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洞箫?

 洞箫音孔有六(前五后一),凤眼有二,计开八孔﹔严格的规格,十目九节为其制式,三目开眼(凤眼),五目开音(音孔),一目两孔,十目开窍(吹口)。合乎尺八长度内,有十目九节很难,竹节位置合乎音孔音准更难,因此良箫难逢。不少制箫者,对于精密的南管用箫找不到适合竹材,乃使用衔接方式,锯断再接,使竹节合乎需要长度,因此有”十箫九接”之话﹔亦有竹节作假之法,将原竹节削平,另做适当竹节﹔上漆者多有此嫌。

*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洞箫为吹管乐器。管身竹制。最初仅有四个音孔,几经改进而为六孔,正面五孔,背面一孔,上端开一吹孔。发音清幽,用于合奏或独奏。古时称无底的排箫为“洞箫”,后世则称竹制单管竖吹的为“洞箫”。相传洞箫出于羌中,汉时称“篴”(笛)或“羌笛”。

今日洞箫之源乃是汉代的羌笛。唐代诗人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哀怨"便成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箫所善于表达的情绪。

今日与箫同类的乐器尚有日本的尺八、福建的洞箫(亦称闽箫或南音尺八)、贵州的玉屏箫和同古琴合奏的琴箫。洞箫内径约1.6厘米,尺八和闽箫上端的内径约为2.1厘米,玉屏箫内径约为1.1厘米,琴箫的内径初为1.1厘米,如今约为1.4厘米。内径不同,音色也就各异。尺八和闽箫的音色浑厚,玉屏箫的音色尖细,琴箫的音色秀雅,洞箫的音色清亮秀美。

箫同笛的发声原理完全相同,即: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即口风)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

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异,共鸣方法的不同(笛贴有笛膜,箫却无),不仅音量相差悬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箫却柔弱、秀雅。

*****洞箫经典曲目:

【平湖秋月】:

这是一首广东音乐,曲调优美动听,富有诗意。乐曲描写了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

【梅花三弄】:

乐曲既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又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欸乃】:

此曲系后人据唐柳宗元《渔翁》中“欸乃一声山水绿”诗句而作。“欸乃”是船夫拉纤的号子声,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赞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情绪。

【关山月】:

古木兰诗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的句子,反映征人对远戎远疆的不满情绪。

【良宵引】:

根据二胡独奏曲改编。乐曲共分三段,第一段旋律流畅,浑厚如歌;第二段旋律明亮,激情有力;第三段旋律昂扬,华彩多姿。

【泛沧浪】:

作者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南宋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本曲常作为《潇湘水云》的序曲,表现“志在驾舟于五湖”(《神奇秘谱》)的意境。元兵南侵时,郭楚望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船。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色,便引起他对外敌入侵、时势变迁的愁绪,于是作《潇湘水云》以寄眷念之情。此曲是郭望楚代表作《潇湘水云》的序曲。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箫曲反复重复主题,围绕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抑郁心情,也流露出他对山河缺残、时势飘零的感慨。

【平沙落雁】:

乐曲最早见于明代,曲调悠扬流畅,雁鸣声时隐时现。描写雁群降落前空中盘旋顾盼的情景。

【碧润流泉】:

乐曲以清脆之音,表现出深山峡谷之中淙淙流水欢快地流淌的情景,让人联想起唐朝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一派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清明上河图】:

洞箫曲《清明上河图》用音乐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画卷的内容,音画交融,十分贴切。

二、洞箫 是什么意思

洞箫,吹孔气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把两支箫分别刻上龙凤来配对的称“龙凤箫”。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琴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三、吹萧是什么意思

吹箫,意思是吹奏箫管(一种中国的传统乐器)。出自《史记·周勃世家》:“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词语释义

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吴市再吹箫。”详“ 吴市吹箫 ”。喻义:吹箫吴市的意思是像伍子胥在吴国的街市吹箫乞食一样,比喻行乞街头。也作吴市吹箫,而吹箫是用来婉指乞丐。

3、汉 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

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箫愿,喜嬴台乘鸾风便。”

汉服与箫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

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四、吹潇是什么意思?

吹奏箫管。

吹箫,意思是吹奏箫管(一种中国的传统乐器)。

出自《史记·周勃世家》:“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意思是:周勃靠编织养蚕的器具维持生活,还常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

箫: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五、请问什么是洞箫还有笛箫是什么意思啊!笛箫和箫有什么区别吗?

“笛箫”是指竹笛和箫两类乐器。

“箫”也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种箫,其中经常提及的主要有洞箫、玉屏箫、琴箫、南管(南洞箫)、尺八等,当然,单说“箫”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洞箫”。

在上述提到的五种箫类乐器中,洞箫的内管径排在第三位,吹孔呈U型(即半圆型),有六或八个指孔(背面一个,正面五个或七个),尾部背面有四个(或更多)出音孔,无膜,有些箫为了可以校正音高,还在吹孔和指孔之间安装有铜插口。洞箫音色比南管和尺八圆润、秀气,音量比琴箫和玉屏箫大。

“笛箫”与“箫”的区别:

“笛箫”一般泛指像竹笛、箫这样没有簧片的中国管乐器;

“箫”多数情况下特指洞箫,或泛指箫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