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缘起】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控制不住脾气训斥孩子,和父母亲人吵架,与同事领导发生矛盾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能够避免?我们可以试试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1.观察——观察描述事实而非评论
2.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想法 3.需要——说出自己引发感受的需求
4.请求——说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非暴力沟通过程】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
【过去经验】
以前当宝宝把玩具乱扔一地,我经常很生气地大吼大叫,为什么这么乱,还不赶紧收拾一下。遇到这种情况,宝宝经常一动不动,或者跑到一边去,一点都不合作。这样母子之间沟通真的比较失败。
【我将如何用】
看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我打算试一下。 今天宝宝又把玩具扔了一地,
1、观察:观察描述事实而非评论——我对他说:你把玩具扔了一地,搞得屋子很乱。
2、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想法——屋子乱让我觉得心情很不好。
3、需要:说出自己引发感受的需求。——能不能让屋子整洁一些?
4、请求:说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我们把玩具收拾一下吧,妈妈和你一起收拾好不好? 结果宝宝真的和我一起收拾玩具了,哈哈!
【适用边界】 它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
亲密关系
家庭
学校
组织机构
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
外交和商业谈判
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
生活中无论是和孩子,父母,同事,朋友,我们都要使用非暴力沟通,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案例应用】
小刘这一周经常迟到,领导把他叫进办公室。
错误做法:
领导上来就吼:“你为什么天天迟到?一周迟到这么多次!迟到一次扣50,迟到超过三次直接走人!”小刘心情很不好,灰溜溜地走出了领导办公室。
非暴力沟通:
领导:小刘,最近这一周看到你经常迟到(陈述事实)。这样其他同事看到了不太好,经常迟到也会影响工作(说出感受)。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小刘:我妈回老家了,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所以晚了。
领导:能不能早点送孩子不迟到?(提出要求)
小刘:好的,我下周一定注意!
所以,应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用效果】
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注意事项】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一、区分观察和评价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在观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区分什么是客观事实,而常做的就会在表述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尤其是带有批评性质的评论,会让对方有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反驳。
通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容易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1、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评论负有责任
2、把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或愿望当成事实
3、把预测当事实
4、缺乏依据
5、评论他人的能力时,把评论当成事实
6、形容词前加副词时,容易把评论当事实
二、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感受。
首先我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感受即我们情绪的表达,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感受的词语。表达需要得到满足时:开心、幸福、欣慰、喜悦、放松、温暖、感激等;表达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生气、担心、沮丧、绝望、寂寞、内疚、嫉妒等。
在表达感受时,适当示弱会有助于解决冲突,有利于进行非暴力沟通。
三、说出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就是需要。
我们感受产生的根源就是我内心的需求,当我听到不喜欢的话时,通常有4中选择:
1、认为自己犯了错
2、指责对方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从这四种选择看,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感受,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而一个人想要学会表达自己,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从情感的奴隶到面目可憎,最后成为生活的主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心态的变化,当我们明白这些都是出自我们内心的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生活的主人。
四、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在弄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后,我们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请求,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在表达完自己的请求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方的反馈,即让对方重新描述我们的请求。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别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我们的请求,通过反馈可以避免理解偏差。
另外在提出请求时,我们要避免把命令当成请求。如果别人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是错误的,就是要受到惩罚的,那么这就属于命令而非请求。
尝试用非暴力沟通: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当我(看、听、想)到的……我感到……因为我需要/看重……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当你(看、听、想)到的……我感到……因为我需要/看重……所以,你想……
这些语言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将实现最好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为:观察、勇于表达感受、要尊重彼此的需要、具体描述请求。
1、观察
观察,就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在沟通过程中观察是客观中立的,当我们说出观察的结果时对方往往会心平气和地接受。
2、勇于表达感受
无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够体察到细微的起伏,这就是我们的感受能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会有人问过我们的感受,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于是我们被鼓励着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的我们习惯这样考虑,其实你不需要成为任何人,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3、要尊重彼此的需要
我们的抱怨和对他人的批评,往往是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尊重彼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尊重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4、具体描述请求
通常我们会认为别人理应知道,或者别人理应懂得我们,结果却发现别人一点儿都不了解、不知道,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究竟希望他们做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满足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自于对生命的爱,一但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的感情,并能够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意愿是请求而非命令。
简述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及其含义
r: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i:思考: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要素是与对方沟通的核心所在,对我们管理者来说,更是作用很大。
观察:把你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情原本的展现出来,要点是清楚表达结果,而不是加上自己的主观评判。
感受:看见发生事情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请求:希望能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a1:这四要素如果我们运用得体,到位,对我们的沟通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这里面的注意事项是,在表达这四要素之前,应该保持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才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观察,感受,对方的需要,及渴望改变的方面。
a2:心理学中有“共情”一词,讲的就是感同身受,站在对方的角度聆听对方,感受对方,这样的沟通效果是最理想的。但很少人能做到与对方“共情”感受对方!
管理者更需如此,在与下属沟通时,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倾听,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即使在愤怒的下属也会被这种“爱的氛围”感动,因为这是打动,原因就是带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当对方描述某件事情时,我们用理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评断,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共情”很难,放下批判很难,要求我们在沟通时试着去对方最好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什么?
一、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我们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在这里,需要区分观察和评论。
虽然这里的观察不是强调绝对的客观。但是它是指我们在特定的场景下,我们所看到的事情的发生的过程。
而评论有的时候体现在贴标签,有的时候体现在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的推测。有的时候把推测还当做了事实,或者是缺乏依据。
比如“你很少配合我”,这是评论。
“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这是观察。
二、表达感受。
这里需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还有一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赏识,得不到支持,被利用,被贬低。
比如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此时我可能会很着急。着急是我的感受。
三、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比如:你来的这么晚,让我很郁闷。
(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来自于对方)
你无法来吃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需要。)
四、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可以请求他人的帮助。提出具体的请求,更容易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
我们要区分请求与命令。
如果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批评和指责对方,那就是命令。
如果提出请求,不管对方是接受还是拒绝。提出请求的人都会接受,这才是真正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解读
一、原话: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二、解读:
1、含蓄、内敛、自谦是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我们经常连说话方式也很委婉,并常常暗示对方自己的想法、看法等等,因此在沟通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误解,甚至说话者本人还经常气愤的认为我都表露、表达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怎么还不懂呀?
2、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陈述事实)——首先要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用客观的语言陈述所看到、了解的全部事实!
感受(诉说感受)——接着倾诉当时真实的感受、情感状态,并尽量说出导致情感变化的底层原因!
需要(表达诉求)——然后表达需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
请求(请求帮助)——最后给出要获得的这个结果,需要对方具体执行那件事。
3、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批评?表扬?生气?高兴?我们都要倾听出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4、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自己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愤怒?高兴?兴奋?低迷?我们都要倾听和解读出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5、观察是需要的引子,感受是需要的信号,需要是核心,请求是满足需要的方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以了解和满足需要为中心的,其它三个要素都是为需要服务的,和需要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6、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进行非暴力沟通中最需要训练的习惯和功力。
7、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经常进行倾听和表达“四要素”的训练,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
三、反省:
1、错以为沟通就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其实沟通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而已表象而已,倾听到沟通背后的“需要”才是本质才能更有效的组织好沟通过程,所以沟通是有一个中心点去围绕展开的而不是任意发挥的。
2、总想当然的认为在这样的语境下不说对方也应该能明白,殊不知任何客观情况都能有多维度的主观解析,不把双方沟通的核心要素“需要”统一下来势必会带来无效率的沟通结果,甚至会有非常糟糕的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