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客体是什么?
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客体主要有两个特征:
第一,客体是一种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而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
实践的规律特点
实践具有自身的规定和特点,同思维和认识相互区别和相互对立的主体行为,实践不能脱离思维和认识独立存在。
实践需要思维产生的实践意识作指挥,思维需要认识获得的知识作基础,没有思维和认识就没有实践。实践、思维和认识是统一的整体,是前后相继、水乳交融的主体日常行为。
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解释如下。
实践的客体,是指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所谓实践的中介,是指连结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现实活动,一方面它作为现实的感性活动具有明显的物质能量和客观制约性,另一方面又是体现人的主观意志、理想追求的自主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3、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2、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