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节旅游市场什么情况?
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排名靠前。春节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百姓有钱、有时间、有心情去旅游;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让旅游市场朝着“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方向健康发展。今年的春节旅游市场与往年又有不同,呈现出“三多三少”的基本特征。
游客量增多,旅游安全事故减少
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2.1%,旅游人数再创新高。都市休闲、海岛度假、冰雪游、避寒游、自驾游受游客欢迎,中远程旅游和本地休闲两极分化特征明显。今年春节自驾车出游、个性化出游比例高,旅游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与交通部门联动,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管理。截至目前,未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件。
为充分保障假日旅游安全,国家旅游局及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在节前、节中始终绷紧安全弦,联合相关部门,全力确保安全这个底线。
节前,国家旅游局面向全国旅游系统发布了《假日旅游工作导则》,对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检查及培训、信息提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量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带队检查了部分旅游企,对与游客紧密相关的食品安全、消防、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了检查,还联合中国气象局重点针对游客发布了假日天气情况。假日期间,国家旅游局通过多个渠道对全国旅游安全工作保持监控状态,其间针对我国台湾花莲地震、马尔代夫安全风险等情况第一时间向广大游客发出了安全提示。
此外,各地也大力落实旅游安全工作,比如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分赴6地市重要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山西省旅发委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涉及旅游的交通、消防、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等领域,以及旅游节庆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事实证明,各地坚实的安全保障工作经受住了假日客流考验,比如近日大雾、降雪等天气对多个景区产生影响,但是各景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导游客,没有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件。
理性消费增多,不文明行为减少
今年春节旅游市场,记者发现,很多游客选择了“提前、延后”错峰出游。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广大游客也在不断“成长”,出游时间安排、消费理念等不断优化。
国家旅游局的相关统计显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游客消费更加理性,时间安排更加合理,假日统计显示假期拼假“提前、延后”错峰出游特征明显。旅游消费更加理性,假日期间未有涉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大范围负面舆情。据了解,春节假期后半段出发的团费价格普遍较前半段下降20%到40%,逐渐回落至平日水平,很多游客选择后半段出行。出境游客也从“买买买”向更加深度的旅游体验发展。
此外,节日期间,记者在部分景区看到,广大游客的举止越来越文明了,自觉收垃圾、自觉排队,相互之间彬彬有礼……文明旅游渐成风尚。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旅游局连续四个季度推出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先后启动了“文明旅游行业先行”、“文明旅游进校园”、“文明旅游进企业文明旅游我引导”、“文明旅游进乡村”主题活动。与此同时,在300多个城市和乡村,开展近500场文明旅游公益宣传活动。
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国家旅游局还通过“黑名单”方式惩戒游客不文明行为,就在春节前,国家旅游局把1名机舱内吸烟的游客和2名破坏生态环境的游客列入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引起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此外,为持续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积极组建旅游志愿者队伍,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如今在景区、机场、会展场馆等区域都可以看到旅游志愿者的身影。
优质服务增多,涉导游领队和旅游购物投诉比率减少
多地景区景点、休闲街区在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支持下,提前预警预报,合理安排导流,使游客旅游舒适度明显增加。各级旅游委员会为规范和监督好春节旅游市场秩序,严格排查和整治旅行社不合理低价以及景区、酒店安全等问题。节日期间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联合执法,为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从12301投诉看,涉及导游领队和旅游购物的投诉比率较去年有所减少,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有大幅提升。
“过年这几天更忙了,一点不敢松懈。”安徽黄山景区工作人员在节日期间接受采访时说。这也是很多旅游工作者的心声,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游客带来了优质服务。假日市场的平稳运行并非一蹴而就,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了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和“秋冬会战”,掀起了一场旅游市场整治风暴。截至1月20日,全国共检查旅游企业6.1755万家,立案2911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563.4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52家。同时,国家旅游局还积极引导和推动旅游重点地区加快建设“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截至1月20日,各地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311家,旅游巡回法庭496家,工商旅游分局239家。
目前,春节旅游市场告一段落,但是节后仍然有大量出游人群,旅游业界丝毫没有松懈,在分析总结的同时,各地已经开始落实节后各项工作,力争将旅游市场的“三多三少”趋势延续并扩展下去。
春节假期过年把钱花哪了?
数说中国人春节假期:今年过年你把钱花哪了?
为期一周的春节假期已经画上句号。买年货、出境旅游、体验文化大餐……这个假期,民众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消费也更多元化。今年春节,大家把钱都花在哪了?一组数字揭晓答案。
资料图:一家餐厅推出的半成品菜品。
老字号餐饮企业年夜饭预订率达95%以上
民以食为天。在春节假期,吃出新高度更是国人十分看重的消费需求。年夜饭、团圆饭、亲朋宴成为春节餐饮市场主角。
商务部数据显示,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爆,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年夜饭预订率达95%以上,秦皇岛各大酒店年夜饭上座率超过90%,上海年夜饭销售额同比增长11%。
春节黄金周期间,辽宁、山东、山西、湖北、广西、海南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河北、福建、内蒙古分别增长8.9%、8.0%和7.6%。
当然,在家筹备年夜饭同样不输“档次”。
据天猫春节“照常买”数据统计,进口生鲜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顿大龙虾、新西兰长寿鱼、加拿大北极参、越南黑虎虾等都成年货餐桌宠儿。此外,水果大军里智利车厘子一枝独秀,支付订单同比增长400%以上。
春节长假,福州三坊七巷游人如织。
出境游人均花费水平超6000元
春节黄金周,旅游度假也成为国人欢度春节的另类团圆方式。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8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从近200个国内主要城市到达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730个国内外城市。
在国内,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居前十位。而东南亚仍是春节期间出境游客最多的目的地,阿根廷、墨西哥等远程出境目的地在春节期间也大受欢迎。
根据同程国旅与同程艺龙联合发布的《2018春节黄金周旅游与出行消费盘点》,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游的人均花费水平超6000元。
从携程网预订数据看,出境跟团游和自由行分别占52%和48%;85、90后游客占比近50%,开始主导出境旅游市场格局。
山西太原,民众正在排队购票准备观看电影。
国内电影票房累计破56亿元
春节期间,看电影、逛博物馆、泡图书馆等活动成为了不少人过年的“新年俗”。
今年春节档有多部新片上映,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据猫眼电影实时票房初步统计,2月16日正月初一至21日初六,国内电影票房累计突破56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春节档的新纪录。
除了电影市场火爆,今年春节,各大博物馆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例如,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从正月初一到初六“满负荷”运转,假期接待观众突破10万人次。
在成都,春节假期期间,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和金沙遗址三大博物馆,共接待市民游客近140万人次。
此外,不少民众这个春节选择了“与书为伴”。例如,春节期间,超过6万人来到北京图书大厦,同比增长20%。国家图书馆则开展了馆长拜年、“看《永乐大典》过戊戌新年”等各类活动。
资料图:市民在北京菜百选购黄金饰品。
京沪等地平均单笔购买黄金超8500元
今年春节,年俗商品、绿色食品、珠宝首饰、应季服装、智能家电、数码产品等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商务部统计显示,各类狗年生肖题材金银珠宝饰品迎来销售高峰,陕西、贵州、吉林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首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30.6%和17.8%。
此外,春装上市拉动服装销售,云南、广西、陕西重点监测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11.3%和7.2%。
中国银联发布的“数”说中国年报告显示,春节购物以孝敬老人为主题,带动了家电、黄金、保健品和酒类的销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黄金消费规模环比增长20.4%,北京、江西及上海地区的出手最阔绰,平均单笔购买的黄金均超过了8500元。
同时,保健品也迎来销售旺季,2017年腊月期间,保健品总体同比增速高超过七成,河南、青海地区的居民,最舍得在保健品上花钱,单人花费超7000元;酒等烈性饮料的消费规模也迅速增长,腊月期间酒的消费人次同比增长超80%,广东、河南、福建、山东和江苏五个地区的人最能喝酒,酒的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
五一各省份旅游收入排行榜都有哪些省份?
2018年“五一”假日已结束,在已经公布“五一”假日旅游收入的20个省份中,江西以199.96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10个省份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江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北、贵州、河南、山西、重庆和湖南。》》》查看其他排行情况
与2017年春“五一”假日全国各省份旅游收入的情况相比,陕西和安徽各下降两名,位列第三和第四。云南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59.52%,成为20个省区市中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江西是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3383.17万人次。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假日期间,各地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到景区景点观景、踏青、赏花、休闲,文旅融合旅游产品、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各地古镇、古街、文化馆、博物馆等游人众多。
2018年“五一”假日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排行榜(统计中)
名次 省区市
旅游总收入
(亿元)
同比增长
接待游客总数
(万人次)
同比增长
1 江西 199.96 16.08% 3383.17 12.55%
2 河北 169.60 24.60% 2433.50 19.20%
3 陕西 159.88 41.04% 3613.15 33.65%
4 安徽 134.44 34.32% 2918.62 18.04%
5 湖北 134.35 18.30% 2869.15 16.80%
6 贵州 133.46 46.50% 3190.22 43.30%
7 河南 125.20 56.60% 2035.00 41.50%
8 山西 115.25 20.84% 2613.35 21.76%
9 重庆 112.48 30.50% 1735.75 21.60%
10 湖南 101.04 29.58% 1548.58 21.01%
11 辽宁 95.40 / 1142.70 /
12 广东 85.01 14.37% 1442 11.90%
13 福建 80.30 30.40% 1101.72 21.80%
14 甘肃 77.40 28.10% 1190 20.80%
15 广西 64.53 46.46% 897.10 33.31%
16 云南 59.19 59.52% 823.03 28.33%
17 北京 48.40 5.70% 465 3.70%
18 天津 12.11 8.03% 254.88 6.08%
19 新疆 8.80 / 129.57 /
20 宁夏 8.49 31.40% 194.85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