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督和巡抚谁官职高?

总督的权力比巡抚大,但是,官阶的话,在清朝规定,总督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总督为正二品官,加右都御史衔升格为从一品;

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为从二品,加右副督御史升格为正二品

总督管辖一省或二至三省的行政;巡抚总管一省地方政务。

无总督省份,由巡抚代行总督职权。

所以,总的来说,总督的官阶比巡抚略高一点。

二、总督与巡抚哪个大?

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

1、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

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

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2、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

扩展资料:

总督之“督”可见,在名义上不是地方官,是中央差遣的“派出”性质,由此可见中央是将地方权力牢牢握在手上的。地方没有名义上的大员,提督、知县等也皆属于中央官。

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明代巡抚的设置,有其明显的阶段性,总的趋势则是逐步地方化和制度化,即由中央的派出大员向地方的军政长官转化,由临时性的差遣向永久性的机构转化。

景泰至正德,是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时期。英宗复辟后,镇、巡合一,并保留了镇守久驻一地及更代原则,使巡抚的地方化和制度化前进了一大步。 巡抚编制的归属从景泰开始趋于划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ー总督  百度百科ー巡抚

三、总督和巡抚哪个大?

总督和巡抚,总督的权利大。

以清朝为例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这就不难看出浙江事实上是归闽浙总督管的。李沛诚所著《中国历代改革者》一书中专门介绍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其他

总督对巡抚可有节制权,虽然不是直接领导,但“节制”这就够了,所以总督往往会不甘寂寞干预地方政府。当然了官面上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清王朝更好地蓬勃向上。

总督这一伸手,就能碰到巡抚及以下地方官员之肉,巡抚之下藩、臬两司(布政使和按察使)不过正三品,自然不敢直接同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大学士衔)之总督较量,但是巡抚们可就有不甘当“软柿子”之辈。上文之例,已然说明一些问题,沈葆桢乃晚清之能吏,为了朝廷和个人发展不惜与恩人曾国藩绝交。督抚之关系,可见一斑。