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
1.透镜用透镜符号来表示(一条线段两头有两个V形标志)
画出主光轴,标出光心、焦点来
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折射光线(一般作过光心的光线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较好)的相交点,即可得到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如虚实、大小、正倒等)
2.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3.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实像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u>f)
。
(2)共轭成像指的是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可以互换,两种情况下分别成放大、缩小的倒立实像
4.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5.实像和虚像的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是光线所在的直线的相交而成的
不同点: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成的,而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观察到,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6.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会聚太阳光(或平行光线)的方法、远物成像法、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方法、共轭成像法
7.
(1)照相时照远景时,相机远离被拍摄物,镜头后缩;照近景时,相机要靠近被拍摄物,镜头前伸。(理由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放大投影仪投出的像时,镜头要向下调节,同时要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缩小投影仪投出的像时,镜头要向上调节,同时要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理由同上题)
(3)
放大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时,应将放大镜到被观察物的距离适当增大(不能比透镜的焦距大);缩小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时,应将放大镜到被观察物的距离减小
(理由: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有以下几种规律: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扩展资料:
凸透镜应用:
1、人眼
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呈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与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2、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而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3、其他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放大镜,探照灯,摄像机和摄像头都应用了凸透镜,凸透镜完善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应用在生活中。远视眼镜就是凸透镜,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凸透镜成像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 - -- u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着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简单的说就是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2、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3、结构: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4、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起会聚的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起发散的作用。 5、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6、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和物异侧倒,虚像和物同侧正。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对光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二、成像不同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 三、焦点不同 凸透镜有实焦点,有2个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四、用途不同 凸透镜用于远视眼镜,凹透镜用于近视眼镜。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
五、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