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一线城市有哪些?

一、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新一线城市: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历年新一线城市榜单:

2020年: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2019年: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2018年: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

2017年: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宁波。

2016年: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2013年: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

二、中国的一线城市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辖一线城市: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

根据“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北京(94.65分)、上海(91.07分)、广州(80.91分)和深圳(79.22分)排名重新回到“北上广深”。

另外,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青岛、沈阳、合肥、佛山。

全国共计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截至2020年5月):

(1)一线城市:4个;

(2)新一线城市:15个;

(3)二线城市:30个;

(4)三线城市:70个;

(5)四线城市:90个;

(6)五线城市:128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一线城市

三、一线城市有哪些?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其中,一线城市排序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版,一线城市4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15个: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

二线城市30个:昆明、沈阳、济南、无锡、厦门、福州、温州、金华、哈尔滨、大连、贵阳、南宁、泉州、石家庄、长春、南昌、惠州、常州、嘉兴、徐州、南通、太原、保定、珠海、中山、兰州、临沂、潍坊、烟台、绍兴。

四、中国一线城市有哪些?

截止2021年2月,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一线城市:4个,新一线城市:15个。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扩展资料:

新一线城市作为《第一财经周刊》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

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一线城市

五、一线城市都有哪些?

截止2021年3月,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一线城市:4个,新一线城市:15个。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一线城市人才聚集,并不是好事。对于中国来说,最理想的人口分布情况应该是——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等产业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至于旅游、农业以及能源等和资源相关的产业,以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则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有一半人口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才是对中国比较理想的结果。

六、2021新一线城市有哪些?

2021新一线城市是成都、杭州、重庆、西安、苏州、武汉、南京、天津、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宁波、青岛和沈阳。

新一线城市是由上海《第一财经周刊》评选出来的。该评选机构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来进行评定。通过对国内300多个地级城市进行筛选后,最终评定出了15个进入名单的城市。

新一线城市指标阐述:

商业资源集聚度:商业资源集聚度是一项借助商业世界的选址研判智慧,评估城市商业实力强弱的数据指标。它从主流消费品牌对城市的青睐程度、商圈实力以及基础商业发展三方面衡量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

对头部新一线城市而言,在顶级商圈建设的赛道上弯道超车一线城市并非不可能。在人口规模较大的中西部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它们的商圈平均每天总共能吸引超过100万人前往。

城市枢纽性:一座城市的枢纽地位从来不是一个单一问题,它必须放到城市网络中来整体评估。通过城市在不同城际交通联系网络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几个类别:上海和西安是典型的综合型交通枢纽城市;成都、昆明则在民航城际往来联系能力上表现突出。

城市人活跃度:消费活跃度指标收集了饿了么外卖数据、淘宝天猫网购与海淘数据,它衡量了城市的餐饮与购物的总体支付能力和市场规模,还反映了城市商业的丰富度与饱和度,从中可观察城市人消费行为的模式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