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族歌曲100首

中国民歌100首主要有:

东方红(陕西民歌)

蓝花花(陕西民歌)

三十里铺(陕西民歌)

赶牲灵(陕西民歌)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陕西民歌)

抗日将士出征歌(陕西民歌)

挂红灯(陕西民歌)

正月里来迎新年(陕西民歌)

黄河船夫曲(陕西民歌)

知道不知道(陕西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

孟姜女(江苏民歌)

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

九连环(江苏民歌)

无锡景(江苏民歌)

天涯歌女电影《马路天使》插曲(江苏民歌)

四季歌电影《马路天使》插曲(江苏民歌)

杨柳青(江苏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采花(四川民歌)

黄杨扁担(四川民歌)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

送郎当红军(江西民歌)

斑鸠调(江西民歌)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绣荷包(云南民歌)

猜调(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交城山(山西民歌)

记绣荷包(山西民歌)

开花(山西民歌)

必东北风调(黑龙江民歌)

青年参军(黑龙江民歌)

摇篮曲(辽宁民歌)

小拜年(辽宁民歌)

小看戏(吉林民歌)

月牙五更(吉林民歌)

浏阳河(湖南民歌)

一根扁担两个箩(湖南民歌)

献花(河北民歌)

小白菜(河北民歌)

小放牛(河北民歌)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王三姐赶集(安徽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安徽民歌)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山东小调(山东民歌)

编花篮(河南民歌)

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龙船调(湖北民歌)

哪有闲空回娘家(湖北民歌)

采茶灯(福建民歌)

做篓歌(浙江民歌)

落水天(广东民歌)

解放区十唱(甘肃民歌)

刮地风(甘肃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

四季歌(青海民歌)

柳州有个鲤鱼岩(广西民歌)

贵州山歌(贵州民歌)

织手巾(宁夏民歌)

城墙上跑马(内蒙古民歌)

台湾岛(台湾民歌)

卖汤圆(台湾民歌)

蜗牛与黄鹂鸟(台湾民歌)

送我一枝玫瑰花(维吾尔族民歌)

马车夫之恋(维吾尔族民歌)

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阿拉木汗(维吾尔族民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民歌)

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

依拉拉(维吾尔族民歌)

北京有个金太阳(藏族民歌)

在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想念毛主席(藏族民歌)

草原上的鲜花(藏族民歌)

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

牧歌(蒙古族民歌)

森吉德玛(蒙古族民歌)

红旗歌(蒙古族民歌)

道拉基(朝鲜族民歌)

阿里郎(朝鲜族民歌)

跳月歌(彝族民歌)

阿西里西(彝族民歌)

我的花儿(哈萨克族民歌)

都达尔和玛丽亚(哈萨克族民歌)

玛依拉(哈萨克族民歌)

其部分山歌具体介绍有:

1.东方红(陕西民歌):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2.蓝花花(陕西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叛逆女性--兰花花。该曲由著名音乐家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这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汉族民歌。

3.三十里铺(陕西民歌):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优秀陕北爱情民歌。它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根据陕北地区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它的诞生地,也就是陕北绥德县城东30华里的满堂川乡"三十里铺",这首后来成型的民歌也就以"三十里铺"命名了。

4.赶牲灵(陕西民歌):如诗如画、广袤厚重的西部大地,自古就是民歌的摇篮。这里流传着许多与赶牲灵和赶牲灵的脚夫们有关的民歌。为了生存,为了贸易,就有了“赶牲灵”的脚夫。

5.茉莉花(江苏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有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这首歌展示了少女热爱生活,爱花、惜花、怜花,想采花又不敢采的羞涩心情。

6.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歌词主要表达四川的父老乡亲憨厚、朴实、勤劳的精神风貌和渴望丰收的心情。

二、中国民歌有哪些?

1、《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是一首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毛主席、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

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

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该歌曲是一首以陕甘民歌作为表现形式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

3、《浏阳河》是一首中国经典民歌,由徐叔华作词朱立奇、唐璧光作曲,创作于1951年。这首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超女周笔畅的一首《浏阳河》又为这首老歌赋予崭新的内容。

4、《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5、《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在中国全国多个省份传唱的民歌,歌曲采用民歌《八段锦》的曲调,歌词经加工修改,最后定为四段。歌词一共有10段。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苏维埃的歌,原名叫《庆祝成立工农民主政府》。

三、民歌经典歌曲大全 十大经典民歌介绍

1、《半个月亮爬上来》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质朴无华,又显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因其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经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3、《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这首歌不仅描绘了草原夜空的辽阔、明朗,同时也诉说着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历经半个多世纪,依旧传唱不衰。

4、《紫竹调》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5、《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宾创作。这首歌既有哈萨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作为王洛宾最珍视的歌,属于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6、《茉莉花》

《茉莉花》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我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借花抒情。

7、《鸿雁》(汉语版)是由吕燕卫作词,乌拉特民歌作曲,呼斯楞演唱的歌曲,该曲收录于呼斯楞2009年10月1日发行的专辑《塞北》中。(蒙语版)由额尔古纳乐队演唱,该曲是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插曲。

8、阿里郎,全称阿里郎打令,是著名的韩国人、朝鲜人、朝鲜族歌曲,也是朝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民歌,阿里郎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听到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

这版本的流行是因为它成为1926年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后来该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进场音乐。《阿里郎》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10、《谁不说俺家乡好》由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作词作曲,歌曲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乐段作为写作手法,旋律音调具有典型的山东民歌的风格。被认为是一首山东新民歌,以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沂蒙地区大好风光和军民鱼水之情。

四、经典中国民歌100首的作品目录

东方红(陕西民歌)

正月里来迎新年(陕西民歌)

蓝花花(陕西民歌)

三十里铺(陕西民歌)

赶牲灵(陕西民歌)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陕西民歌)

抗日将士出征歌(陕西民歌)

挂红灯(陕西民歌)

黄河船夫曲(陕西民歌)

知道不知道(陕西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

孟姜女(江苏民歌)

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

九连环(江苏民歌)

无锡景(江苏民歌)

天涯歌女电影《马路天使》插曲(江苏民歌)

四季歌电影《马路天使》插曲(江苏民歌)

杨柳青(江苏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采花(四川民歌)

黄杨扁担(四川民歌)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

送郎当红军(江西民歌)

斑鸠调(江西民歌)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绣荷包(云南民歌)

猜调(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交城山(山西民歌)

记绣荷包(山西民歌)

开花(山西民歌)

必东北风调(黑龙江民歌)

青年参军(黑龙江民歌)

摇篮曲(辽宁民歌)

小拜年(辽宁民歌)

小看戏(吉林民歌)

月牙五更(吉林民歌)

浏阳河(湖南民歌)

一根扁担两个箩(湖南民歌)

献花(河北民歌)

小白菜(河北民歌)

小放牛(河北民歌)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王三姐赶集(安徽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安徽民歌)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山东小调(山东民歌)

编花篮(河南民歌)

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龙船调(湖北民歌)

哪有闲空回娘家(湖北民歌)

采茶灯(福建民歌)

做篓歌(浙江民歌)

落水天(广东民歌)

解放区十唱(甘肃民歌)

刮地风(甘肃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

四季歌(青海民歌)

柳州有个鲤鱼岩(广西民歌)

贵州山歌(贵州民歌)

织手巾(宁夏民歌)

城墙上跑马(内蒙古民歌)

台湾岛(台湾民歌)

卖汤圆(台湾民歌)

蜗牛与黄鹂鸟(台湾民歌)

送我一枝玫瑰花(维吾尔族民歌)

马车夫之恋(维吾尔族民歌)

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阿拉木汗(维吾尔族民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民歌)

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

依拉拉(维吾尔族民歌)

北京有个金太阳(藏族民歌)

在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想念毛主席(藏族民歌)

草原上的鲜花(藏族民歌)

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

牧歌(蒙古族民歌)

森吉德玛(蒙古族民歌)

红旗歌(蒙古族民歌)

道拉基(朝鲜族民歌)

阿里郎(朝鲜族民歌)

跳月歌(彝族民歌)

阿西里西(彝族民歌)

我的花儿(哈萨克族民歌)

都达尔和玛丽亚(哈萨克族民歌)

玛依拉(哈萨克族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