她发出第二封密报,按照要求把信放在纽约一所公寓墙下面的墙缝里,但是一个公寓里的花匠在给墙上花草修枝时,剪刀失手掉在地上。当他弯腰去检剪刀时,却意外发现了墙缝里的那个黑色布包。由于好奇,他打开了布包一看,信里的一些外交官员的名字,使他决定将布包交给联邦调查局。联邦调查局根据信的内容和署名,很快怀疑上了詹尼弗。通过监视,联邦调查局发现她跟许多政府官员交往甚密,其中几个人已成为她的情人。然而,她巧妙的行动使联邦调查局特工不能找出破绽,只好警告各国政府官员要小心。1969年,联邦调查局同南非情报部门取得联系,南非情报人员对她开始调查,结束了她的间谍生涯。 八、英雄睡美人美女间谍巧取绝密图 1917年月10月15日,在法国巴黎效外的一片小树林中,一排枪声过后,“女间谍”玛·哈丽倒在血泊之中。事情原因要从1915年3月说起。那年,隐藏在联军上层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军统帅部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将军家的绝密金库中。德军为了搞到这份图,派出了长期混迹于巴黎的上流社交圈玛塔·哈丽。她当时是红得发紫的脱衣舞女,其娇美的容貌和亭亭玉立的身材震动了法国各界。因此,德国情报人员找到她,采取金钱收买的手段,最终迫使她受领任务。玛丽着眼莫尔根夫人去世,一直孤身的特点,决定举办一次家庭舞会,其名义是为了老情人法军海军部长庆贺生日。由海军部长邀请莫尔根参加。这天晚上,玛塔·哈丽打扮得花枝招展,显出端庄高贵纯洁。舞会开始后,她与几位以前相识的将军要员跳过几回合之后,说出与初次见面的莫尔根跳上一曲。莫尔根搂着这位风靡巴黎的美女,真是有点神魂颠倒的样子。这次舞会结束后,莫尔根魂不守舍,日夜思念,整天地惦念着玛丽,希望能与她重温旧梦。有一天晚上,他们终于见面,在听完几曲音乐后,玛丽觉得天气很热,就脱掉了外套。莫尔根凝视着眼前的用轻沙裹着的胴体,禁不住心乱神迷,冲动地把她搂在自己的怀里狂热地亲吻之后,把她带回自己的卧室。一夜销魂之后,他们俩同居了。玛丽每天利用收拾完后房间的机会寻找存放金库的位置,但却一无所获。有一天,她在转椅上坐着,无意当中触碰了眼前的油画,使她惊讶的是油画后面的墙是金库,库门上有一个号码拨盘,是一个密码锁。她开了几下打不开,怎么办,她向四周望去,发现有一个挂钟显示9时35分15秒,但此时却是黎明时分,她灵机一动这不是密码吗,93515,然而还是打不开,后来她请示上级得知是6位数,她又想起9点不就是21点吗,密码就213515,终天打开,拿走绝密图八、军情六处(M16)的“美女”间谍才色杰出军情六处(即英国秘密情报局,代号为M16)自从柏林墙倒塌以来,重新强调招募间谍的重要性,认为女性更适合这项职业。在军情六处的1900名工作人员中,妇女已占了大多数。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市场营销人员、教师、资金筹措者、海外援助工作者、学者和记者。一大批活力四射的女性情报人员,已经在英、美、俄等国的谍报机构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妇女的心理素质比男性强,而且处事比男性更谨慎,因此在某些需要从不合作的人口中获取情报的情况下,她们能言善辩的本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吉莉恩在军情六处设在汉普郡的训练基地接受培训,其中包括使用轻型武器及各种从事间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吉莉恩最初被安排在军情六处总部工作,但很快就被派往海外。最近,由于吉莉恩在被派驻的两个国家的工作成绩出色,她得到了上司的褒奖并被派往阿富汗接受更为艰巨的任务。 九、貌若天仙的女学生用美色诱杀自己的校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党中央军委少将参议员丁默村从昆明逃往上海日本占领区,组建了汪伪政权的特务机构,自任76号特工总部主任,与国民党的军统对抗。因为丁默村是国民党特务出身,对中统与军统的内部机构及活动规律一清二楚,因此在特工战中,中统与军统常常遭到致命的打击。重庆的国民党当局命令其特务机关抓紧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干掉丁默村。中统上海潜伏组织负责人是陈果夫的侄子陈宝骅,他决定抓住丁默村的致命弱点,选派一个年轻漂亮善交际的女特务去施展美人计,诱杀丁默村。入选美女是中统上海区的情报员、中日混血儿郑苹如。郑苹如在上海读中学时,丁默村曾任过她的校长。抓住这一便利条件,中统派出郑苹如去实施美人计。丁默村对自己的学生、貌若天仙的郑苹如十分信任。这个老色鬼以为郑苹如是贪图他现在的权势,愈发得意,在她身上花钱如流水,事事依从,形影难分。他哪里知道这个貌似涉世不深、贪图金钱的妙龄少女正把自己引向中统特务的枪口。 十、好色之徒被拉下水成为吃里趴外的间谍 1984年,奥尔德里奇·埃姆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具体负责策反苏联、东欧国家官员重任的反间谍主任,主要是与苏联驻美使馆打交道。当时,苏联人早已知道他的身份,并掌握了他的详细个人档案。特别是知道他在1981年到墨西哥城招募间谍时,因为贪色,把一名美女凯瑟丝发展为一名中央情报局特工。1982年,埃姆斯因公来到苏联驻美使馆,苏联驻美使馆人员召来美艳诱人的正在赴美演出的舞蹈演员柳嘉姑娘作陪喝酒。醉醺醺的埃姆斯喝醉之后一觉醒来,方才知道梦里不知身是客,发现自己一丝不挂与柳嘉睡在一张床上。从此,他与苏联人交上了朋友,提供给苏联克格勃的第一份最有价值的情报,就是关于苏联间谍尤尔琴科判逃美国的详情及对苏联间谍网破坏的程度估计。1994年4月28日,美国联邦法院以间谍罪判处埃姆斯终身监禁。 中国古代十大间谍
中国有哪些著名间谍?
著名的,也就是:
龙潭前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
龙潭后三杰,熊向晖、陈忠经、申健
华东片的负责人,潘汉年(副手袁殊,五重身份)、华北片负责人,许建国、打入汪伪,主管军法的李时雨
还有在老蒋身边当速记员的沈安娜;国防部作战厅的刘斐、郭汝魁;侍从室的段家兄弟
文艺战线的夏衍、金山
日后潜伏美国的金无怠、潜伏香港政治处的曾sir
这个可以去看黄河故人的天下无碟系列
中国有名的间谍有哪些!
总头目 李克农
特务”将军李克农
建国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55年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惟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196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欣喜不已,宣布休假3天。这个举动在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
上世纪20年代,国民党CC特务组织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招聘广播新闻编辑为名扩大特务组织,这个无线电管理局,是国民党CC头子陈立夫的特务机构,由陈立夫的亲戚徐恩曾掌管。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李克农以应考方式打了进去。徐恩曾对李克农观察一段时间后,庆幸自己觅到了一员干将。不久,李克农便升任特务股股长。官虽不大,却正是获取情报最好的位子。周恩来早就想把国民党初建的这个机构拿过来为我所用。
徐恩曾得意地夸耀自己有三员干将:贴身的机要秘书钱壮飞,坐镇设在南京的特务首脑机构--“正元实业社”兼管“长江通讯社”、“民智通讯社”;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特务股长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但徐恩曾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这三员得力干将,竟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他引以为豪的特务网竟由共产党员替他出谋划策建立起来;送到陈立夫、蒋介石面前的绝密情报竟有一份复制品同时放在共产党中央的领导人面前。李克农、钱壮飞、胡底3人奉周恩来之命组织特别小组,李克农任组长,由他和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陈赓单线联系。
193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叛变,上海的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领导人危在旦夕,李克农获此情报后在第一时间报告党中央,使包括周恩来、陈赓在内的所有机构人员得以及时撤出。陈立夫哀叹道:“活捉周恩来,只差5分钟!”陈立夫的哀叹并不正确。5分钟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从他委任徐恩曾建立CC特务组织开始的第一秒钟就注定了这天的结局。
接蒋经国抱憾终生
1936年12月,周恩来对李克农说:“蒋经国将要从苏联回国,你去上海迎接他。这件事做好了,重要性不亚于‘西安事变’。”1937年3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一份密电送到李克农面前,蒋经国将于3月25日从海参崴乘船回国,准确日期很难说。李克农和潘汉年等一连几天等候在码头上,望眼欲穿。1937年4月19日黎明,蒋经国所乘客轮终于到了,突然江面上飞来两只快艇驶向客轮。蒋经国走出船舱,很快被蒋纬国的快艇接走。李克农站在原地惊愕不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寻找机会,继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不久,李克农通过曲折的关系,与蒋经国取得联系,使蒋经国在抗战中一直保持积极态度。解放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1958年7月17日,国民党陆海空三军宣布处于“特别戒严”状态,形势急转直下……李克农争取蒋经国的努力再次受挫。李克农不禁仰天长叹。
中苏情报合作留一手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赴苏联访问,和斯大林商谈了情报合作的事情。在中苏情报合作的年月里,毛泽东要李克农对苏联专家毫无保留,即使是最核心的机密也要讲。好比脱裤子,全身光溜溜,让人家看个够。苏联专家似乎很关心中国的情报工作,在中苏关系破裂前夕显得格外认真,记录也特别详细。李克农一一看在眼里。他对“脱裤子”有一个通俗又精辟的说法:浑身脱得光光,肉体暴露无遗,心里的秘密,只要不吐出口,你就看不到,也就不知道。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情报专家以为满载而归。事实上,我国的情报工作未受多大损失,李克农早已留了一手。
幕后指挥板门店谈判
朝鲜战争,美国人被迫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但又不甘心。假谈真打。自1951年7月10日起谈判延续两年之久。毛泽东在考虑中国参加谈判班子人选时,首先想到了李克农。
谈判班子分为一、二、三线。李克农隐居二线,掌握全盘,直接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电文往返。当谈到交换战俘问题时,美方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拖延手法。这轮谈判,从下午2点半开始,由美方主持。沉默,沉默,再沉默……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战,一场意志、毅力、忍耐力、克制力的对抗。一线谈判代表柴成文离开会场向李克农请示怎么办?李克农此时也在默坐沉思,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坐下去。纸条在中朝代表手中默默地传递。沉默持续了132分钟。美国人顶不住了,宣布休会。相对无言的132分钟,恐怕创下了谈判史上沉默最长的纪录。
轮到中朝代表主持会谈。朝鲜首席代表宣布会议开始,双方代表刚刚落座,又马上宣布休会。只用了25秒。弄得美国人不知所措。
拖是谈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种谈判技巧。李克农对此两种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弄得美国人自叹弗如,不由地深深敬畏李克农的胆识与机敏。
李克农(1899--1962),安徽省巢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到上海,从事党的秘书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宣传委员,中央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参加了长征。西安事变时,任中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情报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中国著名的间谍有哪些人?
玛塔.哈里
出生地:荷兰(也说印度南部马拉巴尔角) 效忠国:德国 她是一战期间最著名的女间谍之一。她的名字已成为间谍小说中以美貌勾引男子、刺探军事秘密的女间谍的代名词。 1903年,一位专门跳印度婆罗门神婆舞蹈的舞娘玛塔·哈里出现在巴黎,在这个欧洲享乐天堂中引起不小轰动。“玛塔·哈里”在爪哇语中意为“清晨的明眸”。这位东方舞娘的身世很离奇:她出生在印度南部马拉巴尔角,是一位印度活佛与神庙中的舞娘所生。一出生,母亲就死了,她被几名神庙祭司收养。从会走路起,就被强迫学习祭祀神舞。 玛塔·哈里身世富有东方传奇色彩,而且舞姿性感、撩人,这一切使她在巴黎迅速走红。同时,凭借独到的奉承男人的本领,她很快成为巴黎社交界红得发紫的高级交际花。姣好的容貌,机敏的头脑,无数男人都拜倒在玛塔·哈里的石榴裙下。 事实上,玛塔·哈里不是什么印度活佛与神庙中的舞娘的女儿,她出生于默默无闻的荷兰北部吕伐登小城,父亲是一家帽子店老板,她本名叫玛格丽特·格特鲁德·范泽勒。这个未来名震欧洲的交际花直到15岁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15岁的玛格丽特嫁给了里奥德,从此走入了地狱般的婚姻。1896年她随丈夫来到印尼爪哇岛的一个小村驻防。 一天晚上,玛格丽特随丈夫参加了爪哇岛的一次节日聚会。聚会上,一名印度舞娘扭动着身体跳舞,妖娆的舞姿令她目瞪口呆。私下开始秘密学习那种令她着迷的印度神婆舞蹈。1902年8月,她与丈夫正式离婚,只身独闯巴黎,并化名“玛塔·哈里”。 1915年,玛塔·哈里正式成为德国情报机关的间谍。她与社会名流们打得火热,有关西班牙各方面的情报被源源不断发往柏林。可是不久,玛塔·哈里在西班牙的行动被英国情报部门的密探跟踪,她与德国间谍机构的联系被英国情报部门通报给法国反间谍机构。后被处死在法国。 玛塔·哈里的头在她死后被保存在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她的头仍保持了她生前的红唇秀发,像活着一样。2000年玛塔·哈里的头颅不翼而飞,估计是被她的崇拜者盗走了。今年玛塔·哈里基金会决定在她的故乡吕伐登为她建造一座博物馆,里面展示大量实物,包括玛塔·哈里充满激情的情书、绚丽多彩的舞台服装,光彩耀目的珠宝首饰,姿态各异的裸体照片和她被捕后写的一份自述。尽管引起争议,但现在博物馆还是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