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发展观是谁提出来的?
第一个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是胡锦涛。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扩展资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与之相应地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子小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应地,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子小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
同时,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锦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啊??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随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胡锦涛江西讲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理论界也以极大的热情从各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地探讨。2004年3月胡锦涛在召开的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逐字逐句地作了系统全面的阐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全面体现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至此形成,科学发展观宣告诞生。“科学的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性”等新的词组被人们认同。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
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提出。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扩展资料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载入党章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大会修订的党章在总纲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发展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在2003年10月11-14日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