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什么样的词汇,但是在对其意义进行相关解释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家安全观到底包含着哪些安全,下面就来告诉大家,我国最新的国家安全观当中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

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和其他国家的安全观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国家安全观是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西方的国家安全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安全观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道路来进行相关抉择的,其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国特色。中国国家新安全观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且坚决不干涉内政原则,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借鉴其他国家的安全观来树立我们国家安全观。

有很多朋友们在听说国家安全观的时候,就是想要从国家保护中国人民,避免战争以及信息安全这两个角度出发,但其实国家安全包含着很多的方面,不仅仅是国家要保护我们避免战乱,还要让我们维护国家的利益,在面对国家利益受损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坚决站在国家一方,这样子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利益不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国家安全观一直是一个意义非常深厚的观念,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学习相关的内容,随后约束我们自身的行为。

虽然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很多人都熟知的词汇,但是许多人在说出主要内容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进行阐述,所以国家在这个时候应该让中国人民从小抓起,让中国人民时刻记住新的国家安全观到底是哪些内容。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

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安全观的由来由于长期以来从属于“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的“安全研究”把“国家”作为安全的唯一主体,因而现在人们说到“安全观”时所指的通常都是“国家安全观”。因此,所谓的“新安全观”指是也就是“新的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安全观”基本上也就是指“非传统的国家安全观”。

扩展资料:

当然,由于人们在“冷战”结束前后对“安全主体”认识的扩展,“安全观”现成不能说是完全等同于“国家安全观”,因为现在人们开始关注以国际区域为主体的“地区安全”问题,开始关注“人类安全”问题,甚至开始关注“个人安全”和“国民安全”问题。

与“旧国家安全观”一样,“新国家安全观”也不是一个具有统一思想体系甚至不是一个具有相同观点的国家安全观,而是对新近时期出现的各种国家安全观的总称,主要指在冷战末期或冷战结束后新近出现或者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的各种国家安全观。

新安全观的内容是什么

共同安全,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

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

综合安全,统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亚洲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们应该通盘考虑亚洲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地区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

合作安全,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

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有句谚语说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

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可持续安全,发展是解决安全问题总钥匙。

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要建造经得起风雨考验的亚洲安全大厦,就应该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

扩展资料:

张洁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亚洲安全理念和秩序方面提出想法,倡导建立相关规则,是在安全领域一个很好的尝试。但张洁指出,目前还只是一个起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亚信会议成员国地区分布广,国家差异性强,整个亚洲多样化程度非常明显,不同次区域安全问题不尽相同,新安全观从观念到落实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外交部长王毅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当前亚信峰会和外长会均为四年一次,中国在考虑是否可适当增加一些会议的频度,并准备启动一个亚信智库论坛,一同探讨制定亚洲安全行为准则。

参考资料:人民网-亚信峰会习近平首提新安全观 源自和平共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